书城亲子家教引导青春期男孩全书:10~18岁男孩的父母必读
15115300000088

第88章 “我出去玩一会儿”——如何对待贪玩的男孩

男孩的困惑

我现在很难克服贪玩的坏习惯,上课精力无法集中,下课就想玩。总之,就是一个“玩”字害得我学习成绩一次又一次下降,使我一次又一次遭受考试失败的折磨。我想强迫自己好好学习,可是我又控制不了自己。我该怎么办?

玩本来就是人的天性,青春期的男孩们玩起来更是会忘记或不顾一切,即使他们被父母牢牢“拴”在身边,也依然改变不了他们贪玩的本性。要知道,青春期正是他们从精神上脱离父母的心理“断乳”期,可谓来势迅猛,锐不可当。这时的他们浑身充满了自我的渴求,希望脱离父母的“控制”,希望逃离繁重的课业,能够尽情地和伙伴们玩耍。

男孩这种在青春期极度渴求玩耍的心理和父母希望男孩安心学习的愿望是相违背的,两者自然会产生矛盾。其实,青春期的孩子爱玩本没有问题,但如果过度贪玩,那对孩子的健康发展和未来的规划也是会产生不良影响的。

周末的时候,李晨正在温习外语,可刚温习了几分钟,院子外小狗的汪汪声就让李晨没了学习的心思。原来李晨养了一条小狗,这条小狗就像是他的一位好朋友,它很听李晨的话,又懂事,从不弄坏东西,有大小便都知道自己去卫生间,李晨有些什么心里话,常对它说。可是,由于中考的日子越来越近,父亲怕小狗影响儿子的学习,就把它牵到同一个小区的奶奶家。本来在中考之前,爸爸妈妈是不允许小狗回来的,但由于李晨的再三要求,父母答应如果李晨能够在学习时间不分散注意力,可以在周末让小狗回来。

这天,可能是小狗看见了李晨,所以叫得特别欢,李晨虽然答应过父母不耽误学习,可是他实在管不住自己,就走到院子外和小狗一起嬉戏起来。“坐下!”“跳!”“今天练算术,1 1等于几?”

“你在干吗?”父亲在厨房瞥见了李晨,问道,“不是说好学习的时间不能和小狗一起玩的吗?”“我……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就是管不住自己……”“我看我还是把小狗送走吧!你这样也不是第一次了!”父亲气呼呼地把小狗带走了。

上述事例中的李晨之所以贪玩,可能和他自制力差有关。原本青春期的男孩正是成长、发育的高峰期,其身体心理等各方面还都不够成熟,所以很容易被各种各样的事物诱惑,变得无法集中精力做事而贪玩起来。另外,父母管教过严会导致男孩的逆反心理,进而让他们抛弃学业,变得贪玩起来。

因此,面对青春期男孩贪玩的问题,父母不要立即发脾气,如果对男孩轻则训斥,重则打骂,这样只会适得其反,正确的做法是想办法引导他们把过度的“玩心”收回来。

方法一:给儿子找个同龄人做榜样,引导他的行为

有一位父亲的教子经验是这样的:

我儿子今年13岁,虽然学习也很用心,但他太贪玩,经常完不成作业,也不预习或者复习功课。为了帮助儿子改掉贪玩的坏毛病,我就让他和隔壁邻居的儿子张涛一起学习。张涛比儿子高一个年级,但两人一样大,儿子平时也很崇拜他,因为张涛不仅学习好,而且人缘也好,办事能力也很强。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儿子大有进步,他和张涛一起写作业的时候,虽然也有精力不集中的时候,但慢慢地他也开始认真学习了,而且还模仿张涛的预习和复习经验,并且取得了很明显的效果。上次期末考试的时候,他第一次考进了班级前十名,而且就算后来不和张涛一起做功课,他也能很好地控制自己了。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有许多复杂的行为是很难通过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的作用轻易地加以控制或改变的,必须通过观摩、示范或学习,就是说要通过模仿才能获得。由此可知,男孩的很多行为其实都是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尤其是和他们生活环境相似、有更多话题的同龄人更容易让他们模仿。

因此,面对青春期男孩易受榜样感染的特点,父母不妨给儿子找个同龄人做榜样,引导他改掉贪玩的坏毛病,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

方法二:通过有的放矢地训练,培养男孩做事的毅力

军军每天放学后就是把书包往家里一扔,然后跑到外边“野”去,有时候玩到晚上八九点钟才回来,作业都来不及完成。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班回来的爸爸看到军军蹲在几个下象棋的老爷爷面前,饶有兴趣地观看着。于是,爸爸就想着是否能通过教儿子下象棋,来锻炼孩子的注意力和耐心。没想到这一招真的很管用,军军自从和爸爸学习了下象棋之后,出去疯跑的次数少了很多,而且写完作业就和爸爸“杀一盘”,后来军军还教会了几个好朋友下象棋。通过让儿子学下棋,军军爸爸发现儿子做起事情来注意力和耐心都有了很大提高。

其实,通过有的放矢地训练,培养青春期男孩做事的毅力,不但可以逐渐改掉他们贪玩的坏习惯,而且还有助于培养男孩做事有始有终的习惯等。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让男孩学下棋、画画等技能,锻炼他们的注意力和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