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引导青春期男孩全书:10~18岁男孩的父母必读
15115300000092

第92章 “我要成为赌神”——如何让男孩避开“赌”的诱惑

男孩的困惑

我最喜欢的电影就是周润发主演的《赌神》,他参加赌博大赛时候的表现太帅了!我也希望自己能够有一手让人吃惊的赌技,可是赌博是不对的,所以我很矛盾,要不要下工夫去练习赌技,从而让自己成为赌神呢?

2009年在新加坡召开的预防嗜赌会议上,与会专家们认为,父母在青少年赌博问题上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做到防患于未然。

来自加拿大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的儿童心理学家杰弗里·杰列文斯基说:“家长的行为和态度会对孩子产生重要影响,所以预防青少年赌博要重点做好家长们的工作。”美国赌博问题专家雷切尔·福尔贝格认为,父母们常常忽略了赌博和其他危险行为的联系,很多父母也参与赌博活动,而孩子一旦染上赌瘾,父母劝阻的效果将大大降低。

下面这位母亲就遇到了这样的状况:

我上初二的儿子在我们的教育下,对赌博的害处有了一定认识,而且他还写了保证书表示绝不再赌。但是一次提前放学的时候,他在街上一个角落看见几个少年正在赌扑克牌,一时心痒就站在别人背后看了起来。几分钟后,他觉得其中一个孩子不会打牌,好几个牌都打错了,自己就跟着着急起来,还一直给那个孩子出谋划策,最后干脆拍着那个男孩的肩膀说:“你不行,我来我来!”其他几个孩子起哄说:“你来又怎么样?谁怕谁呢?”没想到这几句话把儿子惹火了,他一坐下来就玩了几个小时。回家之后,他才后悔地对我说:“说不玩的,可是一时忍不住怎么又玩起来了?”

由此可见,青少年戒赌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成功的,很多时候因为男孩意志力薄弱的原因,他们的“赌瘾”会反复发作。因此,面对孩子赌博的行为,父母一定要有长期作战的准备。

当然,除此之外,父母还应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来引导男孩避开“赌”的诱惑:

方法一:父母应以身作则,不参加赌博

于非的爸爸平时很喜欢打麻将、玩牌九,有时甚至在家里摆上几个牌摊子,玩到深夜也不停手。所以于非的童年就是在麻将、牌九摊上成长起来的,4岁的时候他就学着大人的样子玩麻将,小学一年级时就已经能替自己的爸爸玩几把了。后来,于非就教会了自己的几个好哥们玩牌,一有时间几个人就凑在一起玩扑克、打麻将。最初,几个男孩就是随意玩玩,可是慢慢地他们就开始赌钱,从零花钱、压岁钱,到偷偷拿家里的钱,他们越玩越大,而且赌博占用了他们很多时间,学习成绩自然很差。后来,他们赌的钱越来越大,于非为了凑赌资,就和几个人去偷窃,结果被送进了警察局。

人们常说:“小赌怡情,大赌伤身。”但是对于青少年来说,任何有关“赌”的诱惑都是应该被尽早消灭在“摇篮”中为好。

要想让孩子远离赌博,父母必须要以身作则,不参加聚众赌博,也不在家里赌博。如果自己真的“赌瘾”来了,不妨用“移情训练法”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比如去参加体育运动、唱唱歌、游游泳,或者选择那些益智类的游戏来玩,但绝不参与任何有关赌博性质的活动。久而久之,孩子受其影响,也会远离赌博。

方法二:运用典型事件,向男孩说明赌博的危害性

有一位母亲的教育经验是这样的:

儿子最近迷上了扑克牌“斗地主”,放学之后,总是和几个男孩在院子里玩扑克。一开始,我觉得几个男孩子玩扑克很正常,但是后来我发现他们竟然学着赌钱。我害怕时间一久孩子走上不归路,于是就故意说自己要找些材料,让儿子帮我在网上查一下。儿子帮我查资料的时候,发现资料内容都是赌博害人的事件,例如有的人因为赌博去杀人,有的因为赌博倾家荡产,有的因为赌博妻离子散。儿子看着这些资料,调皮地对我说:“老妈,你是故意让我帮你找这些资料的吧?赌博还真是害人!”我笑着说:“是啊,赌博就像吸毒一样,也会让人上瘾,而且会占用你学习的时间,最后会让你坠入深渊。”后来,儿子只在寒暑假的时候才玩会儿扑克,而且从不赌钱。

很多时候,让青春期男孩最直观地面对赌博带来的危害,会让他们记忆深刻,进而逐渐改掉赌博的恶习。所以,父母们不妨利用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上的关于赌博危害的典型事件,向男孩说明赌博的危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