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打造阳光心态
15116400000068

第68章 顺序也会说谎

有位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这样的测试:请五十位受测者通过录像带观看甲、乙两个学生回答问题的场景。录像带中,一位老师手持三十个问题,由他来分别测试甲乙二人。要求甲乙二人尽可能又快又准地回答老师的提问。然后由受测的五十个人对甲、乙二人做出尽可能客观的评价。

录像带显示,甲生的回答是开始的时候既迅速又正确,但后来错误越来越多;而乙生是刚开始一再出错,但后来则越答越顺。

在以上这个过程中录像不显示两者答对题目的数字,但其实两人都是一共答对了十五道题。当心理学家请五十位受测者对甲乙二人的智力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个评价时,结果显示,大部分受测者坚持认为甲比乙答对的题目要多,甲比乙的能力也更强。

另一个实验更有意思:以不同的语言顺序向一个班级的同学介绍小方。第一次介绍的时候说他是个“聪明、勤劳、可爱、冲动、挑剔、顽固、嫉妒”的人;过一段时间,在大家对小方已经没什么印象的时候,再一次向这个班级的同学介绍小方,说他是个“嫉妒、顽固、挑剔、冲动、可爱、勤劳、聪明”的人。结果,第二次介绍以后,同学们对小方的印象明显要比第一次介绍要差很多。

同样的内容以不同的顺序呈现,就会让人产生不同的感觉。先好后坏不仅比先坏后好给人的整体印象更好,而且还会让人觉得先好是真的好。心理学称之为“近因效应”:最先呈现的东西会给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并且会掩盖后来出现的相反信息。

阳光感悟:

庄子曾用“朝三暮四”的寓言告诉我们顺序的欺骗性。这个实验还告诉我们:在与人交往时,如果你想要给大家留下良好的印象,那你就不必太谦虚,要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努力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