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爸爸应该怎么管孩子
15116700000016

第16章 爸爸应多赏识孩子的模仿行为

模仿也是孩子的天性。通过模仿,孩子也能学到很多知识。孩子喜欢模仿的特点,常常与好奇心有关。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也玩什么;看见别人有什么,自己也想有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事物范围的扩大,知识经验的积累,孩子还会模仿电影、电视、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等。

对于孩子的模仿行为,爸爸首先应给予尊重,因为模仿是孩子从无到有的一个创新过程。只要孩子的模仿行为不妨碍他人,也没有危险性,爸爸都应该鼓励,并且创造良好的条件让孩子模仿。这样既能丰富孩子的认知经验,又能让孩子在模仿中学习本领。孩子对正确的行为模仿越多,积累的生活经验就越丰富,想象和思考的空间就越开阔,敢于创造的机会也就越多。

球球是个6岁的小男孩,平时自己的东西总是到处丢。这个习惯让爸爸很着急,决定帮他改一改。

一天,球球和爸爸坐在一起看动画片。动画片中的小姑娘早晨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被子叠好,然后再去上学。爸爸就对球球说:“球球看,电视中的小女孩每天上学前都会收拾好自己的房间,不知道球球能不能也像电视中的小女孩一样呢?”

第二天,球球刚一起床就开始叠自己的小被子。爸爸看到后,马上夸赞了球球。从那以后,爸爸经常用一些故事或动画片的内容纠正球球不好的习惯,并适当给予鼓励和夸赞,球球的坏习惯也逐渐改正了。

对于孩子好的模仿行为,爸爸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这样可以让孩子好的行为继续得以保持。比如,孩子看到爸爸把地上的垃圾捡起来扔到垃圾桶中,他也会跟着捡,这时爸爸就应夸奖孩子说“儿子真棒,能帮爸爸做事啦!”“闺女表现不错,知道垃圾不能随便丢”,等等。孩子也会觉得:爸爸喜欢我做好事。

当然,孩子年龄小,辨别能力差,爸爸要引导孩子进行有选择性的模仿。对于一些错误的模仿行为,爸爸要及时制止。比如孩子喜欢模仿电影中的坏人,爸爸就应告诉孩子:坏人做坏事,如果我们发现,就该把他抓住,交给警察。这样,孩子就会憎恶坏蛋,从而模仿正面行为。

成功爸爸课堂启示:

启示一: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模仿榜样

爸爸通常是孩子主要的模仿对象,因此爸爸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和语言,起到模范作用,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让孩子学到更多好的行为和语言,帮助孩子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启示二:引导孩子进行正确模仿

当发现孩子模仿反面的东西时,爸爸不要大惊小怪,但也不要视而不见、冷漠对待。如果进而将孩子的这种举动视为“模仿能力强”、“表演水平高”而眉开眼笑,大加赞赏,那就更是错上加错了。因为爸爸的赞赏会助长孩子的模仿行为,干扰他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尤其应注意的是,孩子模仿反面人物的言行本来出于无意,但日积月累就会使孩子受到消极影响,因此爸爸的正确引导非常重要。

爸爸可以经常与孩子一起讨论电影、电视、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孩子分析人物,教育孩子学习英雄人物的勇敢顽强,憎恨敌人的卑鄙凶残。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主动模仿一些正面人物的形象,摈弃反面形象。

启示三:鼓励孩子进行创造性模仿

爸爸可以经常鼓励孩子进行一些比较有创造性的模仿,比如让孩子模仿一下医生是怎样给病人看病的。这就会鼓励孩子思考:医生看病时都需要什么器具呢?应该对“病人”说什么呢?孩子还可能会用椅子摆成医院,像模像样地给玩具布娃娃看病、开药、打针,等等。这种创造性的模仿不仅能增加孩子的生活知识,丰富孩子的想象力,还能树立孩子为别人服务的观念。

爸爸手记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进行学习的第一步。为此,爸爸要为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模仿榜样,并引导孩子正确模仿。对于孩子合理、恰当模仿行为,要多给予赏识和鼓励,强化孩子的正面行为;对于孩子错误的模仿,则要及时制止,并给予正确的引导,从而帮助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