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爸爸应该怎么管孩子
15116700000032

第32章 帮助孩子克服过分依赖的毛病

现在大部分的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几代人的关心与爱护都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对孩子往往是百依百顺。因此许多孩子都养成了依赖的毛病。这样的孩子在家依赖父母,在学校依赖老师和同学,在社会依赖他人。

然而,现在的社会分工明确,过度依赖的孩子在社会上就难有立足之地的。所以爸爸应该明白,现在可以代替孩子一时,但无法代替孩子一世,孩子最终还是要自己走向社会,独立生活。为了帮助孩子养成独立的个性,爸爸有责任从小就帮助孩子克服依赖心理,让孩子的独立之中获得成长和进步。

于波现在读小学二年级,习惯赖床。每天早晨,妈妈都要叫他好几次起床,他总是不情愿地说:“再等会儿。”结果当然也就经常迟到,还不住抱怨是妈妈没把他喊醒,才害他被老师责备,弄得大家都很生气。

爸爸眼看事情不能再继续这样下去,他告诉于波:“上学是你自己的事情。从明天开始,你自己起床,我们不会再叫你了。如果闹钟响了你还赖床,并因此迟到,一切自己负责!”

果然,第二天早晨闹钟一响,于波就立刻起床了,根本没有再赖床。从那以后,于波起床上学再也不用父母催促。

教导孩子独立自主的个性和习惯,是爸爸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就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到的,就应该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到的,就应该让他自己去想。”

这也在提醒爸爸们,平时不要对孩子过分大包大揽,而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锻炼和实践机会,放手让孩子独立进行活动。久而久之,孩子能自己做到的事,也就不再依赖他人。孩子的身体、智力及各种能力也能够得到足够的发展。

成功爸爸课堂启示:

启示一:对孩子保持足够的耐心

孩子的依赖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同样,让孩子变得独立、不依赖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完成的,对此,爸爸要有足够的耐心。凡是孩子能做的,爸爸尽量不要插手。即使孩子做得很慢、做得不够好,也不要代替他们去做,更不要急躁、没耐心,训斥孩子“这样做是不对的”、“你那样是不行的”、“你可真笨”等等。这样只会打击孩子的信心,让孩子更不愿意自己动手。

开始时,孩子肯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经过几次锻炼,孩子也会逐渐自立起来,学会管理自己的事。

启示二:做好孩子的榜样

爸爸在思想上、行动上、言谈中要为孩子做出好榜样,这也是教育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孩子十分注意仿效他们所喜欢、所尊敬的大人,譬如对爸爸的一言一行跟着学、跟着说、跟着做。

所以,爸爸平时也应注意自己的言行,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不要推诿、懒惰,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孩子也会在榜样的作用下远离依赖,学着独自处理自己的事情。

启示三:爸爸提出的要求要与孩子的能力相符

在培养孩子独立、自理能力的同时,要按孩子的年龄、能力的发展程度对孩子提出适当的要求。如果对孩子要求过高,难度过大,就会令孩子产生畏难情绪甚至自卑心理,而要求过低又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

爸爸要坚持给孩子提出一些要求让他们自己完成,比如孩子的袜子、毛巾等要自己洗,孩子的书包每天要自己整理,等等。当孩子看到自己双手完成了许多事情,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也会增强,从而减少对家长的依赖心理。

爸爸手记

许多孩子之所以依赖性强,凡事不自己动手做,与家长过分的溺爱有很大关系。为帮助孩子克服依赖心理,爸爸要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并鼓励孩子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孩子在独立做事时,其智力及各种能力也都能得到发展。如果爸爸不肯放手,事事包办,就会剥夺孩子锻炼自己走向独立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