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爸爸应该怎么管孩子
15116700000037

第37章 尊重孩子的“为什么”,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每个人都有,而在孩子身上表现尤为突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和成功者。”对于成人眼里平淡无奇的事物,在孩子的眼里都是神奇而不可思议的。因此,他们也会就此提出很多个“为什么”:小鸟为什么会飞?飞机为什么不会掉下来?花儿为什么有很多种颜色?等等。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对待孩子的“为什么”上,爸爸不能因为自己不知道或觉得问题过于简单无聊就拒绝回答孩子,而应该对孩子的问题认真回答。即使遇到不懂的问题,也要一起和孩子查阅资料寻找答案,而不是敷衍了事,或责怪孩子无聊,扼杀孩子的求知欲。

孩子的问题越多,说明思考得越多。爸爸的耐心回答,不仅能丰富孩子的知识面,还能促使孩子积极探索、认真思考。所以,爸爸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并因势利导,让孩子学会向更高的层次思考、探索、发展。

一天吃完晚饭后,莉莉就跟爸爸说:“爸爸,我想到楼下去玩。”爸爸看时间还早,就说:“去吧,不过不要走远,就在附近玩。”莉莉可能是第一次听到“附近”这个词,因为平时爸爸都是给他说出地点的,比如超市、河边等。所以莉莉就好奇地问:“爸爸,附近在哪里?”爸爸就认真地跟莉莉解释了“附近”的意思。

莉莉是个爱问问题的孩子,也善于观察。凡是他不懂的、没看过的,都要问个究竟。每次莉莉问问题,爸爸都会不厌其烦地给她解答,有时是拟人化的回答,有时是正二八经的回答。有时莉莉也会问到爸爸不懂的问题,这时爸爸就会很坦诚的告诉她自己也不明白,等爸爸弄明白再告诉你。莉莉成长的同时,爸爸也在不断成长。

孩子的个性尽管千差万别,但好奇心却是孩子的共性,也是孩子求知欲的最直接反映。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接触的事物也会逐渐增多,知识面也相对增大,好奇心也自然越来越强,求知欲也不断加大。所以,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对于他们的成长意义重大。

心理学研究表明,敢于和善于质疑的孩子,通常能打破传统的、固定的、消极的思维定式。他们不迷信、不盲从权威,敢于向传统挑战,不会因循守旧,而是更富有创造性。面对脑袋中充满了“十万个为什么”的孩子,爸爸一定要理解。如果孩子看到新鲜好奇的东西,爸爸表现出漠然的态度时,就会抹杀孩子敢于质疑的萌芽。即使孩子因好奇心而做错了事,爸爸也要正确引导,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不要妄加责难。

成功爸爸课堂启示:

启示一:善待孩子的“为什么”

孩子在一天天长大,随着知识和经历的增加,孩子也会向爸爸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对话孩子的提问,爸爸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切不可默然处之。在回答孩子的问题时,也要具有启发性,注意引导孩子,把孩子的好奇转移到善于分析和积极思考方面上。对于不能回答的问题,爸爸也不必勉强解释,可以告诉孩子:这个问题爸爸要查阅一下资料才能回答你;或你以后读的书多了,懂得的道理多了,就能理解这个问题了。这样可以鼓励孩子进一步学习知识。

启示二:正确对待孩子因好奇心而引起的破坏行为

孩子的好奇心在很多时候都表现为好动。但由于年幼无知,孩子的好奇心也常常会引起一些破坏性行为的发生,比如想看看长在地上的花埋在土里的根什么样,就把家里养得好好的花连根拔起;想用肥皂给小金鱼洗澡,导致小金鱼全部死去;等等。对于这些孩子无心引起的破坏行为,爸爸不要责备孩子,而应该给孩子认真讲解:花的根部是什么样,小鱼为何不用洗澡;等等。这样不仅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还帮助孩子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启示三:积极拓宽孩子的好奇心

爸爸不但不能扼杀孩子平时表现出来的好奇心,还要积极营造环境,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好奇心。比如,可以经常向孩子提出一些问题,问题涉及日常生活常识、历史典故、地理知识、科学技术等多个方面。这样即可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提高孩子的探索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

此外,还可以经常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让孩子观察大自然中虫草花鸟的变化;也可以给孩子养几只小动物,引导孩子观察小动物的变化;等等,都可以激发孩子的探索行为和思考能力,帮助孩子学习更多的知识。

爸爸手记

爸爸要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尊重孩子的“为什么”,允许孩子提问。因为有了好奇心,孩子才能在探索的欲望下进行思考和创新。孩子的好奇心越强,探索的欲望也越强,其智慧潜能可挖掘得就越多。如果爸爸不重视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就会使孩子的智力水平和创造能力难以提高,影响孩子的智能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