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爸爸应该怎么管孩子
15116700000043

第43章 敢做敢当,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责任心是一个人思想品德的体现,涉及一个人的社会形象,以及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等。一个人也只有具备了责任感,才能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负责;也才能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并主动发挥自己的潜能,将事情坚持到底,最后获得成功。

我们相信,每一位爸爸都爱自己的孩子,但真正的爱不是袒护孩子,而是让孩子懂得去面对。要让孩子明白,每一个人,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要敢做敢当,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做错事要敢于承认,勇于改正。对于孩子而言,虽然他们的能力有限,但终归也要长大,要在社会上担任一些角色,承担重任。如果不能从小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在心中形不成成熟的价值观,长大后他们就会失去精神依托。更重要的是,强烈的责任感可以带来使命感和荣誉感,激发孩子发挥自己的潜力,使孩子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

一天,彭静放学回来后不太高兴,不像每天一样兴高采烈的。爸爸挺纳闷,就问女儿怎么了。彭静说,今天大扫除时,她不小心把同学的水杯碰掉地下摔碎了。她怕同学要她赔,就没敢跟同学说。

爸爸听了女儿的话,语重心长地说:“静静,做错了事,就要勇敢地承担,要敢做敢当。你把同学的杯子摔碎了,就应该主动赔偿人家,而不是逃避责任。你这样做是不对的,而且你的心里也一定不好受,对吧?”静静听了爸爸的话,点点头,说:“是的,爸爸,那我明天就主动向他承认错误,并从我的压岁钱中拿出钱,给他买个新杯子赔给他。”爸爸听了女儿的话,高兴地笑了。

著名教育家茨格拉夫人说:“必须教育孩子懂得他们不同的一举一动能产生不同的后果,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一定会学得很有责任感。”所以,爸爸要教育孩子从小就学会对自己的事情负责,要将孩子生活中的每一项责任都放在他自己身上,让孩子明白,自己做的事,自己就必须能够承担由此带来的后果。而不是爸爸帮孩子推卸责任,或帮孩子承担责任。这样,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对任何事都无须承担责任,自然也不可能成为一个有责任感人。

成功爸爸课堂启示:

启示一:言传身教比任何教育方法都有效

要让孩子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爸爸首先要具备责任感。因为孩子的责任感都是父母言传身教从小培养的。教育家陶行知就说过:“我要儿子自立立人,我自己就得自立立人。我要儿子自助助人,我自己就得自助助人。”同样,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爸爸平时也要做到爱家庭、爱工作,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如果爸爸平时对家庭不负责任,对工作得混且混,孩子也会耳濡目染,长大后难以真正懂得对家庭、对社会负责。

启示二:用孩子的错误帮助孩子强化责任感

孩子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错。此时,爸爸就可以通过孩子的错误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事要自己负责,从而强化孩子的责任感。

比如,吃饭时喊孩子过来吃饭,而孩子此时正在游戏,说不吃了。那么爸爸就可以告诉孩子:如果吃饭时间你不吃,过了吃饭时间你想吃是也不能再吃了。不仅要说出来,还要真正做出来。当孩子玩完游戏又想吃饭时,爸爸就要小小地惩罚孩子一下。

爸爸的行为也许有些不近人情,但孩子的责任感就是在这些不如他们心意的小事中逐渐养成的。而且,这种在实际生活中的教育,也远比课本教育更有效。

启示三: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爸爸不仅要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还要让孩子学会对社会负责。所以,爸爸要从点滴生活中教会孩子认识自己的社会角色,以此来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比如,爸爸可以带孩子去参加志愿者活动,让孩子懂得帮助他人;鼓励孩子保护公物;等等,都是在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另外,爸爸对孩子表现出来的小小的责任感,也要给予鼓励和赏识。如此一来,便能不断强化孩子敢于负责的积极行为。

爸爸手记

责任心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础,也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爸爸应通过生活的一点一滴帮助孩子建立责任意识,让孩子从小就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做错事就要勇敢承担,不要逃避;同时,还要让孩子建立社会责任感,帮助孩子从小就树立一种自己是社会人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