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每个人出世以后,神就会把两个口袋挂在人的脖子上。一个挂在前面,一个挂在后面。挂在前面的是装别人缺点的,后面的是装自己缺点的。所以人总是很快地看见别人的缺点,却看不见自己的缺点。这样的人何其可悲,因为也许你在说人的时候,也正是在说你自己。因此,说人不如说己。
人的一生,谁都难免会有犯错误的时候,谁身上都难免会有缺陷,谁都难免会遇上尴尬的处境。虚荣的人喜欢藏藏掩掩、喜欢辩解。其实越是藏藏掩掩,心理越是失衡;越是辩解,就会越辩越丑,越描越黑,最佳的办法是学会从自身找问题。
从自身找问题,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人生态度,它带有强烈的个性化色彩。作为生活的一种艺术,具有调整自己和环境的功能。它不但能应付周围众说纷纭带来的压力,摆脱心中种种失落和不平衡,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成功,还能给别人增添快乐,帮助别人更清楚地认识真实的自己。
从前有一位王子,他问一位年长的智者:“我的生活之路将是什么样的呢?”智者回答说:“在你的生活之路上,你将遇到三道门,每一道门上都写着一句话,到时候你看后就明白了。”
于是王子上路了。不久,他遇到了第一道门,上面写着“改变世界”。王子想:我要按照我的理想去规划世界,改变那些我看不惯的事情。于是他就这样去做了。几年之后,王子又遇到了第二道门,上面写着“改变别人”。王子想:我要用美好的思想去教化人们,让他们的性格向着更正确的方向发展。再后来,他又遇到了第三道门,上面写着“改变自己”。王子想:我要使自己的人格变得更完美。
一天,王子又见到了智者。王子说:“我已经看到生活之路上的三道门了。”智者听了,微微一笑,说:“你现在应该往回走,再回去仔细看看那三道门。”
王子将信将疑地往回走。远远地他就看到了第三道门,和他来的时候不一样,从回来的这个方向上,他看到门上写着“接纳自己”。王子这才明白,他在改变自己时为什么总是自责和苦恼。因为他总把目光放在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上,而忽略了自己的长处,所以他学会了欣赏自己。
王子继续往回走。他看到第二道门上写着“接纳别人”。他这才明白自己为什么总是埋怨别人,因为他拒绝接受别人和自己存在的差别,而总是不能理解和体谅别人的难处,所以他学会了宽容别人。
王子又继续往回走。他看到第一道门上写着“接纳世界”。王子这才明白他在改变世界时,为什么总是失败连连,因为他拒绝承认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是人力所不能及的,忽略了自己可以做更好的事情,所以他学会了包容世界。这时智者已经等在那里了,他对王子说:“我想,现在你已经懂得什么是和谐与平静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慨叹:别人总是如此苛刻和不可理喻。特别是被人误会,甚至是被人曲解的时候,我们总想申辩、表白,或想极力去改变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结果可想而知,犹如掉进染缸,怎么也洗脱不了。
有很多人有这样的毛病,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却不知道先把碗里的吃完,可能就已经足够了。人们做好自己很难,永远只看别人表面的好,却看不见对方可能也会羡慕你。
生活中常常发生这样的事,别人走错了路,我们往往会提醒人家。别人做错了事,我们会指责人家。可很多时候,我们在提醒别人的时候,忘了提醒自己;在指责别人的时候,忘了指责自己。我们要在心中放一面镜,眼睛看到别人的同时,心中先看到自己。
俗话说得好:“不要总是抱怨别人的不好,要想别人如何对待你,你就要先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我们不要总是抱怨他人的缺点如何之多,做事如何的过分,首先你要做的是问问自己,他所犯的错误,自己是否也犯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要时常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来鞭策自己:说人不如说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