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沈院长家庭保健全说
15123600000013

第13章 三、睡眠习惯好,健康伴一生

(一)这些睡眠习惯要不得

有的人睡觉睡得又甜又香,一觉睡到天亮醒来起床后,顿觉头清目明,精神爽快。有的人睡觉经常睡不好,睡醒后仍然觉得身体倦怠,头脑昏沉沉的,这是睡眠质量差的缘故。虽然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很多,但睡眠习惯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以下几种睡眠习惯可是健康的大敌。

1.睡前生气

睡前恼怒导致气血紊乱,引起失眠,入睡后易做噩梦。

2.睡前饱餐

有许多人晚饭吃得很晚,所以养成放下饭碗就睡觉的习惯。饱腹睡觉很难睡得实。因为,刚吃过饭,胃装得满满的,忙于消化食物,大量的血液进入胃内,胃液分泌增多,刺激处于抑制状态的大脑细胞,使它们休息不好,一部分转为兴奋状态,梦就产生了。所以,吃饱饭就睡觉,容易做噩梦。

3.睡前饮茶

茶叶中含有咖啡因等物质,这些物质会刺激中枢神经,使人兴奋,若睡前喝茶,特别是浓茶,中枢神经会更加兴奋,使人不易入睡。

4.剧烈运动

临睡前的过量运动,会令大脑兴奋,不利于提高睡眠质量。但适量的体育运动,能够促进人的大脑分泌出抑制兴奋的物质,促进深度睡眠,迅速缓解疲劳,从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5.蒙头大睡

在睡眠中,人仍然需要不断吸入大量新鲜的氧气,并呼出二氧化碳等废气。蒙头后,使室内的氧气不能顺利地被吸入,而呼出的二氧化碳也不能及时地排出。时间久了,被窝里空气越来越污浊,这等于往人体内灌输含氧少而含二氧化碳多的空气,势必造成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缺少氧气供应。不仅大脑缺少氧气而睡不实,好做噩梦,还会损害大脑细胞。蒙头睡觉的人,醒来后觉得头脑不清爽,这是由于大脑细胞氧气供应不充足的缘故。青少年蒙头睡觉,还会妨碍智力发育。

6.带“机”睡觉

有的人为了通话方便,晚上睡觉时手机放在头边。手机会有不同波长和频率的电磁波释放出来,形成一种电子雾,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并能导致生理功能紊乱,虽然释放量极微,但不可不防。

7.带“妆”睡觉

带着残妆睡觉,会堵塞肌肤毛孔,造成汗液分泌障碍,妨碍细胞呼吸,经常如此还会诱发粉刺,损伤容颜。

让你的计划更完美的细节

临睡前的过量运动,会令大脑兴奋,不利于提高睡眠质量。但适量的体育运动,能够促进人的大脑分泌出抑制兴奋的物质,促进深度睡眠,迅速缓解疲劳,并从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二)午睡并非人人皆宜的健康法宝

夏天气温高,人体出汗多,体能消耗大,加上经过一个上午的工作或学习,脑细胞也处于疲劳状态,中午睡上一觉,下午就会精神百倍。有研究人员发现,午睡有助于提高大脑效率,增强注意力,还可以帮助人们补充睡眠,增强体力、消除疲劳、提高午后的工作效率。午睡对保障身体健康、减少某些疾病的发生也起着关键的作用。然而,也并非人人都适宜午睡。

1.下面这些人不宜午睡

德国有专家研究认为,有以下几种人不适宜午睡:

第一种是年龄在64岁以上,且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的人。年纪较大的老人往往有动脉硬化的毛病,饭后由于营养的吸收,血液黏滞度较高,若再午睡,血流缓慢,这些因素就给中风的发生提供了条件。体重超标准20%的肥胖者也不宜午睡。因为饭后的午睡正是脂肪储存的好时机。

第二种是血压过低和血液循环系统有严重障碍的人,特别是因脑血管变窄而常出现头晕的人。低血压疾病患者以及血液循环系统有障碍者,因低血压和循环障碍对脑部血流量缺乏像健康人一样的调适能力,所以,若饭后就午睡,全身血液循环缓慢,脑部就会因血液汇集到胃部而相对缺血缺氧,结果睡醒后头晕脑胀。

2.健康人午睡也要讲究方法

午睡虽是促进健康的一种良好手段,但也要讲究方法,否则效果将会适得其反。睡的时间不要过长,一般来说,睡1个小时左右比较合适,最长不要超过一个半小时。午睡最好不要趴在桌子上睡,这种睡姿会压迫身体,影响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轻则不能使身体得到调剂、休息,重则可能导致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

为保证午睡质量,午餐时不宜饮酒、喝咖啡、浓茶,以免兴奋而难以入睡,并且不宜餐后倒头便睡,应活动10分钟后再睡。因为进餐后,消化道的血液循环旺盛,脑部血流相对减少,加上睡眠静止不动,就易加重脑局部供血不足。

此外,还要注意午睡之后,要慢慢起来,可以用冷水洗个脸,唤醒身体,使其恢复到正常的生理状态。

让你的计划更完美的细节

午睡时间最好安排在早上睡醒后的8小时和晚上睡觉前的8小时之间,也就是一天活动的中间时间,以30~60分钟为宜,尽量不要进入深睡期,以免打乱生理时钟,影响正常睡觉。

(三)男性趴着睡眠损害生殖健康

生活中,很多男性喜欢趴着睡觉,其实这是不正确的睡眠方式。这种俯卧位的睡眠方式,不但容易压迫内脏、使呼吸不畅,而且,当身体重量作用于胸腹部,使心脏受到压迫时,还会影响男性身体的血液循环,包括生殖器官的血液循环。而长期血液供给不足,有可能导致男性勃起功能障碍,对生殖系统也有一定影响。同时,其胃肠、膀胱等脏器也会因受到压迫而影响正常功能。

阴囊是男人的“小冰箱”。它需要保持一个恒定的温度,才有利于精子的生成。趴着睡会使阴囊温度升高,又不容易及时散热,所以对精子生长也有一定影响。尚未生育的年轻人尤其要当心。长期趴着睡会压迫阴囊,刺激阴茎,容易造成频繁的遗精。频繁遗精会导致头晕、背痛、疲乏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如果遗精严重就会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

通常情况下,男性睡眠的方式应以不压迫内脏器官,有利于休息为原则。专家们建议男士采取仰卧位或右侧位睡姿,尤其是半侧卧的同时双腿微屈,不但能使整个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而且不压迫内脏器官,能使生殖系统得到良好的调养。

让你的计划更完美的细节

趴着睡觉不仅会造成男性不育,还使脊柱弯曲,增加肌肉及韧带的压力,使人在睡觉时仍然得不到休息。此外,还会增加胸部、心脏、肺部及面部的压力,导致睡醒后面部水肿,眼睛出现血丝。

(四)“头朝北,脚朝南”有益睡眠

现代科学证明,地球是一个大磁场,人和一切生命都在这个大磁场中生活着。候鸟之所以按季迁徙,信鸽之所以能准确归巢,人之所以善于思考各种复杂的问题,辨别不同的方位,这些都是与大脑中存在大量的含铁化合物有关,它构成了生物体内的“指南针”,能够按照地球的南北极磁场来辨别和调整方向。

我国处于北半球,因此人们睡眠时的最佳方向是使身体和地球磁场的磁力线保持平行。地球磁力线的方向从南至北,人们的睡眠方向最好也是南北向。具体说来,就是睡眠时应按南北方向躺下,头朝北,脚朝南,这样的睡眠质量会更好些。因为人与地球磁场的方向一致,人体内某些含铁组织受到地球磁场干扰最小,因而有益于正常调整人体组织。

让你的计划更完美的细节

如果按东西方向而卧,人与地球磁场方向交叉,人在睡眠中往往易多梦,或惊悸不安,大脑会难以得到充分的休息。因此,若想取得更高质量的睡眠效果,最好是头朝北,脚朝南。

(五)正确睡姿益健康

人生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姿势合理与否和健康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良好的睡眠姿势,对提高睡眠质量很有好处。常言道:“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这“卧如弓”,就是说的睡觉姿势。

每个人从小到大形成的睡眠习惯不同,因此也会有不同的睡眠姿势。人的睡眠姿势大致可以分为3种: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一般来说,正确的睡眠姿势应该是向右侧卧,微屈双腿,全身自然放松。为什么这种睡眠姿势好呢?现代医学从下面几个方面作出了回答。

1.有利于心脏休息

双腿弯曲右侧卧睡最适宜,这样既能使全身肌肉得到最大限度的松弛,又不至于压迫心脏。心脏是在胸腔偏左的位置,向右卧会使较多的血液流向身体的右侧,相应地减轻心脏的负担,有利于心脏休息。

2.有利于肝脏的代谢

肝脏是我们身体的“化工厂”,向右侧卧使肝脏处于右侧较低位置,可获得较多的供血,有利于促进新陈代谢。

3.有利于胃肠对食物的吸收

胃通向十二指肠和小肠通向大肠的开口,都是向右侧开的。向右侧而卧,有利于食物在胃肠内的顺利运行和有利于胃肠对食物营养的吸收。

让你的计划更完美的细节

人的睡姿不可能从睡到醒都保持同一种姿势,睡眠中姿势的变换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正常的,但是基本睡姿以右侧卧为好。

(六)冬季睡眠有学问

睡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精神和体能恢复剂,特别是寒冷的冬天,睡个暖暖的懒觉真是妙不可言。但是由于睡眠中人体生理功能发生变化,隐存着加重疾病,甚至猝死的危险。因此冬季睡眠也要讲究点科学。

人在睡眠时,身体的新陈代谢会降低10%,身体产生的热能减少,体表血管扩张,血流增加。所以如果踢开被子或者受风吹,很容易受寒患病。出汗多的人起床后要常晒被褥,这样有利于晚上舒适入睡。背垫和被子要松软,厚薄适中。贫血的人特别怕冷,除对症治疗以外,可用热水袋或者电热毯帮助取暖,但要注意不可长期依赖电热毯。

我们在睡眠时,不管什么样的姿势,手一般是放在体侧,脚部就成了离心脏最远、温度最低的区域,所以冬季睡觉时,一定要注意脚部的保暖。睡眠时,如果在脚部放一个热水袋或者将脚部的被子盖得厚一些,就能减少脚部向周围环境散热,并提高这一区域的温度,从而改善人体温度分布不均匀的状态,使整个人感到温暖舒适,容易入睡。

天寒时,有些人喜欢紧闭门窗或者蒙头入睡,殊不知此时室内家具的油漆气味,电器发射的电子雾、烟雾,尘埃及人体排出的废气、废物,以及被褥内的纤尘、污浊气体等,容易被吸入肺中,影响我们的健康。所以,除了白天要开启门窗,让空气对流以外,晚上在入睡的时候也应开小气窗通风换气。

中老年人,尤其是患动脉硬化、高血压或冠心病的人匆忙起床,会诱发眩晕、昏倒或中风、心肌梗死,所以醒来时不要匆忙起床,应睁开眼5分钟后再缓缓坐起,下床。深夜时,对虚弱、患病的人要加强监护,观察呼吸、脉搏是否正常,以利于及时采取措施救治。

让你的计划更完美的细节

冬季睡觉不要穿太多衣服。睡眠时,由于人体皮肤会分泌和散发出一些化学物质,此时若和衣而眠,会妨碍皮肤的正常“呼吸”和汗液的蒸发,衣服对肌肉的压迫和摩擦还会影响血液循环,造成体表热量减少,即使盖上较厚的被子,也会感到寒冷。

(七)开灯睡觉危害健康

有些人习惯在睡觉时开着灯,觉得这样睡着才安全。实际上,开灯睡眠是一种不良的习惯,其病理实质就是对黑暗的恐怖。在孩童期间,经常会听一些有关鬼神的故事。而这类故事的背景、内容及人物的出现,又常常是在晚间或平常人所看不到的黑暗中,以显示生动性和神秘性。久而久之,他们便将对妖魔鬼怪的恐惧与黑暗连在一起,形成了对灯光的依赖。另外,在某一黑暗的情境中意外遭遇到可怕的事情,或在黑夜做了一个噩梦,也可能造成对黑暗的恐惧。但是这种在睡眠时对灯光的依赖,对健康大为不利。

医学专家经过研究发现,人在睡觉时开灯会抑制人体褪黑色素的分泌,使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这是因为人的大脑中有一个叫松果体的内分泌器官,当夜间人体进入睡眠状态时,它就会分泌出褪黑色素,这种色素在深夜11点至次日凌晨分泌最为旺盛,天亮之后便会停止。褪黑色素的分泌可以抑制人体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使血压下降,心跳速度减慢,心脏得到喘息,增强肌体的免疫力,消除疲劳,甚至还可以起到杀死癌细胞的作用。

但是,松果体有一最大的特点,只要眼球一见到光源,褪黑激素就会被抑制闸命令停止分泌。我们知道,人的眼皮有部分遮住光源的效果,如果戴上眼罩睡觉,让眼球夜间不接触光,即使开灯入睡也不会影响褪黑激素的分泌。可是,一旦灯光大开,加上夜间起夜频繁,那么褪黑激素的分泌,或多或少都会被抑制,不仅影响睡眠质量,还会影响人体的免疫力,甚至罹患癌症。

让你的计划更完美的细节

对婴幼儿来说,开灯睡觉尤其不好。任何人工光源都会产生一种很微妙的光压力,这种光压力的长期存在,会使人、尤其是婴幼儿表现得噪动不安、情绪不宁,以致难以成眠,睡眠质量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