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也有类似的科研成果。国外一位名叫鲁布涅尔的生物学家通过种族比较进行研究,就发现所有的哺乳动物成长结束之后,在其生命持续的过程中、体重的每1公斤,大体上都需要消耗等量的能量,而每个哺乳动物的能量平均为191600卡,如果把这些能量都消耗尽的话,那么动物就自然死去。
此外,由于每种动物的种族和身体构造的差异,其具有热能也是不相同的。根据鲁布涅尔的研究他还计算出人的总能量大约为725800卡,比所有哺乳动物的平均能量要多4倍,所以我们可以说人体的生物物质结构较其他动物来说不仅要坚实得多,而且更富于生命的活力。
另外鲁布涅尔还对5种驯养的哺乳动物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代谢活动比较低的,也就是比较“静”的动物寿命更长久。像小老鼠,一分钟也不停地活动,寿命只有大概3年时间;大象而总是慢吞吞的,可它的寿命可达70年以上。乌龟当然就更不用说了,长命百岁的比比皆是。一些种类的鹦鹉可活到80岁以上,而与之大小相似的鹤鹤却只能活4年。
而其中一组关于蝙蝠和老鼠的对比也最为直观的为我们揭示了能量消耗观点的科学性。尽管蝙蝠和老鼠的外形和体重都极其相似,但就二者的平均寿命而言,差别却可称得上天壤之别。正常情况下,一只蝙蝠的寿命大概是十多年,而老鼠却只能活三年左右,其差别竟达五倍。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两者的寿命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生物学家认为这是和其体内的能量消耗多少密不可分的。大家都知道,老鼠生性好动,其生活习性是不分昼夜都在活动;而蝙蝠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会躲在洞隙中,只在晚上出来飞翔几小时,而且一到冬季就完全停止了活动。正由于蝙蝠一生有四分之三的时间处于休眠状态,所以其代谢率很低,寿命显著增长;而老鼠的代谢率要远远高于蝙蝠,因此其寿命也自然会就比蝙蝠短暂的多了。
这两种动物因活动方式不同而引起的寿命长短的差别,给人们对寿命的研究带来了新的启示:“能量消耗的多少与代谢率的高低,密切相关”。由此能量消耗与寿命的关系也渐渐的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除此之外,无数的事例都证明,静、慢、低温是延缓生命衰老的重要因素。比如说鱼类等动物的体温和活动量会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而降低,这时这些动物就会变得相对“静”起来了,其能量消耗减少,寿命也相应的大大延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