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钱氏家训
15126700000028

第28章 官肯著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上能吃苦一点,民沾万点之恩

“典训”

官肯著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上能吃苦一点,民沾万点之恩。

“辞疑”

(1)著意:用心。(2)上:君王。

“训义”

官员如能用一分心力,百姓就能得十分利益;君王如肯受一点辛苦,百姓就能得万倍的恩惠。

纵观中国几千年来的执政者,凡政绩卓著而社会得以长治久安者,无一不具有敬业的精神,总是“先之劳之”,“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能开创历史上的“贞观之治”,与他坚持“先之”、“劳之”的态度,励精图治是分不开的。

唐太宗就是一个敬业的典范,他曾对侍臣说:“治理国家和养病没有什么区别。病人觉得身体有好转,更需要调理保养,否则会旧病复发,那就必然有丧命的危险。治理国家也是这样,天下稍为安定,更应小心慎重,倘若刚一安定就骄奢淫逸起来,必然导致失败。现在天下安危,系在我一人的身上,所以,我一天天谨慎小心,该休息也不敢休息。”

唐太宗不仅如此说,而且也确实有不少实际行动。《贞观政要》记载:臣子们认为宫中炎热潮湿,李世民休息与用膳的地方不合适,请求他在地势高宽敞明亮的地方,修建一座小小的楼阁。因顾及修建楼阁需耗去十户人家的资产,李世民竟制止了臣子们的建议,不吝惜身受寒暑,安心地居住在低下简陋的地方。正巧有几年因霜灾歉收,普天之下饥荒严重,丧乱开始出现,仓库里也十分空虚。李世民内心怜悯百姓,不断地救济抚恤,他自己只吃一般饭菜,停止赏乐,撤除了悬挂钟磐的架子,说话也是凄婉动容,面庞已大大消瘦。平时李世民心中深切思劳忧虑,断绝游玩巡幸;每天清早就设朝理事,听取和接受群臣的意见毫不懈怠。散朝之后,还召见有名的大臣,共同探讨议论治国的得失;倾尽全部心力,惟一涉及的只是治国大事,再没有别的话;到太阳西斜,一定叫才学渊博的人进宫,畅谈古代典籍,中间有时写文咏诗,有时清谈玄理,到深夜还不顾疲劳,夜半还不安寝。这些,看起来不大难做到,但对于一个处于一国之尊的皇帝能做到这些,确实难能可贵。

“钱门名爵”

钱应溥(公元1824-1902年),字子密,晚号葆慎老人,钱泰吉子,清嘉兴(今浙江嘉兴市)人。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以拔贡试用吏部七品小京官,期满授主事。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充任军机章京,次年以母亲年老乞请回籍终养。

两江总督曾国藩筹办湘军围攻太平天国,钱应溥应曾国藩之邀,到清军前线安庆赞襄军务。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清军攻陷南京,太平天国彻底失败。五年又跟随曾国藩驰赴淮河流域镇压捻军起义。钱应溥在湘军营内共5年,驰驱数省,不辞艰险,曾国藩奏章多由钱应溥起草,同时为曾国藩的用兵方略出谋赞画,成为湘军不可或缺的高级参谋。因此,被朝廷赏加四品卿衔。

光绪初年(公元1875年),钱应溥老母去世。丧期满后,他回京复职为军机章京,后历任主事、员外郎、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礼部左侍郎并代理工部右侍郎。十七年,有人参奏河南巡抚裕宽玩忽职守,约束不力,以致被裁撤的团练兵丁抢劫民财,引起社会骚动。钱应溥奏旨随同礼部尚书崑冈赴河南调查属实,裕宽等河南省一批官员分别受到革职降级的处罚。钱应溥回京后向朝廷上疏道,自从捻军起事,安徽、河南两省筹办大量团练。捻军被镇压以后,各地团练陆续解散,因疏于管理,被撤丁勇到处滋事骚扰。建议委派官员将裁撤的丁勇押送回籍,不得沿途骚扰民众。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

钱应溥因办事沉稳老练,深得朝廷倚重。累升都察院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因病请假回籍休养,二十八年卒于家中,谥号“恭勤”。钱应溥生当清朝末期,当其入仕时,清朝统治的彻底崩溃已显露端倪,尽管他殚精竭虑、克勤职事,但对于风雨飘摇之中的清王朝已是于事无补。综其为官50年的政绩,虽无宏猷伟略,仍不失为清朝统治的股肱干臣。

“钱氏风流”

杭州位于浙江北部钱塘江下游北岸、杭嘉湖平原的南端。人们经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之所以被视若天堂之府,一方面是因为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经济上拥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自古以来人文荟萃,文化出众的结果所致。而这个人间胜地的迅速崛起,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吴越钱氏的经营。

文人笔记中称:“杭州在唐,繁雄不及姑苏、会稽二郡,因钱氏建国始盛。”在此建立王国的钱氏便是吴越王钱镠。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887年),钱镠打败刘汉宏后,被封为杭越管内都指挥使兼杭州刺史,从这时起他便着手开始了扩建杭州城的工作。大顺元年(公元890年),钱镠命人筑新夹城环包家山,洎秦望山而回,凡五十余里,从包家山至秦望山(今六和塔西),对隋唐旧城的西南部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几年后,他又对东北部进行改造,筑杭州罗城,亲劳役徒,自运一甓,自夹城东亘江干,洎钱塘湖(即西湖)、霍山、范浦,凡七十里。完成了旧城之外新城的整体建造。

后来,钱镠又在杭州城内修建了一座王城,称子城或牙城。建国后,以凤凰山下的唐代州治故址,营建子城以为国治。故而形成了内有子城,外有罗城,城凡三重的建制,而且城墙十分坚固。有一次,钱镠在巡视时不无得意地对手下夸耀说:“百步一敌楼,足言金汤之固。”此后,钱镠又多次派人兴筑海塘,疏浚内湖,构成了一整套控江保湖的防范措施,并且充分发挥西湖对杭州的调剂作用,最终使杭州城迅速跃升为东南形胜第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