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训”
持躬不可不谨严,临财不可不廉介。
“辞疑”
(1)持躬:律己,要求自己。(2)廉介:清廉耿介。耿介,正直而有骨气。
“训义”
要求自己不能够不谨慎严格,面对财物不能够不清廉耿介。
清廉纯洁并且有能够包容一切的雅量,具有仁义的同时还有敏锐的判断力,能够洞察一切同时又也不苛求于人,做人正直但不会过于矫饰,如果这些能够做到恰如其分的话,那么就像蜜饯虽然是用蜜糖炮制的但不会觉得太甜,海水虽然有盐但不会感觉太咸一样,这才是一种十分高尚的品德。
“钱门名爵”
钱骥,我国著名的空间技术和空间物理专家,是我国空间技术的开拓者之一。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师范学院。1949年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第一研究室副主任、主任,二部卫星设计院业务负责人,负责领导探空火箭头部空间物理探测仪器、跟踪定位和数据处理设备的研制,获得丰富的试验资料。参与制定星际航天发展规划,提出多项有关开展人造卫星研制的新技术预研课题,为我国空间技术早期的发展做了很多开拓性工作。196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65年提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方案设想》的报告。组织编写坟我国卫星系列发展规划纲要设想》,组织并提出预研课题,为人造卫星研制打下了初步的技术基础。负责组建卫星总体设计机构,是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方案的总体负责人。同时为回收型卫星的研制做了大量技术和组织领导工作。1968年以后,历任七机部第五研究院卫星总体设计部主任,第五研究院副院长、科技委副主任。中国宇航学会理事,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副理事长。领导卫星总体、结构、天线、环境模拟理论研究。负责与组织小型热真空环境模拟试验设备、中小型离心机、振动台设备的研制。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3年逝世。1999年被迫授国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东方红号”人造卫星,它填补了中国航天工业史的空白,举世震惊,全民欢腾。这其中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就是航天专家钱骥。
他的父亲是石马镇上的一位小职员,6个孩子中他是老大,下有4个弟弟,1个妹妹,一家人过着不算宽裕的生活。钱骥的中学时代,就读于金坛县中学(即今华罗庚中学),他刻苦学习,成绩一向优秀。初中毕业以后,因家境贫寒,无力续读高中,总算在无锡师范学完了全部课程,以优异的成绩毕业。1937年,日寇侵占金坛,钱骥孤身一人逃难于四川,经多方联系考入中央大学理化系,6年后大学毕业,因成绩优秀留校当了4年助教,后调入中央气象研究所工作。1948年,正当钱骥担任中央气象研究所所长,国民党撤离大陆迁往台湾,他跟国际著名科学家赵九章先生,毅然拒绝国民党政府迁台要求,决心留在大陆迎接解放,投身新中国的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钱骥同志热爱祖国,积极从事科学研究,于1952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4年他随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迁往北京,并出任该所办公室主任。当美国、苏联的人造卫星上天以后,他在众多科学家中穿针引线,促使中国科学院把人造卫星列为空间技术开发的第一项重点研究课题,成立了卫星探测仪器及空间物理研究的“581”组。钱骥被任命研究室副主任兼第一研究室主任,协助赵九章等科学家工作。
1958年10月,钱骥随中科院组织的“高空大气物理”代表团去苏联考察。回国后,他把重点放在人造卫星应用基础研究上,研制出探空火箭头部测试仪器和跟踪定位数据处理设备,取得了可喜成果。1964年,他主动协助赵九章先生写出书面文字报告党中央,建议把人造卫星的研究列入国家计划,得到聂荣臻副总理的重视。
1965年9月,中科院组建人造卫星设计院,钱骥被任命为技术负责人。他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攻克了许多难关,终于在1970年4月24日,使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党中央在中南海召开会议,钱骥被特邀列席,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1974年他被任命为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主任。在研制“实践二号”卫星时,他大胆提出发展返回式遥感卫星的建议,这对广播通信为国民经济服务是个新举措。1979年,钱骥被任命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负责空间技术预先研究工作,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由此获得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优秀党员”称号。
1983年8月28日,钱骥同志不幸病逝,享年66岁。一生中著有《测震学的几个理论问题》(译著)、《国际通信卫星四号》、《宇宙航行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等书,为中国的科学研究和经济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钱氏风流”
吴越王钱氏一门十分笃信佛教,不但吴越国内塔寺林立,而且钱王一家人自己也与佛门关系密切,文穆王钱元瓘的几个儿子就有不少这方面的趣事传闻。像钱元瓘的第九子钱俶就曾延请衢州道潜禅师入府以授菩萨戒,纳土归宋后,居汴京念佛吃素,虔修净土,子女求出家者亦悉听便。第十四子钱弘俨,临产之夕,母崔氏梦中见一僧人端坐帐前,随即弘俨便出世了,人称其前身是僧。下面一则故事要说的是钱元瓘的第十子钱弘亿,绰号“钱和尚”。
钱弘亿,字延世,母沈氏初孕时,亦梦见有僧人人寝帐,后来生下弘亿,小名便取为“和尚”。钱和尚天资俊拔,又善属文,可以说是钱元瓘的儿子中最聪明的一个。他20岁时任官内牙诸军左右都虞侯、检校左仆射。后晋开运年间(公元944-946年),南唐李景进攻福州,钱弘亿率师救援,获得大捷。有一次,其兄钱俶打算铸钱以增加将士的收入,他认为此举不妥,便直言相谏说:“为兄如果铸钱,我想会有八种害处:新钱通行后,旧钱便都流人了邻国,使我国蒙受不必要的损失,此其一;所铸新钱只能在本国使用,而不能用于他国,这样就使商贾的利益受到伤害,此其二;过去严令禁止私铸的措施十分严厉,却仍难以杜绝,如今又要开铸新钱,恐怕会更加难于控制,此其三;闽中一带曾有过因铸铁钱而导致乱亡的教训,故而不足效法,此其四;目前国用尚且宽裕,你却妄铸铁钱,反而让人觉得府库空乏,结果适得其反,此其五;福禄有常,谋财有道,你却无故增益,以逞私欲,这样会招致恶果,此其六;成法一经变革,马上会生出许多弊端,即使想再恢复以前的样子,也很难一时奏效,此其七;再说钱字本是吴越的国姓,贸然更易的话,肯定是不祥之兆,此其八。”钱弘亿的话十分在理,钱俶被说得无言以答,只好放弃了铸新钱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