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佛教养生
15126800000025

第25章 佛门医治损伤疼痛方药

损伤疼痛是指外力作用于人体后,使气血失于调和而致的病证,是损伤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疼痛的发生虽有不同的原因和类型,但其基本病机均是气血失调、“不通则痛”的结果。疼痛一般可分为虚实二类,实者是伤后气血疲滞或复受外邪、郁结不畅所致;虚者乃气血不足、筋脉失养而成。实证又分气滞血疲、挟风寒湿、热毒内蕴、癖阻挟痰;虚证有气血两亏等。

损伤中各型症状常夹杂出现。如气滞者常伴有瘀血,瘀血者常伴有气滞,风寒湿邪外侵也可伴有气滞、血瘀。常用理气药有香附、枳壳、青皮、陈皮、乌药;活血药有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等。本节主要列举气滞血瘀方药,而清热解毒、祛风通络、温经散寒方药则分别散见其他小节。本节代表方药如地鳖紫金丹、雷音七厘散、定痛丸。

定痛丸

“方药”威灵仙15克,川谏子(炒,去核)30克,制川乌(炒)30克,八角茴香30克。

“用法”共研为末,酒煮,面糊泛丸,酒冲服9一15克。

“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主治”跌打损伤腰疼难忍者。其他部位伤痛亦可用之。

“来源”《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地鳖紫金丹

“方药”青皮、黄芪、赤芍、红花、赤茯苓、乌药各9克,血竭24克,朱砂6克,自然铜、虎骨各24克,蝼蛄15克,土鳖虫、猴骨、牛膝、威灵仙、麝香、肉桂、贝母、刘寄奴、广陈皮、苏木各9克,牡丹皮12克,木香6克,香附12克,枳壳6克,五灵脂15克,桃仁15克,远志6克,当归尾15克,桂枝、木通各9克,三棱、莪术各12克,秦艽9克,五加皮15克,泽泻9克,松节、枸杞子、韭菜子各9克,硼砂24克,苏木、续断、杜仲、骨碎补、羌活、葛根各9克,补骨脂、蒲黄各12克。

“用法”共研细末。伤轻者服0.3克,伤重者服0.9克,一般者服心0.6克。

“功效”活血行气、止痛续损。

“主治”跌打新旧内伤疼痛。

“来源”《江氏伤科方书》。

雷音七厘散

“方药”苏木、郁金、公丁香各6克,川芎、广木香、沉香、无名异、血竭、自然铜、土鳖虫、鹅管石、五灵脂、鳖甲、三七、泽兰、层塔各4.5克,赤芍、朱砂、乳香、没药各3克。

“用法”共研细末,再加路香、牛黄、熊胆、珍珠、梅片各1.5克。每次米酒冲服9克。

“功效”活血理气、止痛消肿。

“主治”跌打损伤致胸胁胀痛、心神不宁。

“来源”《少林铜人簿秘方》。

妇人跌损方

“方药”当归、川芎、生地黄、白芍、益母草、红花、杜仲、白术、牛膝、羌活、独活、黄芪、香附、茯苓、续断、虎骨、天南星各等份。

“用法”酒煎服。

“功效”补肝肾、益气血、活血止痛。

“主治”妇女气血虚弱,复跌打损伤。孕妇忌服。

“来源”《少林寺伤科秘方》。

活血住痛散

“方药”白芷9克,穿山甲9克,小茴香9克,甘草3克,当归6克,川芎6克,独活4.5克,羌活4.5克,木瓜3克,肉桂3克,淮乌2.1克,草乌0.9克,路香0.9克。

“用法”共研细末,米酒冲服,局部麻木为止。

“功效”活血、止痛、麻醉。

“主治”用于骨折整复前的麻醉止痛。

“来源”《少林绝技-秘本珍本汇编》。

麻药

“方药”蟾酥3克,生半夏9克,闹洋花18克,胡椒4.5克,川乌4.5克,草乌4.5克,草芨3克,麻黄3克。

“用法”共研细末,用开水冲服0.1~0.15克(勿超量),欲解时以甘草汤解之。

“功效”麻醉止痛。

“主治”骨折、脱位整复的麻醉。

“来源”《少林绝技-秘本珍本汇编》。

夜晚伤方

“方药”醋三棱4.5克,醋莪未4.5克,枳壳4.5克,槟榔4.5克,陈皮4.5克,虎咬癀4.5克,桔梗4.5克,牵牛子3克,生地黄4.5克,桃仁4.5克,香附4.5克,大黄4.5克,甘草4.5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破血逐瘀、行气止痛。

“主治”夜间跌打损伤疼痛。“来源”《少林铜人簿秘方》。

伤处青肿疼痛方

“方药”红花6克,赤芍15克,桃仁3克,自然铜0.6克(煅,红醋浸7次),生甘草3克,当归15克,木香3克。

“用法”水煎,冲黄酒30克内服。

“功效”活血消肿、止痛。

“主治”跌打损伤局部青紫肿胀疼痛。

“来源”《正宗少林绝技》。

诸伤止痛散

“方药”乳香、没药(去油)、血竭、粉草、羌活、独活、小茴香、木香、沉香、制草乌、当归、川芎、白芷各30克,天花粉、木瓜、肉桂各21克。

“用法”共研细末,每次热酒冲服6克。

“功效”活血理气、消肿止痛。

“主治”各种旧伤全身疼痛。

“来源”《少林寺伤科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