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佛教养生
15126800000028

第28章 佛门医治损伤呕吐方药

伤后胃内容经食道从口腔吐出,称为损伤呕吐。常由于损伤胃失和降,导致胃气上逆。呕吐的前驱症状,往往表现为恶心,泛泛欲吐,溢出清涎或酸水等。临床上呕吐与恶心常同时并见,在辨证论治中也大致相同。损伤呕吐常见于头、胸、腹部损伤后。其辨证论治分型为:瘀阻上焦、瘀阻中焦、肝气犯胃、脾胃气虚、痰饮内盛等。可酌选下列方药,或主症主方加减运用。

小七厘散

“方药”当归尾6克,红花6克,苏木6克,泽兰6克,赤芍4.5克,肉豆蔻3克,槟榔6克,桔梗4.5克,羌活3克,青皮4.5克。

“用法”共为细末,每次烧酒送服3克。

“功效”活血理气、降逆止呕。

“主治”跌打损伤肿痛、上中焦瘀阻、呕恶等。

“来源”《少林寺秘方-铜人簿》。

祛伤散

“方药”木通、莞萱、三七、相思子、层塔、肉豆蔻、三棱、小茴香、续断、剑草、水沉、红花、熟地黄、自然铜各6克,泽兰、人中白、郁金、桂枝、莪术、骨碎补、猴枣、皂角、土鳖虫、狗脊、苍术、乳香、琥珀、薄荷、羌活、独活、石菖蒲各4.5克,川黄连、玛瑙各3克,大黄9克,牛黄、珍珠各2.1克,砂仁、桔梗各3克。

“用法”共为细末,开水送服3克。

“功效”开胸理气、活血降逆。

“主治”跌打损伤所致胸闷、呕恶、咳嗽、胀气者。

“来源”《少林铜人簿秘方》。

胁下受伤方

“方药”赤芍、茯苓、大腹皮、青皮各4.5克,木通、柴胡、桂枝、紫苏、陈皮、半夏、桑白皮、甘草各3克,羌活2.4克,生姜3片。

“用法”酒煎,加童便10毫升冲服。再服下方:赤芍、茯苓、大腹皮、桔红、牡丹皮、陈皮、桂枝、秦艽、半夏、柴胡、鳖甲、乳香、没药、红花各4.5克,肉桂、木香各1.8克,桃仁7粒,酒煎,加龙眼肉9克为引,内服。

“功效”活血止痛、理气降逆。

“主治”左胁下伤所致四肢无力、黄瘦吐血;右胁下伤所致半身不遂。以及瘀阻所致咳嗽、呕恶、胸腹胀痛。

“来源”《少林寺秘方——铜人簿》。

男女气痛散

“方药”公丁香50克,广香50克,神曲50克,香茹50克,香附100克,半夏50克,云木香50克,毛条200克,白术200克,白豆蔻50克,霍香200克,枳实50克,油蒲50克,槟榔50克,桑白皮50克,枳壳50克,砂仁50克,白扁豆50克,甘草10克。

“用法”上19味药共研细末,收贮瓶内备用。日服3次,每次5一10克,开水送服。

“功效”芳香健胃、止呕止痛、兴奋神经。

“主治”男女跌打损伤所致肝胃气逆、呕吐腹痛、食少胀满等。

“来源”《少林伤骨科医治秘方》。

伤上部方

“方药”当归6克,防风6克,白芷3克,红木香3克,川芎6克,赤芍6克,羌活、独活各4.5克,制半夏6克,甘草3克,陈皮6克,骨碎补4.5克,生姜3片。

“用法”水煎汤,酒10毫升送服。

“功效”发散活血、止呕止痛。

“主治”头部及胸背部跌打损伤所致发热、疼痛、呕吐。

【来源]《少林铜人簿秘方》。

跌打损伤效方

“方药”骨碎补、五加皮、川续断、威灵仙各10.5克,苏木9克,蒲黄6克,当归尾6克,赤芍3克,大黄1.8克。

“用法”水、酒各半煎服,恶心欲吐者,用生姜片嚼以止呕,如牙关不开用姜擦牙龈。

“功效”化瘀止呕、祛风湿止痛。

“主治”跌打损伤瘀阻呕逆,伤后体虚挟风湿者。

“来源”《少林寺伤科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