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佛教养生
15126800000037

第37章 素食简要问答十八问

问答一:什么是素食主义?

答:素食主义是一种终身戒食肉、家禽、鱼等动物产品的行为规范,有时也戒食或不戒食奶制品和蛋类。遵循素食主义的原因通常是出于对动物的爱,以及对动物权益的尊重,或是出于健康原因等。

在其它方面,素食主义者一般都尽量避免直接或间接地伤害动物,包括不使用那些来自于动物的产品,例如:牛黄、虎骨、熊胆、象牙、貂皮油、麝香、鱼油等;也不从事与杀生有关的职业,例如:非素食餐饮业、养殖业、捕鱼等。

问答二:什么是严格素食主义者?

答:由于对素食的界定有所不同,不同的素食者所忌食的食物范围也有所不同。如有些素食者仍吃鸡蛋或奶制品,而另一些素食者则不吃任何蛋类。严格素食主义者或严格素食者一般是指那些不吃蛋类或乳制品的素食者。有的严格素食者甚至不吃蜂蜜。

问答三:吃素有多少种?那一种最好?

答:吃素的种类很多,有的只在早上吃素!有在月中的某几天或特殊日子才吃素,更有的是长年的。有的可吃肉边菜,有的可吃三净肉(即: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我而杀)或五净肉。较严格的吃素,是不吃一切动物,包括蛋类与植物中的数种刺激品,如葱蒜等。较宽的只有限于不吃动物,蛋、奶均可(叫做蛋奶素)。至于那一种吃素方式较好了应该都没有问题,关键在自已的志愿与决心。如果从宗教观点来说,自然越净越好。

问答四:佛教戒杀,植物不也有生命吗?吃植物也是杀生吗?

答:人总要活下去,两害相权取其轻。凡事都是相对而又有其极限。佛教认为人以外,尚有各种不同层次的灵性世界。例如植物也有“觉”性,所以有的层次,确实不吃植物,只要“闻香”就能解决食事。因此有的寺庙厨房匾额写有“香积厨”,就是此意。植物有感情反应,但是我们吃植物,确是不得已。如果吃动物,问题当然更大了。

问答五:什么是奶蛋素和奶素?

答:奶蛋素(Ovo-LactoVegetarian)是指素食者不忌食蛋和奶制品。奶素(LactoVegetarian)是指素食者不忌食奶和奶制品。

问答六:我只吃肉,但并没有亲手杀生,我有什么不对?

答:如果你不吃肉,动物就不会被杀。如果大家都不吃肉,世界上也就不会有屠夫了。

问答七:人们养牲畜不就是为了吃肉吗?

答:不错,人们是为了吃肉才养牲畜。但这作为吃肉的理由是不能成立的。如果我们不吃肉也就没人养牲畜,动物们也就不必被迫以“血肉之躯”来报答我们的“养育之恩”了。再者,所有的动物原本都是野生的,它们本来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大自然里,根本不需要人的“养育”。退一步讲,即使是我们养的牲畜,我们也没有权力去杀害它们,否则,人们不是也可以杀自己的孩子了吗。

问答八:动物们根本不懂得道德和伦理,我们何必要以理性去对待它们?

答:我们如何对待别人取决于我们自己是否懂得道德和伦理,而不是取决于对方是否懂得道德和伦理。小孩生下来也不懂道德和伦理,那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小孩呢!

问答九:“如果没有肉食动物,那么自然界中某些动物的数量会有失控的可能性,生态环境会因此而失去平衡。所以,正象自然界必须有食肉动物一样,人吃肉亦属自然规律,而不必受道德约束。”这种观点对吗?

答:不对。首先,人没有必要也不应该以吃肉的方式维持生态平衡,理由很简单: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完全可以在没有人类参与的情况下正常维持。在人类诞生之前的远古时代,自然界也能维持自身的生态平衡。即使是现在,我们也能在一些人迹罕至的自然环境中看到生态平衡的景象。

与此相反,正是由于人类为了吃肉而大规模地畜养和繁殖牲畜,消耗了大量的粮食、土地、水和能源等自然资源,制造了大量的污染,才严重破坏了地球的生态平衡。

另外,我们也不应该将人等同于一般的动物。人是非常高贵而有智慧的生灵,我们应该比动物更加有智慧和道德,而不是去简单地模仿动物,更不能参与动物之间的互相残杀。所以,退一步讲,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即使需要人类来控制某些物种的数量,我们也可以使用更加仁慈的方法。

问答十:既然肉食不是什么好东西,那为什么有很多人喜欢吃呢?

答:一般来说人应该都具有选择正确生活方式的能力,但有时人们也有很多不良的嗜好,如抽烟、酗酒和吸毒等。所以,以人是否喜好来判断吃肉是否正确不一定合适。

如果一个人天生就吃素,那么等他长大了再给他肉吃,他未必就喜欢吃。因为多数人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给他肉吃了,等长大了当然就习惯了。实际上肉的味道实在是不值得恭维的,尤其是生肉更是腥秽不堪,与清新纯净的素食根本无法相比。人们在烹调肉食时一般都要加很多佐料用以掩饰肉的腥味,而多数素食都可以生食。所以肉决不是什么“好吃”的东西,人们只是因为习惯了才很难放弃。

问答十一:有些所谓修行人认为他们有能力超越杀生吃肉的业障而不受果报,并获得解脱,所以不必吃素,对吗?

答:先不必讨论某些人是不是真的能具有这种能力,只须问一问这种事情是否公正合理,对那些被屠杀的动物来说是否公平?如果大家都可以随便屠杀别人而不受约束,那这世界岂不是早就生灵涂炭了。

还可以进一步问一问这些修行人,他们是不是连杀人的果报都可以不受?

退一步讲,既使你有这种能力,但是,只要自己能解脱,就不顾惜其它生灵的生命,这还能算是修行人吗。

问答十二:燕窝是不是素食?

答:燕窝是成年燕子用唾液为幼子做的窝,被人采来食用。母燕下蛋前吐出燕窝,很快就被人采去,母燕再吐,再被采去,再吐再采,直到最后,母燕精疲力尽,燕窝中已带血丝,被认为是燕窝中的上品。

一般看来,采集燕窝似乎并不会伤害燕子的生命(采集人有时不小心偶尔也会伤及乳燕),但实际上对燕子仍然有严重的伤害,燕窝对于母燕如同襁褓或乳汁,牵系乳燕的生命安危,燕窝被采三次,母燕吐燕窝也三次,其中的血丝是母燕用心血养育儿女艰辛的证明,母亲为儿女总是尽心尽力,牺牲自己,将自己掏空,故有心之人若知母性的艰辛则不要食用燕窝。

问答十三:卵磷脂是素的吗?

答:卵磷脂原本是从鸡蛋中提取的,但是现在有很多卵磷脂是从大豆中提取的,所以如果食品标签中注明的成分是大豆卵磷脂则应该是素的。

问答十四:鸡蛋是素食吗?

答:一般来讲,所有的蛋类都不是素食,因为蛋仍然有孕育生命的机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保护野生珍禽的同时也要保护它们的蛋。

问答十五:牛奶是素食吗?

答:牛奶属于素食,因为其生产过程可以不伤害牛。传统自然的牧场放养对奶牛和小牛犊都没有伤害。但是目前有很多工业化的牛奶生产过程对牛有虐待性伤害,例如强制分离母牛和小牛犊,过度挤奶,甚至屠杀小牛犊等。所以有许多素食者也戒食奶制品。

由于牛奶是母乳的代用品,对于那些母亲无法哺乳或母乳量不足的婴儿至关重要,所以仍然需要生产牛奶,但要提倡文明道德的生产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据科学家们研究,世界上大约70%的成人是乳糖耐量低下的,即乳糖消化不良,可导致腹泻。亚洲人能够耐乳糖的则更为罕见。实质上,成人耐乳糖是反常现象,是大约一万年前人类基因突变的结果,那时正是人类奶制品行业刚刚开始发展的时候。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奶制品对于成人来讲并非是必需的。

问答十六:只吃素是否够营养,尤其对儿童与妇女?

答:绝对没有问题,而且经济,但吃素非万能,要注意养分的平衡、农药残毒及清洁卫生等条件,必须正确遵守。

问答十七:如果素食、生食可以治病,会不会影响业者利益?

答:这个问题理论上似可成立,但事实不尽然:只要看看光复后人口,至今增加不过三倍,而我们的医院、医师、药厂、药房、医事教育、管理人员、卫生经费等等,决不止当年的三倍,而且仍然是看病要排队,药店大赚钱,台中、台南、高雄、花莲都在赶盖大医院,其中有奥妙,可想而知。所涉及众生的迷误,则超过本书讨论的范围了。

问答十八:素食、生食好处,我们已知道,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口味不合,食难下咽,该怎么办?

答:各地食物,多有特殊风味,可见口味只是一种习惯,并非永恒,也可说是一种瘾病,像抽烟吸毒一样,只要有决心,没有不能戒的事。关键是你选择“口味”、还是选择“健康”?照科学解释,口味只是食物给舌部的刺激而已,时间一久,即成习惯。而习惯则没有不可改变的理由。明了此理,建立了新的观念,你自会觉得清幽芬芳的素食,实有别于粗俗腥臭的肉食。而且,在改变的过程中,也有办法可想;调整较喜食物的份量,或加蜂蜜调味,不是一成不变,问题重点,仍在自已的信心与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