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24小时健康保养书
15128400000028

第28章 吃药不当等于找病

[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习惯:只有大病才会去医院,平时有点头痛脑热的小病都自己去药店买药吃了事。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习惯,生病以后绝不可以乱吃药。吃药一定要科学,身体才会健康。]

●自己用药的三点注意

■明确诊断有的放矢

任何一种病都有若干个症状,如感冒有流涕,鼻塞,头痛或怕冷发热,或咳嗽。如发烧时先要查清原因,不要动不动就应用抗菌素。又如某个症状为许多疾病所共有,像慢性浅表性胃炎,都能见到上腹部疼痛不适。如果用药之前不准确地知道病情,只根据一种症状而自买药物治病,无疑很难取得效果,甚至会贻误病情。若是购买中成药,还应该明白病情属寒症还是热症等。

■用药剂量合理掌握

病人治病心切,认为多吃药,病好得快,其实不然。如青霉素杀菌浓度以最低抑菌浓度的5~10倍为佳,高于此浓度杀菌能力并不增加,反而会增加毒性反应。

■要明白药物的作用

有人用药如育人骑瞎马一乱撞一通。如有误把链霉素作为止咳用的,有误把青霉素作为退热药用的,有误把黄连素作为止泻药用的,有误把六味地黄丸作为补肾兴阳药用的,结果治不好病,还不知为什么。

●告别错误的服药方法

■躺着服药

躺着服药,药物容易黏附于食道壁上,不仅影响疗效,还可能刺激食道,引起咳嗽或局部炎症,严重的甚至损伤食道壁,埋下患食道癌的隐忧。所以,店员最好提醒顾客要站着或坐着服药。

■将胶囊里面的药粉倒出来服用

许多胶囊属于缓释药物,在人的肠胃里慢慢释放剂量,使药物作用持久,体内药物浓度均衡。若倒出来吃,破坏了原药设计,就会影响药品疗效。

■糖衣片压碎服用

岂不知,糖衣一旦破裂,便失去了特定保护、遮味、隔离等作用,不但会降低疗效,而且还可能对胃黏膜产生较强的刺激作用,出现恶心、呕吐,甚至胃出血。

■捏鼻子喂药

很多家长常用捏孩子鼻子迫其张口的方法喂药。患儿的鼻子被捏,只好用嘴巴呼吸,这时药物容易呛进气管和支气管,轻则引起剧烈咳嗽,重则发生吸入性肺炎或药片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危及生命。

■吃药不忌嘴

服药期间不合理的饮食会降低药效,严重的还可能危及生命。如服用治疗头痛的药物期间就要忌酒,因为酒精进入人体后需要被氧化成乙醛,乙醛再被氧化成乙酸在体内代谢。而治疗头痛类的药物会妨碍乙醛氧化成乙酸,导致体内乙醛蓄积,从而加重头痛症状。

相关链接

吃药时不能喝茶

茶水中含有茶碱,能使人的大脑皮层兴奋,因此,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如安眠药、镇静药及镇咳药等,以及中药的贝母、酸枣仁等不能与茶水同时服用。茶中还含有大量鞣酸,可使一些药物产生沉淀,影响药效。如治疗贫血的铁剂与鞣酸结合沉淀,会妨碍铁剂的吸收。

TIPS

●温馨小贴士●

服药时增加饮水量能提高溶解度低和用量较大的药物的血药峰浓度,加快达峰时间,从而提高这些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疗效。所以,服药时应用足量的水(200~300毫升)送服,任何药物千万不能不用水干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