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新课标名人阅读-中外艺术家(插图版)
15130700000034

第34章 帕布洛·毕加索: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

姓名: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

出生地:西班牙马拉加

生卒年:1881年—1973年

历史评价LiShiPingJia

毕加索是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现代派画家,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西班牙艺术家,他和他的画作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也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

1881年10月25日,毕加索出生于西班牙南部的马拉加,曾在马德里的圣费尔南多美术学院学习,因不满于学院保守的教学方法,又回到巴塞罗那,在学院学习绘画。

在学院,技术训练非常严格,但毕加索都经受住了考验,掌握了坚实的造型基本功。这一时期他接触到了下层社会的现状,用忧郁的蓝色表达他所感受的贫困和抑郁的美,被人称为毕加索的“蓝色时期”。作品有《两姊妹》《吻》《喝苦艾酒者》等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毕加索1904年定居于巴黎,在第二年到荷兰旅行,开始了他创作的“粉红色时代”。他描绘马戏班和流浪艺人的日常生活,他们的家庭以及他们的欢乐与忧愁。代表作有《养猴子的杂技演员之家》《丑角之死》《丑角》等。这些画相较于“蓝色时期”的作品,艺术感染力更强,感情更为丰富,艺术造诣也更为高深。

1906年,毕加索结识了几个黑人雕刻家,并受到雕刻艺术的影响,开始创作油画《亚威农少女》。画中没有任何情节,没有具体环境,毕加索追求的是一种所谓结构的美。这幅画标志着毕加索的画风转入了立体主义。经历了“分解的立体主义”和“综合的立体主义”两个阶段,毕加索分别创作了《奥尔塔的工厂》《女人的头像》《少女的肖像》和《法兰西万岁》等作品。虽然类型不同,但都十分杰出。

毕加索的创作风格经历了几次转变。20年代初期毕加索在创作上转向古典画风,被称为“新古典主义时期”。他模仿希腊罗马艺术和安格尔的风格,在严谨的造型中用夸张的手法表达宏伟的气势,代表作品有《泉边三浴女》《海滩上奔跑的妇女》等等。20年代中期,毕加索又迷恋于超现实主义,并进行了新的探索。起初,画商一碰到毕加索改变画风时,便会十分愤慨。因为这一来,他以前的画作就卖不出去了。可是到了后来,他们竟期待着毕加索的下一个变化,由此可以看出毕加索作品的巨大魅力。

作为一个艺术家,毕加索从来都不关心政治。但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后,毕加索却成为一位维护共和与民主的战士。他创作了版画《佛朗哥的幻梦与谎言》,谴责发动武装叛乱的佛朗哥。

1937年4月,德意法西斯协助佛朗哥轰炸西班牙北部的格尔尼卡,杀害无辜和平居民。毕加索义愤填膺,创作了大型人道主义杰作《格尔尼卡》。毕加索通过艺术的虚构与想象,表现战争与人类的灾难。它的主题已远远超过格尔尼卡事件的时间和空间,具有反对一切战争的概括意义,反映了世界人民渴望和平的心声。

1940年6月,德国攻占了法国。在法国期间,纳粹分子看到《格尔尼卡》的照片后对毕加索说:“这么说这幅画原来是你作的了?”毕加索回答道:“不,是你们。”毕加索忍受着饥饿与寒冷,不愿接受法西斯虚伪的帮助,保持了一个爱国者的气节。《格尔尼卡》也成了一幅呼吁世界和平的不朽名作。

1944年,全世界对法西斯开始全面反攻之际,毕加索加入了法国共产党。战后,毕加索受共产主义信仰鼓舞,创作了一些重要的作品。《尸骨存放所》揭露了纳粹集中营的残忍与恐怖;石版画《鸽子》作为巴黎保卫世界和平大会的会标,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和平鸽”。他还创作了《朝鲜的屠杀》《战争》与《和平》等,用艺术来支持各国人民的正义事业。50年代,毕加索在法国南部瓦洛里斯从事了大约一年的陶器和版画创作,继续在艺术的道路上进行新的探索。

1973年4月,毕加索因心脏病突发而逝世。毕加索的作品富有艺术创造性,风格技巧多样化,情感强烈,而且数量惊人,对世界各国艺术家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着不朽的地位。

父亲的赏识让“白痴”成为绘画大师

小时候,毕加索就有着很高的绘画天赋,但却经常搞不懂诸如“二加一等于几”的问题。为此,他成了同学们捉弄的对象,他们喜欢跑到毕加索的课桌前,逗他玩:“毕加索,二加一等于几?”然后,他们看着毕加索呆呆的样子哈哈大笑。就连老师也认为这孩子智力低下,根本没法教,老师经常在毕加索父母面前,绘声绘色地描绘毕加索的“痴呆”症状,左邻右舍也不再为他的绘画天赋叫绝,而私下议论说:“瞧那呆头呆脑的样,只会画几幅画有什么用。”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毕加索是一个白痴。

父亲在鼓励小毕加索

面对风言风语的议论和嘲笑,毕加索的父亲却始终坚定不移地相信:儿子虽然读书不行,但是,绘画是极有天赋的。毕加索的父亲对孩子有真正的理解和赏识,他对儿子说:“不会算术并不代表你一无是处,你依然是个绘画天才。”小毕加索看着父亲坚毅的面孔,找回了一些自信。果然,毕加索总是似乎毫不费力就能绘出才华横溢的图画,也渐渐忘记了自己功课方面的“无能”。

有了父亲的支持,毕加索每天都沉浸在想象的世界里,虽然功课不好,但他却在绘画的天地里找到了快乐,并成为一代绘画大师。

我的每一幅画中都装有我的血,这就是我的画的含义。

——毕加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