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那年开始,美国驻苏联大使哈里曼的办公室里,就挂着一件装饰品。那是一只木雕的美洲鹰,美国的国徽上,就有这么一只鹰。它是在一个十分激动人心的场合,由苏联对外友好协会的主席送给哈里曼的,主席在赠送礼品的时候说:“苏联人民永远忘不了在卫国战争最困难的时期,您代表美国人民给我们的帮助。鹰,是勇敢的象征,也是美国人民的象征,愿这只鹰永远陪伴着您,愿美国永远像鹰那么勇敢坚强。”那时候,美苏两国间的关系还是十分热络的,哈里曼十分高兴地把木雕鹰挂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那的确是件精美的雕刻,放在大使先生的办公室里,也十分恰当。
从那年开始,那只木雕鹰一直留在大使办公室里,人们把它当做了两国友谊的象征。到了1952年,美国驻苏联大使馆配备了一种先进的无线电设备,它能精确地收听到从美国发来的电波,即使在强大的电磁波干扰下,也能保证通讯的畅通。
通讯设备的灵敏度提高了,管理通讯设备的官员就发现,机器里常常出现一种神秘的信号。起初,他们以为这是苏联对大使馆的通讯进行干扰,可是,不久他们就发现,这种信号十分微弱,与其说是在干扰,还不如说在输出信号。为什么在大使馆里会出现这种不必要的信号呢?他们认为有必要检查清楚,当时的美苏两国已经出现了巨大的裂痕,美国的情报官员提高了警惕性。
情报官员一室又一室地进行检查,所有的办公室、厨房、地下室都检查过了,没有发现异常,最后来到了大使先生的办公室。一进办公室,那原本微弱的监听信号突然变强了,这一结果连情报人员都大吃一惊,难道有人会在大使办公室做了手脚?
检查大使办公室的情报官员找遍了全室,最后在那只木雕鹰里找到了窃听器,它的话筒装在木雕鹰的眼睛里,只要稍有响声,木雕鹰里的发报设备就会发出信号,在50米之内的声响它都可以接收到,经过放大,大使和别人的谈话就可以记录下来。
于是,情报官员掐断了木雕鹰挂钩上的输电线路,从鹰眼里挖出了话筒,从鹰身里取出发报设备进行研究,发现它只是一种最简单的窃听设备,只不过借了国徽的形象,才骗了全使馆人员这么久。
有了这次教训,大使馆所有的人都提高了警惕,那种监听设备也经常开着,以防苏联人再玩花样。可是,过了几个月,那种神秘的信号又出现了,情报人员紧张地又在全馆作了搜索,令人吃惊的是,那种信号居然又来自于大使先生的办公室。
大使先生愤怒极了,立即下令所有的人撤出办公室,让情报人员逐一检查。说起来也怪,刚才那个信号,在情报人员到达之后,突然消失了,难道这种窃听设备居然带有人工智能不成?
情报人员正要离开大使的办公室,探测设备里的“咔咔”干扰声突然响起来,而且越来越响,这是怎么回事?大家的目光突然转向办公室大门,大使先生的女秘书正满脸的疑惑,不知道大家为什么会一齐盯着自己。
大使客气地让秘书配合情报人员作检查,不一会儿,检查结果出来了。女秘书的高跟鞋前几天坏了,送到附近鞋店修过,“鞋匠”给她换了一只特殊的鞋跟,里边装着一架微小的窃听器,女秘书走到哪儿,它就窃听到哪儿。
剔除了建筑物里的隐患,又截断了窃听器进入大使馆的道路,美国大使馆的特工以为这一下大约可以安生了。但是,他们不久又发现了一个怪现象,在大使馆对面的楼房上,一下子增加了许多天线,那些天线接受信号的方向,都是朝向美国大使馆。
这就奇怪了,美国大使馆并不是电视塔,为什么这么多天线都对着自己?是要窃听大使馆的无线电报吗?那只要一处便行了,为什么要这么多?
百思不得其解的特工人员只得向国内求救。不久,中央情报局派来了国内的通讯专家,对苏联的那些天线阵进行观察和分析,找出苏联人这么做的原因。
专家们毕竟跟常人不一样,在仔细观察了对方的所有设施之后,他们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这是一种主动的窃听器。它们的每一个天线都对着大使馆的一个房间,那些房间都是大使馆的要害部门。
在这一群天线中间,有一个超声波的发射器,当超声波从美国大使馆某一扇窗户反射回来时,天线里的感应元件便会记录下来,进行分析。
人的音波会让玻璃震动,微小的震动也会影响超声波的反射与接收。把这些微小变化输入机器,就会分析出震动代表的声音。可以说这便是一只人工蝙蝠,它利用收到的超声波分析出玻璃窗后美国大使的要员们究竟是在讲什么。窃听显然在继续,不过换了一种更防不胜防的手段。
不过专家们还是有办法预防窃听的。他教了大使一句话:“让他们听别的。”大使立即心领神会,以后,每当他召开会议的时候,在会议室的窗户边便面朝窗户放了两架录音机,整个开会期间,它不断地播放爵士音乐,玻璃窗不时地在说话声的影响下震动,苏联的电子蝙蝠“耳朵”里就只听得到一片爵士音乐了。
窃听,反窃听,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间谍与反间谍的斗争也一直在进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