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捕风捉影:零距离透视经典谍影
15130900000016

第16章 保卫“厄尔特拉”

“厄尔特拉”是英语“ULTRA”的音译,意即“超级机密”。

1940年4月,希特勒集结陆军、空军入侵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法国等国,所向披靡,简直如狂风扫落叶般横扫欧洲。英国在欧洲大陆的谍报机构立即土崩瓦解,谍报人员逃的逃,散的散,狼狈万分。

颇有预见的英国秘密情报局(又简称军情六处)局长孟席斯却没有惊慌失措,反而喜上眉梢。因为他已拥有一个秘密武器——布莱奇雷庄园的破译中心。而在1940年4月,布莱奇雷庄园破译中心已破解了德国“艾尼格马”密码系统,获取了德军的所有机密。

“艾尼格马”密码电文成了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情报机构最为重要的高级情报来源。由于它的价值无可比拟,英国情报机构替这一超级情报取了个代号“厄尔特拉”。它代表一种新的秘密等级,比英国现行的“最秘密”、美国的“绝密”等级都要高。这样,就产生了一个严峻的迫在眉睫的问题:如何保卫“厄尔特拉”?

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厄尔特拉”的价值不但无可比拟,也是没什么东西可替代的。甚至可以说它将决定着战争的胜负。仅仅举一个例子就可以看出“厄尔特拉”的重要性。

1940年7月2日,希特勒发布入侵英国的命令,代号“海狮”的作战计划开始实施。

不列颠战役开始了。

在英伦三岛人民生死存亡之际,丘吉尔忧心忡忡地说:“一切都取决于打赢这场战争了……”

1940年9月15日,戈林宣布这一天为“鹰日”,德国空军将发动一次旨在摧毁英国皇家空军的强大的疯狂的袭击。

“厄尔特拉”及时告知丘吉尔:希特勒决定,“鹰日”如成功就入侵英伦三岛,如失败就停止侵略。

布莱奇雷庄园破译这份“艾尼格马”密码电报所获得的“厄尔特拉”,对于英国人来说,简直是生死攸关。

英国政府研究后给皇家空军下了严厉的命令:只准胜利,不准失败。

布莱奇雷庄园破译中心进入紧急状态,一份又一份“厄尔特拉”送到丘吉尔首相和空军参谋部,包括德国空军的大部分,有时甚至是全部计划、目标和战术。皇家空军完全知己知彼了。

1940年9月15日,英国人悄悄地做好了一场殊死的空战准备,德国空军却还被蒙在鼓里,以为他们的行动将是神不知鬼不觉的,将会把英国人打个措手不及。

德国空军出动1000架次轰炸机和700架次战斗机对伦敦进行袭击。英格兰东南方上空被战火烧得通红。

英国的高射炮阵地等防御设施拼命拦截敌机,任何一座大厦顶层都布置有机关枪阵地参与防御的战斗。

英国残余的空军中队占据了最佳位置迎击来犯之敌。他们再没有回旋的余地了。丘吉尔首相下了决心,哪怕从此以后再没有空军、再没有战机,也要把最后一架飞机投入战斗,务必打败来犯之敌。

英国人拼命地抵抗、抵抗、再抵抗。

下午5点左右,德国空军失望地退却了,功亏一篑。

丘吉尔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这“鹰日”之战的影响结果传来。

两天后,“厄尔特拉”传来了希特勒下令拆除荷兰机场上装运伞兵设施的信息。换句话说,希特勒放弃了入侵英国本土计划。至少,在1940年时不会实行入侵了。

丘吉尔首相望了望作战室里紧张的同僚们,按熄了烧了一大截的大雪茄,幽默地说:“哦!我想,我们应该出去呼吸点儿新鲜空气了吧!毕竟,不是谁都喜欢抽烟的。”

同僚们顿时轻松地笑起来,欢笑着走出了烟雾弥漫的作战室。

假如德国一旦知道“厄尔特拉”的秘密,那么英国的损失将是无法弥补的。

当希特勒法西斯德国进攻法国时,英国想到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保住“厄尔特拉”的安全。在巴黎,有帮助英国复制艾尼格马密码机的波兰人莱温斯基,所以英国派出专机把莱温斯基一家和凡是涉及此项秘密的在法国的有关人员以及所有设备和文件一起撤到英国。英国人甚至觉得莱温斯基在英国还不够安全,结果把他送到一个远离战场的国家去了。有人说送到加拿大了,也有人说送到澳大利亚去了,而且还给足了他一家人的生活费用,叮嘱他在战争结束前过隐姓埋名的生活。

深知“厄尔特拉”重要性的孟席斯,更是采取了一系列严厉措施来保卫“厄尔特拉”。

首先,要排除破译人员落入敌人手中的危险,以免他们会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出卖机密。因此,布莱奇雷庄园不但警卫森严,而且凡是进入庄园工作的工作人员都被郑重告知,一旦进来就非到战争结束了才能出去。

其次,“厄尔特拉”被伪装成从其他来源获得的情报,比如情报文件开头写成“从字纸篓中获得下列内容……”或者“据可靠内线来源……”此外,还严格限制它的散发和使用。为此,情报局设立一个特种联络组来管理“厄尔特拉”。特种联络组的负责人是秘密情报局前空军处处长温特伯特姆空军中校。经过分析综合后的情报资料每天都要送给丘吉尔,他依靠这些报告指导战争。

“厄尔特拉”的分发范围也有严格控制,仅限于秘密情报局局长,海军情报处处长,空军情报局局长和空军参谋部情报处处长。它从来不直接下发到集团军司令部以下的单位,除非是以作战命令形式加以伪装之后。

最后,规定凡关于德军舰艇和坦克活动情况的“厄尔特拉”都不得以该系统为依据单独采取行动,以免使敌人怀疑其密码安全出了问题。而且,在对于德军舰艇和坦克实施轰炸前,必须事先进行务必让德国人看得见的空中侦察,以使其误会情报来源。

为了保卫“厄尔特拉”,英国人甚至眼睁睁地做出了令人撕心裂肺式的无法忍受的痛苦的重大牺牲。

1940年11月8日,英国皇家空军对慕尼黑进行了空袭。其时,希特勒刚在慕尼黑勒文鲍恩啤酒馆作完纪念啤酒馆暴动17周年演说后离去。结果,啤酒馆被炸毁,希特勒却逃过此劫。希特勒暴怒了,疯狂地叫嚷:“要对英国进行特别的报复!”

1940年11月12日,“厄尔特拉”告诉英国人:德国空军将在11月14日至15日对英国城市考文垂大教堂和工业区进行毁灭性轰炸。行动代号为“月光奏鸣曲”。

考文垂,拥有25万人口,距伦敦100多千米,是重要的工业城市,还是英国的主要军火库之一。

“厄尔特拉”为英国赢得了48小时的备战时间。

英国最高司令部为此召开了紧急会议讨论保卫考文垂的措施。

人们情绪激动,对希特勒法西斯的狂妄、凶残都无比愤怒。对希特勒,必须给予一次狠狠的教训,这几乎是与会者的共同心声。

“先生们,”丘吉尔说,“我的心情和你们一样,我的渴望也和你们一样。”

人们热烈地鼓起掌来。

“但是,”丘吉尔的声音突然沉重起来,“我想到了一个为难的问题,那就是‘厄尔特拉’的安全。”

人们一下子呆住了,会议室死一般地寂静。

“我以为,任何超出一般性的防御措施,都会使德国人怀疑到我们已经获得了空袭情报,难免就会怀疑到他们的密码系统出了问题。”

丘吉尔突然提高了声音,坚决地说:“不!不能让敌人产生怀疑,从而更换更新型的‘艾尼格马’的风险。希望大家都能理解。”

人们冷静下来。他们能理解,但在感情上却不能接受。试想一下,任由德国法西斯对考文垂狂轰滥炸,有多少人将枉死?有多少工厂会消失?人们的痛苦还在于,英国完全有保护考文垂的能力却不去保护它。

丘吉尔像是看透了众人的心思,冷静而动情地说:“先生们,无疑,我们将牺牲考文垂。但是,如果我们保住了‘厄尔特拉’的秘密,那么,我们将保护了10个、100个考文垂,直至打败德国法西斯。相反地,我们今天保护了一个考文垂,但以后,我们将损失10个、100个考文垂,甚至丢掉我们最后的胜利……”

掌握敌人太多的机密竟是一件痛苦的事,这有谁会想到呢?

英国人终于作出了悲剧性的决定:考文垂不加强防卫。

1940年11月14日夜晚,皎洁的月光洒满考文垂市,低沉的飞机发动机声隐隐传来,随即尖厉的空袭警报声响彻城市上空,毫无思想准备的市民们惊慌地眼睁睁地看着德军的海因克尔飞机像蝗虫般地成群飞临,就在他们头顶上轰鸣。英国的防空炮根本无力阻挡这些空中强盗。

第一批敌机投下了燃烧弹,引起了冲天大火,后继机群以此为标记投下更多燃烧弹和高爆炸弹,考文垂城顿时变成一片火海……

德国飞机在连续10小时的轰炸中,投下了威力强大的509枚海因克尔Ⅲ高爆炸弹和无数普通炸弹,考文垂人引以为骄傲的圣迈克尔大教堂坍塌了,整座城市成了一片废墟。死亡人数554人,有4860人受伤。

“月光奏鸣曲”完成了它的使命。

英国人保住了“厄尔特拉”的秘密。

值不值得牺牲考文垂来保卫“厄尔特拉”呢?知情者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但在考文垂惨案几周后,事实证明悲剧性的决定是最明智的。

“厄尔特拉”向英国人透露了其有战略意义的重大机密:希特勒放弃了入侵英国的计划,德国最精锐的部队、装甲部队、空军正从法国调往巴尔干或波兰。

“厄尔特拉”不断表明:德国正准备入侵苏联。

为了共同抵抗德国法西斯,使苏联能有所准备,英国通过正常外交途径向莫斯科发出警告。但是,英国人掩盖了情报来源。苏联依然沉浸在与德国瓜分波兰的蜜月般的喜悦里,把英国的警告当成是挑拨离间。

1941年6月21日,德国实施“巴巴罗萨”作战计划,德军像潮水般在西部边境涌进苏联,再一次证实“厄尔特拉”的价值。

“厄尔特拉”在“二战”中帮助盟军屡建奇功。

为了争夺对东地中海的制海权,英国和意大利舰队进行了马塔潘角决战。“厄尔特拉”及时地向英国皇家海军舰队提供了意大利舰队的实力、装备、战斗计划等一系列最机密的情报,使英国海军为意大利舰队设下了一个死亡陷阱。对敌情一无所知的意大利舰队稀里糊涂地进入了英国人的伏击圈,结果军舰全成了英国火炮的靶子,导致全军覆灭。

1941年5月,“厄尔特拉”提供了一个良好战机:德国大型战舰“俾斯麦”号在新型巡洋舰“欧根亲王”号伴随下,于5月20日从波罗的海开入挪威领海。

“厄尔特拉”信息立即传到英国海军部。丘吉尔首相指示,务必将“俾斯麦”号一举击沉,狠狠地打击德国军队的嚣张气焰和士气。

海军部衡量了敌方实力,研究了海战的有利地形后,出动了数倍于敌的舰队,伺机将“俾斯麦”号一举击沉,并重创“欧根亲王”号巡洋舰。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遍布地中海地区、巴尔干半岛、苏联前线、非洲以及各占领国内。战区之间相隔甚远,战线又经常变动,故部队之间的联络只有依靠无线电通信才能争取到宝贵的时间和保证联络内容的安全,但正是德军认为安全的东西却是最不安全的,英国人破译“艾尼格马”是德国人始料不及的事情。这样,德军的通信联络越多,所泄漏的秘密也就越多。

人们公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情报战线取得了最为辉煌的业绩。丘吉尔当年手中掌握的情报曾被宣称为“情报工作史上最伟大的胜利”。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些情报并非来自打入敌营里的间谍,而是源于破译中心的破译员们呢?当然,英国也不乏詹姆士·邦德式的富有传奇色彩的间谍,比如辛西娅便令人拍案叫绝。但是使英国人饮誉情报界的主要还是“厄尔特拉”。

无论如何,能拥有“厄尔特拉”,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胜利。而更令英国人骄傲的是,在长达5年的战争岁月里,他们成功地保卫了“厄尔特拉”,这才是真正的奇迹,直到德国投降前夕,德国人还在使用“艾尼格马”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