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捕风捉影:零距离透视经典谍影
15130900000051

第51章 希特勒的公主间谍

对大多数欧洲人来说,也许根本不知道她是谁,但她却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欧洲最具杀伤力的间谍之一。希特勒称她为“我亲爱的公主”;美国联邦调查局“二战”时的秘密备忘录称她是“比一万个男人更可怕的人”。

1891年,斯蒂芬妮·冯·霍恩洛亚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当时她的名字叫斯蒂芬妮·里切特。冯·霍恩洛亚是在她嫁给奥地利贵族霍恩洛亚后,随丈夫的姓。斯蒂芬妮长得美艳绝伦,而且她身上有一股独特的气质,能一下子将男人的目光吸引住。年轻时,在维也纳的沙龙里她就成了众多花花公子和贵族追逐的对象。后来,她和奥地利贵族霍恩洛亚结婚。但是结婚后没几年,她就和丈夫分居了。于是,斯蒂芬妮离开了奥地利来到伦敦。她的风度和美貌立即征服了伦敦的社交界。在一次舞会上,英国《每日邮报》的老板罗瑟米尔子爵见到斯蒂芬妮,立刻爱上了她。他对斯蒂芬妮紧追不舍,每天给斯蒂芬妮送花、买东西。在他的热烈追求下,她终于成了他的情人。为博得斯蒂芬妮的欢心,1932年,罗瑟米尔还跟她签订了一份合同,聘她为《每日邮报》的社会版记者,给她开出了比当时所有记者都要高的薪水——每年5000英镑,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大数目。此外,如果她真写文章的话,还会另外发给她不菲的稿酬。

斯蒂芬妮当上了记者后,经常外出去采访。1933年,她到德国采访,在柏林的一次集会上她认识了希特勒。她的谈吐和气质一下子吸引住了当时野心勃勃的希特勒,他认为这个女人很有用,对他的事业将会有很大的帮助。他尽力赞美她,甚至称她为“斯蒂芬妮公主”,并要求手下的纳粹党徒也这么称呼她。

当时,希特勒十分想得到关于英国的情报。他也派出了很多间谍去英国,但是这些间谍不是被英国人发现就是石沉大海,有的间谍还被英国情报机关策反,反过来刺探德国的情报。当希特勒得知斯蒂芬妮是位“英国记者”时,便盘算着让她为自己工作。尤其是他得知她还认识《每日邮报》的老板罗瑟米尔子爵时,希特勒更是高兴。因为,在他刚刚发迹执掌德国政权时,《每日邮报》的老板罗瑟米尔子爵跟希特勒在意识形态上认识一致,他曾给予希特勒很多的舆论支持,对他的纳粹政权大加赞赏。希特勒跟罗瑟米尔子爵也曾有过书信交往,但他们一直没有见过面。于是,他要求斯蒂芬妮给他安排一次与罗瑟米尔的秘密会面。

1934年,在斯蒂芬妮的斡旋下,希特勒和罗瑟米尔在柏林进行了一次秘密会晤。罗瑟米尔毫不隐讳地向希特勒表达了自己对他的崇拜。两人就继续合作的有关事宜进行了讨论。

希特勒跟斯蒂芬妮有着一种非同寻常的关系,这引起了希特勒的另一位女间谍尤妮蒂的嫉妒。她十分痛恨斯蒂芬妮,总想把她搞垮。她通过盖世太保调查斯蒂芬妮的祖籍。这一调查还真发现了问题,她发现斯蒂芬妮竟然是个带有“犹太血统”的女人。

她非常高兴。她立刻将此事告诉了希特勒身边的一位秘书,让他将此事转告元首说,斯蒂芬妮是个犹太人,根本不值得元首“如此关心”。这位秘书认为事关重大,他又派人去进行了调查,结果还发现,斯蒂芬妮是个“敲诈犯”,当年她嫁给奥地利贵族霍恩洛亚,就是通过敲诈,令霍恩洛亚不得不娶她。于是这位秘书把调查结果向希特勒报告,但是希特勒并不放在心上。当该秘书指出,如果他跟一个犹太女人保持如此亲密的关系,将会对他的“远大事业”造成负面影响,这个女人最终会毁了他,就像她毁了其他男人一样时,希特勒也是一笑了之,不为所动。

其实,希特勒知道,她不仅不会毁了他,而且还会给他以“巨大帮助”。她是一个忠心耿耿的间谍。当该秘书再次对他谈起斯蒂芬妮时,希特勒说:“盖世太保已经调查过她的父亲,她的父亲是正统的日耳曼血统。”

1936年,斯蒂芬妮和希特勒的一位副官冯·瓦德曼上校相遇。两人一见钟情。她与冯·瓦德曼堕入了爱河。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瞒着希特勒偷偷地幽会和偷情。但是这件事被斯蒂芬妮的“情敌”尤妮蒂发现,她立刻报告了希特勒。希特勒一听大发雷霆,立即撤销了瓦德曼的副官职务,命令他马上离开德国,说再也不想见到他。但希特勒对斯蒂芬妮却没有采取任何惩罚措施,仍然对斯蒂芬妮疼爱有加。这使得“情敌”尤妮蒂大失所望。

斯蒂芬妮在英国期间一直住在伦敦的高级住宅区。她成了希特勒的秘密间谍后,为了获得情报,她与伦敦社交界的重要人物频繁来往。她经常参加舞会和宴会,成为一朵红得发紫的交际花。她利用色相套取情报,当时英国政府的许多“精英”都纷纷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她的所作所为使得英国军情五处对她产生了怀疑。英国军情五处对她的行动全程监视,但是没有发现问题。关于英国军队和高层决策的秘密情报仍然源源不断地流向纳粹德国,隐藏在德国的英国间谍也莫名其妙地失踪了,英国情报机构甚至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暴露的。军情五处查来查去,最后都将目标集中在斯蒂芬妮身上,但就是没有证据。对此,他们一点办法也没有。有时斯蒂芬妮还与跟踪她的英国特工玩捉迷藏,她走进伦敦闹市一家女性用品商店后,再也不见她出来。跟踪的特工忍不住了,闯进店里四处寻找,楼上楼下找遍了,甚至连女厕所都没放过,但是连个影子也没有。当跟踪的特工冲出店门时,却发现斯蒂芬妮正站在商店门口,笑眯眯地看着他,把特工气个半死。由于英国情报机构始终抓不住她的证据,再加上她和英国社交界的“非凡关系”,英国特工也不敢正面动她。

斯蒂芬妮非常会搞情报,她极力迎合美裔英国政治家、英国第一位下院女议员南希·阿斯特,并且参加了她创办的“克利夫登”组织。由于南希当时跟未来的年轻国王爱德华三世关系密切,这使得斯蒂芬妮可以得到英国大量的绝密内幕消息。有一段时间,可以说英国唐宁街的要人在自家床上讲了些什么话,柏林马上就能知道。这都是斯蒂芬妮的功劳。希特勒为了表彰她,授予她一枚“纳粹金十字勋章”,还将奥地利一座犹太人的城堡奖赏给她。

1939年,德国向英国开战,斯蒂芬妮为了安全,离开伦敦去了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她在美国建立了一个“和平的开端”组织,继续秘密为希特勒筹集战争资金。联邦特工盯上了她,有一次她终于被联邦调查局的特工抓住了把柄,美国联邦特工逮捕了斯蒂芬妮。

联邦调查局在一份秘密备忘录上写道,“在德国的情报机构中,几乎没有一个人可以和她相比”,“她是如此的狡猾、聪明,也是如此的危险可怕”。

1945年,德国战败后,她被从美国监狱释放出来,回到了德国。那时,她仍然魅力不减,她在德国一家媒体找到了一份高级顾问的工作。这时,她已经不再提她在英国和美国的那段风流艳史,也不谈她和希特勒的特殊关系,凡事保持低调。渐渐地,已经没有人知道她的过去了。她过着平凡的生活。在媒体同行和后辈的眼中,她慈祥、富有魅力,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老人。1972年,这名希特勒的“公主间谍”在柏林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