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不断寻梦者:探索李嘉诚财富的轨迹
15131000000020

第20章 多一些优惠给他人

让名者名归之,让利者利归之。

一个理智的商家,就一定要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应该把精力首先集中在强化巩固自己的内部机制,然后选具有战略跟光的“势”,通过“设点”、“连线”、“立柱”等隐蔽的、有效的手段去围形,最后形成固若金汤的势力。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获胜。相反,与某家公司争小利,眼睛死死盯在眼前的利益上,一方面会因把精力耗于此种竞争上而无精力去“造大势”;另一方面会因争小利而得罪周围的同行,树敌过多,被人联合而攻之。

所以,千万不要“铁公鸡一毛不拔”,相反,倒要经常让些小利给别人。让小利于别人,眼下像吃了点亏,但从长远观点看并非吃亏。让小利于别人,别人不仅不会因争利而与你敌对,反而会生出感激之情,信任于你。取得别人的信任比什么都重要,而取得同行的信任就更为重要。信任你的同行不仅不会拆你的墙角,关键时刻还会帮你一把。即使不能帮你,也不会落井下石。

让利于人,一定要让得巧妙,否则也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所谓巧妙,其实质在于要抓住顾客的需求心理,给予他想要得到的东西。如旅店免费为顾客提供生活用品,饭店为顾客无偿提供茶水等,都是给予顾客需要的利益。再如,有的商店送货上门、免费维修等,也就是满足顾客需求利益的做法。

外国商人在商场竞争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并且各具特色。不同国家的商人有不同的认知:

日本商人认为:只要能大量销售,那怕是极便宜的东西,也要大量组织货源,因为它有可观的利润可赚。

美国商人认为:利润大的商品,不是好商品,顾客喜爱的商品才是最好的商品;把货物出门“概不退换”改为货物出门“负责到底”。

德国商人认为:以好的服务质量去争取顾客,以提高工作效率来降低商品成本。

英国商人认为:不说“这件商品我店没有”,而是说“你需要的商品,我们将尽力替你想办法”。

法国商人认为:出售的即使是水果、蔬菜,也要像一幅写生画般艺术地排列。

人或企业,首先要有信誉,同时再给合作者适时、适当地优惠,让小利得大利,这才是真正的信誉与财路的哲学原理。用战略的眼光看待问题,长远地分析,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