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不断寻梦者:探索李嘉诚财富的轨迹
15131000000055

第55章 信步前行,进退自如

“扩张中不忘谨慎,谨慎中不忘扩张。我讲求的是在稳健与进取中取得平衡。船要行得快,但面对风浪一定要捱得住。”

香港传媒常用“擎天一指”形容在拍卖场上竞价的李嘉诚。其实,“擎天一指”指的是李嘉诚强大的经济实力,拍卖场上的李嘉诚,并未显示出横扫千军、力挫群雄的必胜气概。英商华商中,都曾出现过一掷千金,搏尽取胜的赌徒式的竞投者,进入竞价高潮,不由红了眼,不再权衡家底利弊,非得把对手压下去不可。

李嘉诚曾在多个场合表示过:“不可持买古董的心理。”古董孤品,存世的仅此一件,而做生意,不论购公司、购土地,不必“非飞翔不可”,不取此幅,以后还有他幅,目的都是发展地产赚钱。

拍卖场上的李嘉诚,不仅擅长斗智,还有足够的克制力。1987年11月27日,香港官地拍卖场,在股灾大熊渐去,地产渐旺之时,多年未露面的李嘉诚格外引人注目,他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皆摄入记者的镜头。

政府拍卖的一幅官地位于九龙湾,24.3万平方英尺,底价2亿港元,每口竞价500万港元。

李嘉诚与对手连叫两口,底价连跳两次:2亿500万、2亿1000万。

“2亿1500万!”拍卖场的一角响起熟悉的声音,是有“飞仔”之称的合和老板胡应湘。李胡两人有过多次合作,胡应湘毕业于美国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土木工程系,李嘉诚初涉地产,还曾请教过他,两人交谊甚密。李嘉诚回眸一笑,胡应湘亦报微笑。此时地价已竞抬到2亿6000万。

“3亿!”李嘉诚“擎天一指”举起,连跳8口,一时掀起竞价高潮。“3亿5500万!”胡应湘如河东狮吼,一口急跳11档,再掀高潮,四座皆惊。俗话说:商场无父子。那么在商言商的商界朋友,在商业竞争中,自然也会将朋友之谊暂且放一边。

一时,郑裕彤等地产好友加入竞价。李嘉诚的副手周年茂,悄悄坐到胡应湘副手何炳章旁边,与他低声耳语。胡应湘不再应价,退出竞投。当叫价飚飞到4亿元时,全场哑然,叫价也高出底价一倍,是拍卖场敏感的临界线。一阵短暂的沉默,竞投各方都在心中打算盘……

“4亿9500万!”李嘉诚“擎天一指”再次举起,四座瞩目。无人竞价,一声槌响,尘埃落定……成为此幅官地的成交价。李嘉诚当时宣布:“此地是我与胡应湘先生联合所得,将用以发展大型国际性商业展览馆。”

一位地产分析家评论道:“依本人估计,李嘉诚把此幅官地的最后投价定为5亿。这个价……可以说是参与竞价的各方心定的最高价。有人会定在4亿,有人会定在4.5亿,各家有各家的算盘。李嘉诚是地产金指头,他染指的土地,开发物业所得盈利,往往可高出同业。故他出价4亿9500万,仍有厚利可图。

有记者采访李嘉诚,问:“都说您是拍卖场上‘擎天一指’,志在必得,出师必胜,可您有时还是中途退出?”李嘉诚道:“这已经超过我心定的价。你们没看到我想举右手,就用左手用劲捉住;想举左手,就用右手捉住。”

耐心等待,捕捉机遇,有智有谋,从长计议。李嘉诚不断地通过官地拍卖与私地收购,为地产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土地资源。

李嘉诚说:“做生意一定要同打球一样,若第一杆打得不好的话,在打第二杆时,心更要保持镇定及有计划,这并不是表示这个会输。就好比是做生意一样,有高有低,身处逆境时,你先要镇定考虑如何应付。”他还经常强调:“我凡事必有充分的准备然后才去做。一向以来,做生意处理事情都是如此。例如天文台说天气很好,但我常常问我自己,如5分钟后宣布有台风,我会怎样,在香港做生意,亦要保持这种心理准备。”相信这些都是李嘉诚总能抓住机会、利用机会,并稳操胜券的决胜法宝。

在商场上,李嘉诚始终坚持自己的底线,宁可做输家也不因意气用事失去理智,逞一时之气而延误大局。经商的目的是为了谋利,而非赌气,没有必要把对手强压下去,某种程度上的退让,也是一种胜出。以“和”的心态面对,使双方合作,同时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