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不断寻梦者:探索李嘉诚财富的轨迹
15131000000069

第69章 追求内心富贵的快乐

“如果能够在支持医疗、教育方面帮助很多的话,你叫我给他叩头都可以。”

李嘉诚是香港首富、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十大富豪之一,也是社会公益事业不遗余力的支持者……他不仅把他的慈善事业称为他的“第三个儿子”,更是作为他晚年“富且贵”的一种精神追求。

有人说,李嘉诚有两个事业。

一个是拼命赚钱的事业——李嘉诚“王国”的业务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统领约22万名员工;

他经营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享有着顶级地产商和零售商的美誉;拥有着最大的手机运营商的头衔……

另一个是不断花钱的事业——“李嘉诚基金会”由1980年成立至今,捐款已近80亿港元。2006年8月,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未来将把1/3的个人财产捐作公益慈善之用,有关资产会放入“李嘉诚基金会”。据《福布斯》2006年全球富豪排行榜资料,李嘉诚个人的财富约188亿美元(约1500亿元),1/3即约500亿元。

作为中国商业界的成功典范,为什么李嘉诚会以如此巨大的热情投入公益事业呢?这与他少年时的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抗日战争期间,幼小的李嘉诚跟着父母来到香港。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他的父亲去世了,因此,他12岁便辍学到社会上谋生。回忆起童年经历,李嘉诚早就下了决心:“如果有一天,假如我的事业可以达到某种程度,我就要为医疗事业做一点事。无论什么国家,什么政策,教育都是最重要的。教育能够令社会进步,而医疗是一种关怀。如果一个社会有进步,有关怀,这个社会就非常和谐,也会充满理想,充满关心和爱。”

经过奋斗,他的事业终于“达到了某种程度”,开始行有余力了,他便开始热心公益,支持内地及香港的教育医疗事业。把基金会当成“第三个孩子”,致力于公益事业。

李嘉诚夫妇常常捐助上亿元的巨资,用来造桥铺路、兴办教育、支援医疗、赞助科研、弘扬文化、赈济灾民、造佛像、修寺庙等等公益活动。他于1980年成立李嘉诚基金会,借以对教育、医疗、文化、公益事业做更有系统的资助。李嘉诚基金会的项目为不少人所熟悉,包括为内地偏远地区贫困病人提供“医疗扶贫”行动;推出全国宁养医疗服务计划及捐资筹建和发展长江商学院等。李嘉诚经常把基金会称为自己的“第三个孩子”,甚至说:“如果能够在支持医疗、教育方面帮助很多的话,你叫我给他叩头都可以。”

财富人生,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感觉。“身心托付天下大,财富回报社会生”,这是新一轮财富修炼,更是财富人生的圆满写照。如果说创造财富是一种苦乐相济的体验,那么,奉献财富便是一种情有独钟的享乐,“聚财的苦楚自己揽,创富的甜果大家品”;“钱财之枝结金银之果,美德之树长名望之根”;“赠出金钱心坎富,捡来好话嘴不贫”。只有兼收并蓄,才能不断开拓美好的财富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