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交际力:打造属于自己的核心圈
15133100000006

第6章 30岁前建人脉,30岁后获回报

众所周知,所有事物的发展都遵循着一个规律,即“春天播种,夏天耕耘,秋天收获”。然而,只有播种才能收获果实,虽然播种并不一定能如人所愿长出果实,因为这需要人的耕耘,然而如果不播种就一定不会有果实。这种道理也同样适用于人际关系。如果能用心对待他人,虽然并不一定能有好结果,但如果不用心去做,就一定不会有满意的结局,也就是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至于大家所关心的“什么时候开花结果”,大家只需要静候佳音,因为只要种下了一粒“种子”,并且用心“耕作”了,果实一定是“又大又甜的”。

那么,想想你是要从现在就“播下人脉的种子”,还是要更晚一些进行?当然是现在最好。

关于这一点,从一个普通的办公室文员仅用3年时间一跃成为“人脉女王”的珍妮最有发言权。

2006年珍妮大学毕业,经过痛苦的求职之路后,她进入了一家规模不错的公司做了一名办公室文员。说是文员,其实就是做些零碎活儿,发传真、接快递、复印文件发发她都要一手操办。

尽管如此,珍妮并没有抱怨,而是选择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天生大方、豪爽的性格使珍妮总是寻找各种各样的机会以虚心学习的心态去跟同事、上司交往。不久后,这种态度得到了主管的高度赞赏,也正因为如此,珍妮成了同期进入公司的人中表现最出色的一位应届毕业生。

不仅如此,珍妮还开始了自己的人脉培植计划,她主动和比她先进公司的其他部门的毕业生、同事进行交谈,并向他们学习、了解情况,因此她交了不少好朋友。

此外,从事文员这一职业让珍妮养成了收集、记录各种联系方式的好习惯,这为她的职业生涯以及人脉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比如,每次与客户交流时,她都会主动记下对方的基本资料和联系方式。每到节假日,珍妮就会给对方发一封祝福邮件,这样一来,很多客户都成了她的好朋友。

一年多以后,因为工作出色,珍妮被一个经常来往的客户推荐到了一家更大的公司任职。在第二家公司,珍妮的职业之路进入了高速发展的轨道。首先,珍妮还是从自己最熟悉的工作做起,但是这次与以往不同,珍妮在担任总经理办公室文员3个月之后,主动申请调换到生产部门负责质量检验,之后又主动申请调换到事业部。在调换部门的过程中,珍妮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热情、开朗的珍妮凭借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在公司高层中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内部人脉关系。也正因为有了比较好的内部人脉关系以及在多个核心部门的能力训练,当总经理秘书提出辞职之后,珍妮就成了首要人选,最终她成为总经理的得力助手。

从此以后,珍妮如鱼得水,外部人脉关系也得到了全方位的升级。因为公司总经理的朋友很多,其中不乏一些著名大学毕业的同学、大公司的高层领导等。当每个客人来访时,她都要跟他们交换名片,每个电话打来,老板没接到的她都要做电话记录,那时候她单单记录来电人姓名、电话、公司名称,就记了足足一个笔记本。这样,珍妮的人脉也逐渐从同学圈子、公司小圈子扩充到合作伙伴、客户等圈子,认识的朋友从身边的朋友圈扩展到其他州,甚至国外,如法国、印度、韩国、泰国等地。

从求职艰难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办公室文员,珍妮走出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步;从办公室文员到总经理秘书,她又迈出了人脉提升的第一步。然而,就在3年职业生涯之后,珍妮再次挑战了自己的职业巅峰,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金融咨询行业,在这里,她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舞台,相信她的前途一定无量,因为她的人脉资本足以让她30岁以后大放异彩。

从珍妮的职业成长来看,虽然和她个人能力、机遇等有一定关系,但是更重要的是她良好的人脉资源帮助了她。

那么,为什么要在30岁以后才能靠人脉发展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经过几年的积累,你的人脉网络已经和你一起成长起来了。

然而,人的一生中最珍贵的人脉就是在20多岁积累下的。这并不是间接地在说其他年龄段建立的人脉不好,而是它比其他阶段的更真实。

一般情况下,在20多岁的时候,人刚刚进入或者是还没有进入社会,对名利看得不是很重。而到了30岁之后,由于久经沙场,所以对社会的运行规律有所了解,也无心反抗,渐渐妥协。随之而来的就是斤斤计较、“俗不可耐”,凡事追求功名利禄。此时所交的朋友往往不会是真心的,而且难以经得起考验。此时,人生的财富就是在20多岁时结交下的“狐朋狗友”,他们会为朋友“两肋插刀”,“有难同当”,当时的那份纯真还保存在心底,是人生最美的回忆。所以,无论时间过去多久,心底的那份温暖依然存在。

因此,同学们不要把人脉管理呆板地看成一种可以掌握或训练的技法,而应该把它当做一个可以令人身心愉快地结交朋友的过程。如果能以一颗平常之心去接触人脉管理,等30岁后你就会惊异于崭新的自己。现在不要苛求“金钱”上的富有,而要坚持“人缘”上的富有。这样,到了30岁以后,你就可以凭借丰富的人脉资源一步步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