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孔子叫我们宽容点
15133200000012

第12章 少说话,多做事

(原文)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大意)子贡问孔子怎样才是君子。孔子说:“行动在先,说话在后。”

真正的君子,就是要少说空话,多做实在的事情。也就是“敏于事而慎于言”,凡事先做起来,然后再说,把实际的行动放在言论的前面,而不要光吹牛不做事,夸夸其谈。

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这是圣人所不能容忍的。

把自己的业绩经常挂在嘴边大吹大擂,或不断地炫耀,这就过分了,应该有所克制。

很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人,不懂得这个道理,往往希望从一开始就引人注目,夸耀自己的学历、本事、才能。这样做的后果是如果你工作稍有差错或失误,往往就被人瞧不起。试想,如果一个本科生和博士生做出了同样的成绩,人家会更看重谁?人家会说本科生了不起。你博士生的学历高,理应本领高些,可你却跟人家一样,没什么了不起的,这种心理定势是难以消除的。所以,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人,不应当过早地暴露自己,当你只行动不夸海口时,你会因成绩而一鸣惊人,这就是深藏不露的好处。如果交给你一项工作,你说:“我保证能够做好!”几乎和说“我不会”一样糟糕,甚至更糟糕。你应当说:“让我试试看。”结果你同样做得很好,可得到的评价会大不相同。

某高校,一个系里有两位成果颇丰的青年教师,一个爱吹嘘自己的成就,逢人便说又发表了几篇文章,学术成就有多高;另一个人则几乎总是回避关于这个问题的提问,或者轻描淡写地说不多、不怎么样。其实两个人在各自的学术领域里都已崭露头角,而且后者的文章更经常成为学术界评议的对象,但他始终不吹嘘炫耀自己。结果,两个人都抱着一摞杂志到系里申报职称,别人却说:“你整天吹嘘炫耀自己发表了多少多少文章,按数目来说应该远远超过这些了,怎么才这么点儿。看看人家,平日一声不响,谁能想到他会发表这么多文章呢?”尽管两人数量差不多,但后来还是第二个人先晋升了。

待人坦诚,心直口快并非不好,但事实证明,那些心直口快的人往往容易暴露自己,得罪别人,既没有很好地把握自我,也不易取得事业的成功。这样的人实在不太聪明。你无意中说了别人什么,别人常常会记住一辈子,到适当的时候,他可能会不知不觉或有意识地进行报复。因此我们说“口无遮拦”,坦荡如砥,是一个人的好处,也是一个人的致命弱点。

1978年7月13日,福特二世正式宣布解聘李·亚柯卡。同年11月2日,美国的《底特律自由报》就同时刊载两条重大新闻:“克莱斯勒遭到空前的严重亏损”与“李·亚柯卡正式加盟克莱斯勒”。

李·亚柯卡是何许人也?其实,早在1964年,他就成为美国《时代》和《新闻周刊》的封面人物,而且在1970年登上福特汽车公司总裁的宝座。

但是,等待李·亚柯卡的,却是克莱斯勒公司历史上最大的赤字——公司仅第三季度就亏损约16000万美元。

“没有退路了,既来之,则安之吧!”李·亚柯卡想。

然而,更让他极为震惊的是,两三个月之后他发现公司的现金已经快枯竭了!

李·亚柯卡意识到,自己必将是这场挽救克莱斯勒之战的将军。当然,他不能孤军作战。在艰苦的岁月时,只有合作,才能最终战胜困难。

于是,他一开始就把自己的年薪降为一美元。李·亚柯卡这样做,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树立起一个让高层管理人员跟从的榜样。他认为高层管理人员都是肥猫,而底下的工人则被勒得喘不过气来。李·亚柯卡对他们说:“实际上,现在你们见到的是一些皮包骨头的猫,是不是?那么你们还有什么好说的呢?”于是,他便开始给中高层管理人员降薪。

之后,李·亚柯卡又开始做工会的思想工作,并成为工会的朋友。然而,一年之后,克莱斯勒公司的情况却更糟糕了,李·亚柯卡不得不再次去找工会。在和工会协商完之后,已经是晚上十点多钟,李·亚柯卡临走时对他们说:“你们可以等到明天早上再作出决定,要是你们不帮助我解决问题,明天早上我就宣布克莱斯勒公司破产,到时候大家都会失业。你们现在还有8个小时的思考时间,到时候你们就看着办吧!”

后来,克莱斯勒公司的员工作出很大的让步,让每小时1.15美元的现金从他们的工资单里消失,并在减薪一年半之后,将这个数字增至每小时两美元。在19个月中,克莱斯勒的一般员工每人都少拿一万多美元的工资。

1980年,公司的情况依然没有好转,李·亚柯卡又跑到每一个工厂去直接找工人谈话。在一系列的集会上,李·亚柯卡频频向自己的员工致谢,感谢他们在这些艰苦的岁月里一直默默的坚持。

然而,克莱斯勒公司的危机却仍然一个接一个的到来。在那段日子时,李·亚柯卡整天和几百甚至几千个人握手,每一天对他来说都是那样的漫长和可怕。当然,那些在生产线上的工人也想过来拥抱他,送给他一些礼物,或者让他知道,他们一直都在为他祈祷,因为是他保住他们的饭碗。

在这段艰难的岁月里,曾经有一个名叫莉连·泽瓦的女维修员在厂报上发表一篇文章,激励自己的同事要振作起来。李·亚柯卡很快便给她寄出一封信,告诉她,自己是多么喜欢她的那篇文章,并邀请她到自己的办公室来。那天,莉连·泽瓦带来自己烤的蛋糕和啤酒。不管她是怎么烤的蛋糕,李·亚柯卡仍然觉得,这是他平生吃到的最好的蛋糕。

终于,到1983年春时,克莱斯勒公司可以发行新股票了,而且当年的实际利润就达到92500万美元,远远超过克莱斯勒公司以往的最高利润。巧合的是,当李·亚柯卡于1983年7月13日宣布克莱斯勒公司已还清政府的12亿贷款时,正是五年前他被福特二世辞退的日子。

1984年,克莱斯勒公司净利润高达24亿美元,克莱斯勒公司终于再次腾飞起来,而且飞得更高、更远。

李·亚柯卡无疑是企业界的英雄,因为当企业面临危难时,只要出现他的身影,大家就可以放心。其实,李·亚柯卡挽救企业的策略很简单,那就是少说话,多做事,团结全体员工,同舟共济。只是,现在的企业家,是否还会有李·亚柯卡那样的福气——能够吃到员工亲自做的蛋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