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拥有一个庞大而高质量的人脉圈子是一个人最大的资本,它虽不是直接的财富,却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有了人脉,你可以坐在家里做成大生意;有了人脉,你可以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地获得他人的帮助和支持;有了人脉,你可以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如果没有人脉,你将寸步难行,比如,你本来拥有很扎实的专业知识,却没有关键人物为你开道,即使你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这个因素的缺失仍然会让你失败。有人说过,穷人与富人最大的区别就是穷人的朋友非常少,而富人的朋友却遍天下。事实也证明,富人很多时候也未必会有多么不同凡响的能力,但他们的起家一定是因为丰富的人脉资源。
谁都想有一个黄金人脉圈,却未必是人人都能够得到。很多时候,人和人之间关系的维系和建立靠的不是什么才华、能力、地位、财富这些外在的东西,而是口才。可以说,会说话就是维系一个能为你带来财富的人脉圈子的基础。一个会说话的人,可以流利地表达出自己的意图,最简单的话也能表达出深刻的道理,别人也乐意接受,从而与对方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这样的人往往会获得更多的机会,因为一旦朋友有什么好事情,他们会在第一时间里想到他。但一个不会说话的人通常不能很好地表达出自己的意图,再好听的话也会被他们说得让人愤怒、不安、疑惑,不仅听者别扭,说者自己也失去了一些本来很好的朋友,以至于给自己的人脉圈带来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麻烦。
阿乙在过40岁生日时,请来4位好友在他家为其庆贺生日。有3位朋友都到了,但还有一个人迟迟没到。
酒菜都准备齐全了,那个人还没来,阿乙着急得脱口而出:“真是急死人了,这该来的怎么还不来?”
其中一位朋友听了非常生气,冲他说:“你这话什么意思,该来的没来,意思是我是不该来的,既然如此,那我就先走了。”话音没落,他就抬脚走人了。
阿乙见那个人还没来,这位朋友又生气地走了,于是急忙给剩下的客人解释:“我不是那个意思,他误会了,真的误会了,我没有让他走的意思,这不该走的倒又走了。”
剩下的两位客人一听这话,其中一个就生气地说:“你这人怎么这么说话,照你这么讲,该走的应该是我,那我还在这干吗?走人。”
说完,他也起身走了。
没想到又气走了一个客人,阿乙心情糟透了,看着剩下的一个人不知所措。
最后剩下的这个人跟他交情较深,就好心好意劝地他说:“算了,人都已经走了,以后你说话时要注意点用词,讲究点语言艺术。”
阿乙一脸的无奈,对这位朋友说:“其实他们都误会我了,我根本就不是说他们的。”
最后这位朋友一听马上就变了脸色,大声问道:“你说什么?你不是说他们,那就是说我了?真是莫名其妙,我哪里招惹你了?”说完,这最后一位朋友也气哼哼地走了。好好的一次生日聚会却因为阿乙不会说话不欢而散。
可见,会说话,你才能很好地维系彼此之间的关系,如果总是在不恰当的时候说不恰当的话,再好的朋友关系也会受到影响,这样你在无形中就会损失很多利益。
拥有好口才,你就有拥有了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你可以轻而易举地影响周围气氛的松弛与紧张,很容易赢得别人的尊敬,所以人们常常将一个人的说话能力与其社会交往能力联系起来,认为它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人生成就。
就以简单的打招呼为例。和其他人见面的时候会打招呼是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游刃有余的第一步。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套近乎的表现,而自己品行高洁,没必要做这种讨好别人的事情,有的人因为胆小而不敢开口,每次见到领导、同事、朋友腼腆一笑就过了。其实,不要小看“早晨好”、“晚上好”、“我失礼了”之类简单的话。和熟人见面,一句亲切的问候可以使对方认为你亲切随和、友好相处,从而拉近双方的距离、促进双方的关系。和陌生人见面,一句亲切的招呼可以化解对方的距离感和陌生感,使彼此由陌生人变成朋友关系。
小肖大学毕业后就离开家在外地工作,每年都会坐好几次火车回家去探亲。每次回家,他在车上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枯燥无聊、闲来无事的他就会和周围的人打招呼,“您好,您也是回家探亲吧。”“您好,能不能把您的报纸借我看一下。”三言两语间,两个原本陌生的人就熟识起来。这样,每次坐车他都能认识几个朋友,分手时互相留下电话,像老朋友一样亲切,十几个小时的旅途非常愉快。工作几年后,他的朋友已经遍及全国各地,每次外出出差或游玩都有人接待,工作中遇到什么事情他经常是打几个电话就能够解决问题。
简简单单的打招呼尚且如此,如果能够掌握深厚的口才功底,其爆发出来的力量将会非常惊人。这告诉我们,要想成功,先要培养人际关系,要想培养人际关系,就要从打造良好的口才能力开始,这样,你在与人交往的时候才能够如鱼得水,一帆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