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论辩力:在讲话中提高影响力
15133700000034

第34章 学会在“关键词”之间优雅跳跃

我们在用“关键词”方式来表达的时候,脑海里展现的应该是由“关键词”串起来的一条线,用一个“关键词”延展成一段话并且讲出来时,脑海里应该同时牵挂着下一个“关键词”,想着怎样组织语言,由当前的“关键词”跳到下一个“关键词”去。

“用关键词讲故事”,即用既定的几个“关键词”来编一个故事,经过几分钟的思考准备,再把它讲出来,故事的长度以3分钟为宜。在这个故事中,“关键词”一定要发挥“关键”的作用,在故事中,这个词语不能是可有可无的。比如,用“天气、下雨、雨伞、教室、音乐”。

这五个词编故事,不能一开始就说:“今天天气不好,下雨,我打着雨伞去教室,路上用MP3听着音乐。”虽然这五个词都用上了,但在这个故事中,这几个词没有什么独特作用,看不出“关键”的意思。当然,我们更不能用“老师让我们用‘天气、下雨、雨伞、教室、音乐’来编故事”这样的小学生万能造句句型来编所谓的故事。而是尽量让每一个词都成为故事一个小片段的关键因素,左右故事的发展,或者是故事一个阶段的标志性的东西。

让我们以“火车、橘子、摄影、传说”为例,来试着编一个故事。

例:

小菲很害怕寒暑假的到来,因为她家离学校很远,一到寒暑假就得坐火车回家,开学的时候再坐着火车回学校,而火车注定是小菲命中的克星。她晕火车,一坐上去就浑身不舒服,头昏脑涨,吃不下东西,睡不着觉。过去还好,她上了火车才难受,最近这两次,还没有上火车呢,就开始难受了。这不,暑假结束后要回学校了,她又开始难受了,但没有办法,咬着牙也得上火车,总不能因为这个不上学了啊。

小菲在火车上脸色发青,冒着冷汗。她靠着窗,闭着眼正难受的时候,有人在旁边碰碰她:“你是不是晕车了?”是个男声,小菲没有睁眼,只是咬着牙点点头。旁边那个男生没有放弃,说:“闻闻这个,会感觉好很多的。”随着这个声音,一丝凉凉的东西放到了她的鼻子下面,味道很清香,闻了这个之后,小菲感觉好了很多,她睁开了眼睛。

原来,刚才被放到她鼻子下面的是橘子皮。看到她好了些,旁边的人笑了。他应该也是个大学生,他说:“你得吃东西,就吃这个橘子吧,你不吃东西,晕车更难受。”小菲试着吃了个橘子,又吃了其他一些东西,慢慢的,难受的感觉消失了。这还是小菲第一次坐火车不难受呢。

旁边的这位旅客还真是位大学生,不过不是小菲一个学校的学生,他叫小杰。在后来的火车旅行中,他们开心地聊起了天,谈起了各自的学校,各自的朋友,各自的爱好。他们发现相互间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小菲头一次发现自己是这么的健谈,还发现原来旅途也可以这样有趣。小杰说,他喜欢摄影,问可不可以让他照一张小菲靠着车窗的照片,小菲同意了,摆了个姿势,让小杰照了张很有意境的相片。

回校以后小菲才发现自己忘了要他的电话号码,自己的电话号码也没有给他。就因为这个原因,他们很长时间没有办法相互联系。小菲以为这就是最后的结果了,毕竟世界这么大。直到有一天,小菲的室友告诉她一个消息,说是在网上举办的大学生摄影展上看到她的照片了,被网络票选顶到了第一名呢,叫她赶快上网去看。小菲登录到网页上,看到了那幅照片,正是她靠在窗边若有所思的样子,照片上的小菲头发飞扬。照片的题目叫“传说”,照片下面有一段文字说明:“我们萍水相逢,转眼又消失在人海中,如果能够再次相遇,那一定会是一个新的传说。”照片摄影者留下了联系方式,是一个QQ号,小菲飞快地登录上了QQ,加了这个号码为好友,在申请说明里她写上了:“有你在路上不孤单,有你才会有传说。”看着QQ头像的闪动,幸福涌上了她的心头。

在这篇故事中,“火车”、“橘子”、“摄影”和“传说”这四个词都在文章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在讲故事的时候,这四个词相互联系着,从坐“火车”晕车引出“橘子”,再从橘子过渡到聊天,才有了小杰爱好中的“摄影”,摄影留下了照片,成为两者最后的一点联系,最终成就了“传说”。用“关键词”来讲故事就应该这样,从一个词到另一个词之间要优雅地跳跃,才能自然而不生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