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不仅仅是一个代号,更是一个人存在的一种标志,代表着一个人的形象。在众多的声音中,人们总是会对叫自己名字的声音特别关注。比如,当你在一个公众场合大声地叫李明这个名字的话,必定会有很多同名或名字发音相似的人扭头来看你,哪怕你所叫的并不是他们;
当你在第二次见到某个人,热情地叫出对方的名字的时候,双方的关系也必定会因此而前进一大步。
可以说,名字承载着人们对自身存在价值和身份的满足感。戴尔·卡耐基曾经说过“一个人的名字对于他来说是最动听最悦耳的声音。”说出对方的姓名是缩短彼此之间距离的最简单迅速的方法。
一位演讲者在讲解安全驾驶问题时,因为前面已经有人做过演讲,听众们兴致不是很高,很多人开始玩手机、走神、说悄悄话。演讲者说到一个问题的时候突然冷不丁地叫起一名听众:“陈铭先生,您已经有了10年的驾龄,请问您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比较好的建议?”被叫到的人本来正在翻手机,突然听到有人叫自己抬起头来看了看才站起来,想了一下才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演讲者热情地接上话题:“是的,就是这样,看得出来,陈铭先生是位很善于总结经验的人。在处理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我们确实要周全考虑,及时留下现场证据。当然,如果我们能够注意一下细节问题,这个问题就可以得到更好的处理。大家可以想一想。”顿了一下,他接着说,“林风,请问你在驾车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您又是怎么处理的呢?”渐渐地,听众的注意力开始集中起来,他们不知道演讲者下一次会不会叫到自己,为了万一被叫起来不至于出丑,他们开始认真去听演讲。
在社会关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身份地位。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他们就很容易关注与自己有关的事物,如名字就是其中一个方面。在以上的例子中,演讲者点名提问之后,听众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就会以某种形象凸显在其他听众面前。这时,其他人就会通过他的名字记住他。换而言之,人们会将他的名字和他的形象联系在一起。
为了不出丑,听众就会积极主动地去配合、迎合演讲者。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美国通用动力公司总裁小弗兰克·佩斯在纽约美国生活宗教公司一年一度的晚宴上讲话的时候就采用了这种省时省力但效果很好的方法:我认为,今天晚上真是一个愉快又有意义的晚上。首先,我要提到我的牧师罗伯·阿勃亚。现在,他正坐在听众席上,我要感谢他对我的激励和启示,他的语言、行为乃至领导都给予我巨大的影响。
我相信,在座的诸位也同样得到过牧师的激励和启示。其次,我要提到路易·施特劳斯和鲍伯·史蒂文斯,从他们对公共事业的热情中,我看到了他们两人对宗教的热诚。能和这两位人士同聚一堂,我感到莫大的荣幸。结果,在这场演讲中,听众们不断地给予了佩斯先生热情的掌声,因为,他所说的是他们自己啊。
作为演讲者,我们也应该像佩斯先生那样,让听众们知道,你所说的是他们自己以及他们自己的事情,这样,他们就不会轻易地走神或反驳你。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你提及某个人的名字尤其是某个陌生人的名字时,一定要准确无误地说出来,并说清楚你为什么要提到他的名字。你可以在演讲前向主办方索取听众的名单,也可以向主办方询问其中一些有影响力的听众的姓名和其他一些基本信息,如这个人长得怎么样,头发是长还是短,脸部表情有什么特征等等。其次要不断复习和联想,在你的大脑里要重复地复习你对他的印象,直至你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念出对方的名字。
此外,巧用名字的沟通方法一定要把握好度,你只要在适当的时候适度地提到几个人就可以了,千万不要卖弄自己的记忆力,像大学里点名查勤一样念出一长串名字,这样只能让听众感觉你在敷衍了事。所以,同学们,记住几个名字是不是很重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