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论辩力:在讲话中提高影响力
15133700000067

第67章 给对手留有余地

怀揣一块遮羞布,在适当的时候掏出来,使对方免丢面子,使自己免丢面子,并且帮别人的论辩打圆场,是青少年应该记住的一大原则。无论什么时候,都别忘了给对手留余地。

1.给自己一个台阶

人生中,各种矛盾屡见不鲜,但许多矛盾是可以通过道歉消除的。其中,伤害了别人的人,只要能多些自我反省,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向受害人诚恳道歉,便不难化解矛盾。给自己一个台阶下,最重要的就是承认错误,诚恳致歉。

有一位先生上岳父家吃饭,翁婿两人聊起了一条高速公路的修建问题。女婿强调:公路的进度一再推迟,是有关方面的一个严重错误;

岳父不同意,认为公路本来就不该兴建。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渐趋激烈。后来那位岳父大人把问题扯到“年轻人自私心重,没有环保意识”上面。女婿怕再争论下去伤和气,便婉转地说:“可能我们的看法永远也不会合辙,可是,那没有什么,也许我们都是对的,也许我们都是错的,这也是未可知的事。”

一席话,不仅给自己搭了台阶,也给争论双方打了圆场。如果他与岳父继续争论下去,很可能会被岳父臭骂一顿。

一所医院里,病人挤满了候诊室,一个病人怒火万丈,敲着值班室的窗户对值班人员大喊:“你们这是什么医院?这么多人排队你们看不见吗?为什么不想办法解决?我下午还有急事呢!”

值班员面对病人的怒火,耐心解释说:“很抱歉,让你等了这么久。是这样的,医生去开刀了,抢救一个危重病人,一时脱不了身。我再打电话问问,看看他还要多久才能出来。谢谢你的耐心等候。”

患者排大队得不到及时诊治,责任并不在那个值班员身上,但是面对病人的错怪,他却沉住气一面解释,一面劝慰,这就比以怒制怒,火上添油的回答好多了。

戈尔巴乔夫偕夫人赖莎访问美国时,在赴白宫出席里根送别宴会途中,他在闹市突然下车和行人握手问好。随行的保安人员担心行人口袋里藏有武器,急忙冲下车,喝令站在戈尔巴乔夫身边的美国人把手从口袋里抽出来,使场面一时十分尴尬。这时,赖莎机智地向周围的美国人解释说,保安人员的意思是要人们把手伸出来,跟他丈夫握手。

一语既出,场面顿时热烈起来,人们亲切地同戈尔巴乔夫握手致意。

2.自圆其说,就坡下驴

在社交活动中,能适时地提供一个恰当的台阶,使人免丢面子,是圆场的一大原则。

有时某种行为在特定场合中虽有着特定意义,但圆场者为了化解,却巧妙地解释为另一种意义。古往今来,君子小人无不爱听好话,当当事人十分懊恼或不快时,只要旁人说几句得体的美言,便天开云散了。

一次,解缙陪朱元璋在金水河钓鱼,整整一个上午一无所获。朱元璋十分懊丧,便命解缙写诗记之。没钓到鱼已是够扫兴了,这诗怎么写?解缙不愧为才子,稍加思索,立刻信口念道:“数尺纶丝入水中,金钩抛去永无踪,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钩龙。”朱元璋一听,龙颜大悦。

在与人交往时,有时候可能用错词语、说错话。如果不及时补救,就会使错话固定下来,被人抓住把柄,造成尴尬局面,影响自己的形象和声誉。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设法进行补救。以下三个补救办法可供参考。

第一,引申法

迅速将错误言词引开,避免在错中纠缠。就是接着那句话之后说:“然而正确说法应是”或者说:“我刚才那句话还应作如下补充”这样就可将错话抹掉。

第二,移植法

就是把错话移植到他人头上。如说:“这是某些人的观点,我认为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这就把自己已出口的某句错误纠正过来了。

对方虽有某种感觉,但是无法认定是你说错了。

第三,改义法

巧改错误的意义。当意识到自己讲了错话时,干脆重复肯定,将错就错,然后巧妙地改变错话的含义,将明显的错误变成正确的说法。

3.权当帷幕,帮人逃跑

如果对方已经在论辩中遇到失败,或者即将面临困境,此时我们可以想些办法,帮对方全身而退。

有时,与朋友、师长辩论,你认定自己的观点绝对正确,不能让步,可是出于礼貌不能坚持,在这种两难境地,假设句可以说是最好的解围方式。它可以使表达变得婉转,使问话人、说话者和涉及对象都能接受,能每每化解争执。

一个学生和班主任争论男生能不能到女生宿舍串门,老师一口咬定绝对不能。学生很长时间不能说服老师,又见老师似有怒意,为了结束争论,给老师一个台阶下,他巧妙地说:“如果老师说得正确,那我肯定错了。”

某男,为一丑女的下属,被丑女看中,苦不堪言。这一天,丑女忍无可忍,终于向某男示爱,问:“你爱我吗?”某男长期防御,但还是被弄得猝不及防,怕丢了上司的面子,毁了自己的前程。但他不愧为话语高手,仅仅是眉头一皱,便是妙语连珠:“如果我真的爱上了你,那我就是真的爱上了你。”女上司想了半天,悟得要领,只好作罢。

可以肯定地说,美言贵得体,这是大家都深深懂得,却又不愿意去做的事情。但是,生活有时候有一点无奈,暗拍几个马屁,送上几句美言,竟然可以改变无奈的处境。

轻轻地打他一巴掌,让他觉得有点痛;再轻轻地摸一下他的痛处,让他觉得有点痒,一切都在一张笑脸的掩护下。这就可以让我们的论敌知道我们的厉害,从而放弃对抗,缓和公开的敌对关系。

美国总统马辛利,在用人的问题上遭到一部分人强烈反对。甚至在某次会议上,遭到一位议员的当众嘲讽和谩骂。他极力忍受着,避免发作。等对方骂完了,他温和地回应道:“你现在怒气应该平和了吧,照理你是没有权利这样责问我的,但现在我仍然愿详细解释给你听”。

他的这种让人姿态,使那位议员涨红了脸,矛盾立即缓和下来。

对于态度较软的无理取闹者,我们可以绕个弯子,帮着对方找可下的台阶,平心静气打圆场;面对蛮横的无理取闹者,以恶制恶常常会大上其当,而以自责的方式予以对抗,常常能够以柔克刚,使之有面子地“弃恶从善”。

一位女顾客在一家商场买了一件外衣,穿在身上,丈夫却不喜欢,于是把外衣精心“伪装”了一番,来到这家商场要求退换,解释说绝没穿过。售货员检查了一番,发现外衣有干洗过的痕迹,于是顺水推舟说:“这件衣服的确有被洗过的痕迹。不信。你可以把它与其他衣服比一比。你们家的某位成员可能曾经把这件衣服错送到干洗店去,或者无意中用家里的洗衣机洗过。我就曾经把一件刚买的衣服和其他衣服堆在一起,结果我丈夫没注意,把它们一股脑儿塞进了洗衣机。”

顾客知道无可辩驳,于是她也“顺水推舟”,乖乖地收起衣服,走了。

某商场营业员,遇一个中年男子来退一只电饭锅。那锅已经用得半新半旧了,他却粗声粗气地说:“一个多月就坏了,什么破烂货?你再给我换一只!”营业员耐心解释,他却说“我来了你就得给退,光卖不退算什么!”为了不使争吵继续下去,营业员温和地对他说:“这种电饭锅已经用一段时间了,又没有质量问题,按规定是不能退的。可是你执意要退,那就干脆卖给我好了。”就在营业员掏钱的时候,那个粗暴的顾客脸红了,一转身,悄然离去。

4.做好调停的角色

一辆列车上,一位妇女卖雪糕,先说二角五分一块,后又叫五角钱一块。一位妇女买雪糕时说:“前面卖的二角五,后面卖的是五角,有这样做生意的吗?”

卖主却说:“这叫一分钱一分货,二角五的怎能和五角的相比,我的雪糕是正宗货。”临了补了一句:“虎(东北话‘傻’的意思)了吧唧的。”

买雪糕的妇女立即虎下了脸,高声说道:你这话是怎么说的?

你说谁‘虎了吧唧’的?

卖主顿时傻了眼,买主却越叫越有劲,一场战争即将爆发。这时,一位旅客灵机一动说:“大姐,她说的是雪糕‘苦’了吧唧的,不是说您‘虎了吧唧’的。”

卖主也随声说:“我是说雪糕,不是说您,对不起,我没说清楚。”

旁边的人也说:“刚才她说的是‘苦’,不是‘虎’。”

那位买主连忙声称:“哎呀,我的耳朵要聋了,怎么打起岔了!”

卖主向圆场者感激地笑了笑,溜之大吉。

清末陈树屏做江夏知县的时候,大臣张之洞在湖北做督抚。张之洞与抚军谭继询关系不太合,有一天,陈树屏在黄鹤楼宴请张、谭等人。

座客里有人谈到江面宽窄问题。谭继询说是五里三分,张之洞却故意说是七里三分,双方争执不下,谁也不肯丢自己的面子。陈树屏灵机一动,说:“江面水涨就宽到七里三分,而落潮时便是五里三分。张督抚是指涨潮而言,而抚军大人是指落潮而言,两位大人都没有说错。”

张、谭二人听了陈树屏这个有趣的圆场,自然无话可说了。于是众人一起拍掌大笑,争论便不了了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