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讲—背”也是一种口才训练方法,它不仅简单,而且有效。这种方法的步骤主要包括:先把要讲的内容写成讲稿,然后背诵,最后脱稿朗诵。这样反复进行,可以提高口才表达能力。
曾经有一位语文老师,她的口才非常棒,学生们都喜欢上她的课。无论在何等规模的课堂上,她都能够脱稿讲数个小时,备受其他老师的佩服。但是,她的这种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锻炼出来的。最初她当老师的时候,讲课经常是词不达意,而且不连贯,正是通过“写—背—讲”三步循环训练法才达到了自己好口才的目标。她曾这样总结过:“为了纠正罗唆、重复的毛病,我把上课要说的话和要讲的内容全部写下来,先进行修改,把不必要的字、词、句删去,然后背下来,再口头复述,用书面语言来改造自己不规范的口头语言。每天去学校的途中,利用步行的时间,把要讲的话一句句在脑中”过电影,经过几年锻炼,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了。
另外一位老师最初也是口才一般,但“写—背—讲”三步循环训练法使他后来有着非凡的口才。他总结说:“为了使自己的语言干净、洗练,我就努力用最简洁、最准确的文字书写教案,然后再背熟它,避免掺杂任何多余的字词,这样就培养了自己的语言习惯。”
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也有着令人佩服的口才。他曾经到很多国家进行演讲,足迹遍布全球,受到了很多领导人物的喜爱和赞赏,可见狄更斯多么有口才!他的口才也是在“写—背—讲”反复循环中得到提高的。他从自己已出版的中、长篇小说中选出某些片断,根据说书的要求一字一句改写,然后背熟全部脚本,再登台讲述。
他回忆说:“我白天常常刻苦地练两遍,到夜里再苦练,一遍不行就两遍三遍。”
为什么“写—背—讲”三步循环训练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口才呢?
主要原因是在写的过程中,人的思维得到了训练,严密化、清晰化的想法就形成了,而这正是提高口语能力的重要因素;在背的过程中,强化了规范的语言习惯,纠正了不规范的语言习惯,例如口头禅、重复语、罗嗦话,以及不通顺的语句罗罗另外,在讲的过程中,如果想使自己表达更清晰,可以熟练地掌握大量词汇、短语、句式、警句达达三步循环训练法的具体法是:
1.写
写这类讲稿,注意三个环节:
(1)落笔前想清楚。在写之前一定要充分考虑,既要想清楚听讲的对象,对什么人讲什么话,怎么讲;还要想清楚讲话的内容。说些什么观点,运用哪些材料,都应精细整理。三要想清楚讲话的结构。先说什么,次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都得一一思考,适当排列。
四要想清楚讲话的头尾。“开局如爆竹,结句如撞钟。”这是对一般文章的要求。讲话的语音稍纵即逝,更要在开局与结尾处抓住听众。
(2)动笔时有宗旨。在写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自己写的是讲话稿,在组织句子的时候一定要多口语,少书面语;多用简洁快短句,少用转折繁复的长句;力求讲稿简短明快,层次清晰,使人一听就明白;力避冗长拖拉,条理杂乱,叫人不得要领。
(3)搁笔前细修改。在写完之后一定要检查,如果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修改。如果有些问题还不清楚,需要细细推敲。另外还要做到增、删、改、换,即增添内容单薄的部分,选例重复、言语罗嗦的要删,文句不通、用词不当的要改,思路不清、主次不明的段落要换。
2.背
下功夫把讲稿背出来。背诵讲稿也要讲究方法:
(1)理清层次背诵。在背诵之前可以先列出提纲,记牢提纲之后再以纲带目,逐层背诵。
(2)分成片断背诵。如果内容较多,可以将其分成几个部分,把几个部分背过之后,再化整为零,这样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3)利用零星时间背诵。在完成主要事情时候,可以利用零碎的时间来背诵。
3.讲
在讲话的时候一定要充满信心。在没有讲稿的陪伴下,仍然可以娓娓道来。应该注意的是,讲话与背诵或者是朗诵有很大的区别。初学者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1)刚张嘴就忘了词。此时不必感到紧张,只要看一眼讲稿,起个头,就可以将全部内容脱口而出。(2)讲到一半忘了词。此时,不要去翻讲稿,可把忘记的一段跳过去。只要态度从容,听众是不知道你把原讲稿子跳过了一节的。最好有份简单提纲,必要时扫视一眼,便会清除障碍,引出下文。(3)讲的内容与背诵的文句可以存在区别。在讲话的时候只要记住怎么流畅就怎么做,千万不要照本宣科,这样会给听众不好的感觉。有所变动才会有新意,同样也会激发你的思维。
每次讲完,要认真回顾:讲稿写得好吗?背诵得熟练吗?讲得镇定自如吗?听众反映怎么样?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以利再战。
如果经常使用这种方法锻炼口才就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在一次讲话结束之后,要总结经验教训,久而久之,你会有很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