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一个人没有户口的人,属于黑人或者是黑户。按照这个逻辑,美国人全都是黑户,因为美国人根本没有户口,美国是没有户籍制度的国家。
美国人天生具有流浪的遗传,他们的老祖宗并不是当地的美国人,而是一群欧洲的移民,这群人从欧洲移民到北美时,是为了寻找更好的生活,更好的出路。几百年过去了,他们的后裔,现代的美国人也传承了这个传统,那里有工作,那里就是家。
美国人换工作相对比较频繁,我工作的公司里,经常可以见到新面孔,因为员工流动比较大。记得有一个员工告诉我,她曾经在这个公司里工作过30年的时候,我就像看一个怪物似的看着她,没有想到天生好流动的美国人,也有在一个公司干一辈子的。
因为那个时候,我来美国的时间已经比较长了,认识的同事中像她这种一辈子只在一个公司工作的人,真的不多。美国的同事基本上都是些流动者,在一个地方工作没多长时间,就干烦了,接着换一个公司去工作。
记得刘夫人告诉我:“要是你认识到一个值得结交的美国人,一定要马上就和他结交,否则到了第二天,也许就见不到他了,说不定那个时候,他就会迁徙到了另外一个城市,找到了另外一个工作。美国人天生具有流浪气质,似乎没有什么乡土观念。
我认识了很多美国朋友,深感刘夫人这句话极有道理。
我在公司里的好朋友玛丽的妈妈,本来和玛丽住在一起,可是,她和玛丽的老公不投脾气,玛丽的老公年纪和玛丽的妈妈只差几岁,他们开始处的还不错,到了后来就不愿意住在一起了。
于是,玛丽的妈妈就搬走,她从美国东部的纽约州,一下子搬到了美国最南部的福罗里达州,就好比从北京一下子搬迁到了海南岛,相隔千里。
在我的眼里,玛丽的妈妈被发配走了,可是,玛丽却没有什么不开心,她认为妈妈去了那里会更高兴,因为在美国搬迁只不过是一件很小的事,玛丽的妈妈在那里很快又找到了新的工作,安顿了下来。
俗话说,远的香,近的臭,距离产生了美,娘俩经常电话来往,反倒比住在一起的时候关系更好。
还有我的一个邻居海伦,她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家里目前有3口人,因为海伦的大女儿已经上大学住校去了,所以家里只有一个上小学的儿子,还有她的老公。至于海伦的老公干什么工作,她给我解释了很长时间,我也没有明白,好像是什么自由摄影师之类的工作。
海伦本来是个小学老师,密西西比州的一个小学教书。后来又来到了纽约州,读研究生,毕业后,全国各地的发送个人简历,不久,在北卡罗来纳州找到了合适的工作。
于是,海伦的全家又搬走了,临走前,她只是给我打了一个电话,告诉我后会有期。然后,开起了她的大车,全家带着一些最简单的行李和衣服,悄悄的就走了,潇洒的不带走一片云彩。这几年之内,她们搬了很多次家,早不把搬家当作一回事了,海伦的儿子,上三年级,他告诉我,在这几年的时间,他已经换了4个学校,好找他的个子高大,天性开朗,一到新的地方,立刻和当地的孩子打成了一片。
至于海伦的丈夫,更是对她言听计从,老婆到哪里,他也到哪里,家就迁移到哪里,绝对不可能两地生活。
美国人换房子,换城市都可以,但是他们认为夫妻和未成年的孩子不能分离。他们认为夫妻分居是一件违反天性,不人道,不可以思议的事,夫妻要是工作不在一起,完全可以有一方辞职,和另外一方到新地方开始新生活。
要是他们知道中国的民工一年只回家一次,肯定会不敢相信,因为在美国人的眼里,这样做太不人道了。所以美国大使馆看见夫妻中的一方已经到了美国,另外一方的签证会很容易过,除非是两个人分居的时间太长,签证官感觉他们的婚姻已经没有意义了。
这两个搬走的人,我们平时的关系还比较密切,可是她们说走就走,对旧生活丝毫没有留恋,而我还经常想着她们,也许美国人对朋友之间的感情比中国人淡薄一些吧。
后来,认识的邻居,同事来来往往迁徙的多了,也就习惯了,他们换工作的频率很高,从一个城市另一个州去,从西海岸到东海岸去,在美国人看来是很简单的事情。
美国人就是这样,随意搬家,搬家在她们那里只是一件很小的事。美国人搬家的理由很多,哪个地方有新工作,哪个地方的薪水高,哪个地方学校好,哪个地方环境好,哪个地方税收少,哪个地方有朋友,哪个地方称心的餐馆多,都会成为搬家的理由,有人说美国人平均一生要搬十几次家,这个数据很有道理。
相比于中国人的被动迁徙,美国人的迁徙更加主动。先不说换工作,光是美国人从年轻到老年这个阶段,就要换几个地方,美国人刚参加工作时,由于收入不高,一般是租住小房子,收入高点了,就换大点的房子,这期间换不少地方。
后来,有条件供房了,再搬到自己买的房子里。积蓄多了,把买的小房子卖掉再买大房子。哪一天日子更好了,就搬迁到好社区好房子里。老了把房子卖掉,再搬到老人公寓里颐养天年,与中国人相比,美国人活着,是为了折腾,或者说美国人是为了折腾而活着。
至于在美国的华裔,为了生活,流动性也不小。刘夫人经常告诉我,她已经是无根的一代了,国内的父母已经不在了,国内的亲人各自过着自己的日子,国内的朋友几乎也不联系了。在美国长大的孩子也结婚了,她已经退休,虽然在美国住了将近30年,搬迁了很多次,不知道最终将在哪个地方渡过最后的时间。
后来,我换工作的时候,和同事们道别,她们很理解,只是简单的说,你也搬家了吗?祝你新生活快乐。
与美国人天性喜欢流浪相适应,美国没有户籍制度,所以美国人没有户口,也没有派出所之类的管理机构。美国公民每迁徙到新的地方,就自动成为当地的居民,自动地拥有了该地的管理地方政府的权利,选举权和其他政治参与权利,享受当地的社会福利待遇。
你只要在某个地方居住,即使临时租住的房子,当地政府会主动找到你,请你行使权利。比如做选民登记,作陪审团,候选资格登记等。选举时,候选人的竞选班子会主动向你寄送竞选资料,寻求你的支持和“管理”。
在美国,始终会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起着调节的作用,美国人几乎都离不开驾照,一般到了一个新的州,就要换当地的驾照。各州规定期限不同,多数是1到2个月,若不换当地驾照等于是无照驾车。搬家后驾车人换驾照,相当于国内迁户口。
美国的驾照(drivers license),其实就是身份证明(Identification,简称ID),相当于中国的身份证。在美国,乘飞机,住旅馆,都要看驾照,没有驾照看护照。买啤酒,进酒吧,去赌场,都要出示驾照,因为法律要保护未成年人。
要是不带驾照,在美国几乎就没有办法买啤酒,因为东方人长得比实际年纪年轻,所以美国人不看你的驾照或者是其他证件一般不会卖酒给你。
美国三亿人口,私人汽车两亿多,成人绝大多数都有驾照。不会开车的,若觉得需要身份证明,也可以到所在地的机动车辆部(Department of Motor Vehicles,简称DMV)去申请身份证件,貌似驾照,但不能用以驾车,要想驾车,必须考取驾照,和中国考驾照相比,美国的驾照既便宜,又好拿。
所以说,美国各州的驾照信息系统是一张巨大的网,政府能够掌握各州人口的流动资讯。
当然,美国并非人人都有驾照,身份证件,但你要是合法进入美国的人,哪怕是个外国人,只要你不是非法居民,要长期居住在美国,必定有一个社会保障号码(social security number,简称SSN)。
来美国留学,工作,定居的人,尤其是想工作的人,要到当地SSN的办公室去申请一个号码,拿到一张小卡片。这个号码是唯一的,并跟着你一辈子。上学,工作,纳税,贷款,购房,医疗保险,退休养老等等,都需要SSN。这个号码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中国的身份证。
所以,美国人的流动情况工作变动情况收入变化情况和缴税缴费情况等都被一清二楚地随时记录着的,无论你到了哪里。正是有了社安码,美国人所有的记录,包括违纪的记录,会跟着他们走一辈子,以后他们买房,经商都会受到影响,所以美国人非常注意,尽量不叫自己有不良的记录。
在华裔的聚会上,大家曾经谈到,现在,在美国想发大财的机会很少了,因为美国个人记录非常严格,想做违法乱纪的事是不可能的。但是,目前中国,发大财的机会很多,因为中国目前的各项法制还没有确立,所以说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关系,投机倒把的发一笔大财,包括不义之财。到时间移民到国外,换个身份,用在国内法的不义之财去养老。
当然,这些证件只是限于美国人的领地,到了美国华人的唐人街,中国人的领地,要是你想着住旅馆,当然就不需要这些证件。
记得当年我在纽约旅游,带上了所有的证件,去一个华裔的旅馆投宿。那个旅馆条件不错,非常干净,生活用品一应俱全,价位也合理,我非常的满意。
我拿出了我在美国的所有证件给华裔老板看,结果老板看也没有看我的证件,直接把证件归还给我,笑着说道:“这些请您收好,在我们这里是不需要这些。”
“为什么?要是没有这些证件,我能在你们这里住吗?”我奇怪的问道,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在美国遇见不要证件的旅馆。我知道,在美国进所有旅馆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证件,包括在美国的印度人开的旅馆,也要证件。
“哈哈,看来你还不熟悉我们的唐人街,在这里,美金就是最好的证件,只要您交给我了足够的美金,我不管您是什么人,哪怕您是全世界都在追捕的拉登,我都敢叫您住。”老板笑眯眯的接过美金。原来是这样,老板这句话,真经典,在唐人街,美金就是最好的证件。
与美国人没有户口相关的事是,美国人没有对外部迁徙到本地人的限制。美国人认为,迁徙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自由。一个人搬家,只要找好住处就行了,如果租房,合同一签,有了地方上的地址,就算是在当地正式落户了。
办理完相关的手续后,接下来的事是给电话公司和水电公司一个电话,接通服务。唯一需要和政府打交道的事情,也就是转换一个驾照和车辆登记而已。
小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那就去上学好了。有两种选择,要么本地校区的公立学校,免费,要么私立学校,费用较高,取决于家长自己的决定,从不需要考虑身份的问题。即便就是非法移民的孩子,只要是校区范围内的,也不会有问题。学校的原则是学区里每一个孩子都不能被落下。简而言之,美国的社会管理是很宽松。
美国人在当地落户之后,如果他不是因为工作而来的,那么下一件事就是找工作。
美国人很多单身者,往往会事先根据一些信息,搬家到一个自己比较中意的地方,然后开始寻找当地的工作机会。当然在经济萧条的时候,工作并不是太好找,可以先打点零工,如果不想打零工也没有关系。即使在家里闲着,也不会坐吃山空。
因为你失业了,所以可以申请各种补助,比如政府的水电气补助,甚至直接的现金补贴。玛丽的妈妈当时刚去福罗里达州的时候,一时没有工作,她就申请领政府的救济,生活的很不错,吃穿不愁。找到工作后,她很快就安顿了下来,当然她说,将来哪一天又想玛丽了,还会去纽约州找玛丽。不过,她是不会叫玛丽养老的,因为玛丽没有这个义务把她接回家养老,虽然玛丽是她唯一的孩子,她最终还是要去养老院的。
如果是学生,经济来源有限,还可以申请一些社会上专门鼓励年轻人上学的民间基金。这些资助都是以收入为标准,只要收入低于一定的标准,任何人都可以申请。理想的工作一般不会很快搞定,所以很多人就先随便找个工作,有一份经济来源,然后骑驴找马慢慢来。对于愿意做小时工薪工作的,一般找人广告就在门口挂着,如果有兴趣,进去面试一下,等一段时间,很可能就有了一份临时的工作。
只要能找到一份全职的工作,生活就能基本稳定下来。即使没有合适的全职工作,各种临时雇佣机会也极多,网上随处可见。
俗话说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搬家,找工作之后,另一个问题就是个人的健康问题。
一般而言,只要有正式的工作,雇佣合约往往包括医疗保险。当然保险有很多种,有钱人买贵的好的保险,没有钱的就买便宜的,一般的保险。到了有病的时候,看医生就行了。
但很常见的情况,就是雇主不负责医疗保险,需要员工自己解决。有些人因为经济一般,就不买保险,万一出现了紧急情况,就不得不去医院看急诊。按照美国的法律规定,急诊室必须首先根据情况救治病人,然后再谈及费用的问题。
如果有保险,就通知保险公司处理,如果没有保险,自己也无力支付,就会指定一个社工来协调办理政府救济。费用减免的额度,可以从全免到部分减免,如果有个人承担部分,可以申请分期付款。对于低收入家庭的未成年人,地方上往往有政府主持的保险计划,如果符合低收入的条件,即可免费加入。
对于老年人,按照联邦法律规定,凡65岁以上,都由联邦政府的保险计划全部负责。那些身有残疾而无法工作的人,不计年龄也包括在内。
美国有这么多的社会福利,钱一般来自于美国各级政府的税收,美国可以说是世界上税收最多的国家,要想不交税,除非你断气,要是活着,只要一买东西就要交税。
但对于低收入者,政府几乎不征税。不但不征税,相反,还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从各级政府拿到补贴。比如说,国会,联邦政府,地方政府有时还会给大家一些特别补助。在另外一方面,由于美国社会里存在很多的民间慈善组织,而且慈善捐助也是美国社会的一大习惯,这些也在事实上起到了帮穷救困的作用。
玛丽和她的妈妈由于收入不高,每年都会领到不少美金的补贴,玛丽经常告诉我,她是很穷的人,因为她领不少的补贴。
其实,玛丽并不想领这么多政府的补贴,她也想自己多挣点钱,养活自己。当年她也做了很多的努力,当时她她申请到政府的救济,免费读大学。但是她自己说,由于脑子太笨,所以怎么也学不进去,很多东西就是搞不明白怎么回事。费了半天劲,考试也过不了,于是就退学了。
从那以后,她就变得不再自信了。所以像她这样没有什么一技之长的人,想找一个高收入的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