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最美国
15135800000005

第5章 上帝常驻在美国人的心中

美国是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居民主要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犹太教,东正教,佛教,伊斯兰教,道教等宗教亦有一定信众,信仰宗教的公民在总人口中约占95%。

美国经济高的高度发达,社会道德也有很高的水准。大多数美国人正直善良,热情开朗,思想单纯,乐善好施,富有爱心,很多普通的美国人每天就是兢兢业业的工作,生活也很规规矩矩,很少像国人般夜夜笙歌,花天酒地。美国政府没有社会道德和精神文明的倡导机构,但美国社会的道德文明程度显然不算低,这和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有很大关系。

宗教在美国人民的精神生活领域占着统治地位。在美国,绝大多数的人信奉上帝,所有硬币,纸币都印着我们相信上帝,可见上帝是无所不在的。

许多美国人认为,只有敬畏上帝的人,才会在世上规矩,诚实,恭敬地做人。不怕上帝的人,就有可能胆大妄为,自我膨胀,为所欲为,并最终陷入罪恶。因此,美国人用上帝的震慑力量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个人的道德。

与美国宗教文化密切相关的就是教堂,我在美国旅行,发现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到处可以见到教堂,美国的教堂外貌各异,造型别致,有的是高耸的尖塔,竖着十字架,也有的是半圆形的穹隆顶,围着华丽的装饰。这些教堂,是进行宗教祈祷仪式的地方,崇高,肃穆,清净,而不是张扬喧闹的。有的屋顶上有十字架标志,也有的挂着钟,有宗教特有的气氛,使你一下子就能将它与其他性质的建筑区分开来。

很多教堂都是很好的建筑师设计出来的。在任何一个居住区里,教堂是最重要的公共场所,所以城市里的教堂几乎是最好的建筑,地理位置也是最好的。我曾经在美国的小城市住过一段时间,知道在美国的小城市里,教堂是最大的公共空间。人们来礼拜祈祷,开始前和结束后可以展开社交,大大小小的事情在出门之前就已经解决了。与此相反的是,政府的职能单位市政厅,镇政厅,却小得可怜,很多管理部门只有一间小房子,由于实在太不起眼了,所以,经常被人们所忽略,在美国,这些地方只不过是服务部门而已。

美国的教堂有古老的,也有是现代的。风格各异,古代留下的历史建筑,都被保护得很好。教堂周围花园里古老的大树见证了教堂悠久的历史。这些古老的教堂都修缮得整整齐齐,大门敞开,供人们使用和参观游览。

美国的许多新教堂,都是后来新建的。因为不同年代流行不同的建筑式样,所以教堂有复古主义,有新建筑派,有建筑装饰派,有现代派,有摩登派,还有结构主义,高技派等等,教堂展现出各式各样流派的建筑样式。

在各地偏远的乡村,教堂像乡村建筑一样,也充满了乡土气息,相对简陋一些,而在纽约看见的教堂,给我印象非常深刻,教堂里面的装修富丽堂皇,叫人叹为观止,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朝圣者。

记得刚到美国的时候,一个名叫琳达的美国老太太问我:“你在中国的时候,也经常去教堂吗?”

我告诉她,我的城市里好像没有教堂,即使有,我也从来没有去过。

琳达的眼睛瞪的如同铜铃一般,在中国的城市里,竟然有没有教堂的城市。“那么你们祷告怎么办?”琳达问道。

“我们根本就不祷告。”我回答到,很奇怪的想到,我不信教,为什么要去祷告。

“啊?”当琳达听到中国大多数人不信教后,更加吃惊,她嘟囔了一大堆话,我没有听清楚,但我知道她的意思是怎么会有这样的事发生?

在她的社会经验中,好像全世界都像美国那样到处都是教堂,几乎所有的人都信教才对。为什么中国很多的城市竟然没有教堂,她思考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明白。正如我吃惊的发现,美国所有的城市乡村都有教堂一样,文化的碰撞会使人困惑,如果不走万里路,读万卷书,那么这个人的看法真会有局限性。

我在美国最好的朋友,刘夫人告诉我,要是一个举目无亲的新移民到了美国,想要开始他的社交生活,最好的办法就是到教堂里,在这里,可以很轻易的结交到各种类型的朋友,开始新移民的生活。

怀着好奇心,我也去了几次教堂。刚去的时候,感觉很新奇,这里所有人的穿戴都非常整齐得体,仪表端庄,还有现代化的乐队,乐队里有吉他,钢琴,小提琴,长笛,架子鼓。在如此现代化乐队的伴奏下,人们唱歌的声音越发优美动听,阴阳顿挫。有一些虔诚的教民,唱歌的时候非常陶醉,他们向前伸展着双手,似乎在期待并盼望着耶稣的拥抱。

唱完以后,是牧师为大家讲话,她讲一段圣经的故事。讲完后,我很想知道下一个节目是什么,正在考虑的时候,一个小袋子传到了我的手中,我马上明白了,这是叫大家捐款。

我有些犹豫,因为刚到美国,自己的经济都是个大问题,还期待着别人为我捐款解决眼前的一些实际困难。但没有想到,到了教堂后,就变成了一个施舍的人。但是大家都在掏钱,即使打肿脸充胖子,我也不能落后,于是掏出10美金便放进袋子里,饿死事小,面子事大,不能在人前显示小气。

过了一会,一位女士走出来,她要给孩子们讲个故事,我看见很多孩子跑到前面去,于是,叫孩子也和美国小孩一起过去听故事。那个女士绘声绘色的讲了大约有5分钟的故事,在孩子们听的最起劲的时候,她又掏出了袋子,美国的孩子们拿早就准备好的钱来就投了进去。

孩子愣了一会,赶快跑过来向我要钱,我这才知道,原来故事不是白听的,需要花钱。我无可奈何只好又拿出了10美金递给他,他拿到钱后,接着就放进了箱子里。

紧接着新一轮活动又开始了,看来这个项目没有10美金是不行的,但我已感到囊中羞涩了,要是所有的活动都捐款,不知道还得捐出多少美金。于是趁大家都在专心的听讲,拉起孩子就出去了。不是我不想信教,只是最近一段时间手头比较紧张,把吃饭的钱都捐了,生计就成大问题。从那以后,我去教堂的次数就少了。

后来刘夫人邀请我去她家读经,我早就听说她们家经常邀请几个朋友,坐在一起读经。但是我婉转的拒绝了,因为我是个无神论者。

“这我知道,当初我们刚来美国的时候,和你完全一样,也是无神论者,可是在美国呆了几十年以后,慢慢的开始相信了,最终变成了一个虔诚的教徒,到处宣讲教义,最后我们全家都信教了。”

“你的丈夫也信教?”我很吃惊,她丈夫是位理工科的教授,属于自然科学工作者,应该知道自然界的法则。

“是啊,是他给我传的福,我才开始信的教。”

“原来是这样。”

“要是有机会的话,你还是到我们家读经吧,首先你和我们一起用英语读经,可以掌握纯正的英语,另外读经也是美国文化组成部分,要是想了解美国的文化,你有必要了解一下美国的宗教。”

我考虑一下,认为刘夫人的话有道理,如果不了解美国的宗教,对美国的了解就是不全面的。于是便接受邀请也参加了几次。

刘夫人举办的基督教朋友家庭聚会,参加的都是她多年交往的老朋友,全是中国人。我知道这里的中国人不多,而且大家平时都非常忙,来往很少,这样的机会也不多,能认识朋友也是开心的事。

刘夫人的家是个独门独户的二层小楼,里面的摆设非常温馨,给人舒适的感觉。来读经的人每人都有很多故事。

从刘夫人那里,我知道了很多美国人对宗教的知识。她告诉我,在美国众多的宗教派别中,约有85%的人声明自己是信仰基督教,基督教占有绝对优势。基督教的教义《圣经》始终是美国最为畅销的书籍之一,年销量高达900万册左右。有很多教徒,为了传福音,他们自费买了很多《圣经》放到显眼的地方,无偿的赠送给陌生人。美国的电台还有专门讲解圣经的频道,可见圣经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刘夫人告诉我,宗教思想及其提倡的价值观使她增强了自我意识和自信心。她说,我的宗教信念使我分清了是非,在干错事时,内心就会有一种道德标准阻止自己这样干。我知道了我是谁,从哪儿来,将来应干什么。没有宗教信仰,我决不是现在这样。宗教思想使我知道尊重自己,同时也懂得应该尊重他人。

生活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基督教实际上成了美国的国教,基督教文化也演变成了美国的主流文化,只有深入到美国社会之中才能深刻地感受到其影响。

美国的宗教从娃娃抓起,孩子们很小就和父母一起去教堂参加各种活动。在美国中小学放假的时候,教堂经常有义务工作者们,组织附近的孩子具备夏令营。

这类具有宗教背景的夏令营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给孩子报名参加了我附近教堂的夏令营,这个夏令营所有费用全免,每天带孩子在附近的地方一起玩,有划船,还有野炊。老师教孩子们唱圣歌,孩子回家后,开心的给我当天学到的歌曲,当然都是圣歌。这些歌曲给人一种感染力量,确实可以净化人们的心灵,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上成长,自然会了解宗教,相信宗教。

虽然我一直没有时间研究圣经,也没有相信上帝。但我却发现里面确实有种叫人向善的力量。刘夫人告诉我,几年前向上帝祈祷的人一般都是上年纪的,生病的,处境不佳的以及社会下层的人。现在,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生活富裕,年富力强的人也都积极参加宗教团体,虔诚地向天主祈祷。宗教就像他们的精神家园,他们在宗教中获得精神体验,走出教堂后就会有快乐的随时准备帮助他人不求回报感觉,美国教徒捐款都是不留姓名的,只为了内心的净化。

后来工作一忙,又把读经的事给淡忘了,毕竟到了美国,工作是第一位的,只有工作稳定下来,有了足够的经济基础后,才会有机会关注精神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