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最美国
15135800000063

第63章 在美国送外卖的中国大学教授

在美国,有很多在国内事业有成之士,比如说大学教授,政府官员,医生,商人等等,这些在国内过的不错的人,因为各种原因迁居到美国。初到美国之后,因为生活紧张,不少人都有在中餐店工作的经历。

人是万物之灵,深知适者生存的道理,既然龙陷浅滩,虎落平阳,只有放下架子,从零开始。反正来到了一个新世界,只要你回国自己不说,国内的亲戚朋友,谁又知道,你曾经如此的落魄?人为了生存,就要能屈能伸。

即使你在美国拿到几个博士学位,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也是个穷光蛋。在美国,学历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有工作,高学历知识分子,在没有合适工作的时候,做些体力劳动非常常见。

我认识一个在美国博士毕业后的华裔朋友,本来有着很好的工作,但是由于公司破产,他就失业了,于是,经常偷偷摸摸的为旅游的华裔开个黑出租,他也开开心心的干着这个工作,要是在国内,他绝对不会和这类工作搭界。

在美国曾经落魄的华裔不少,张夫人告诉我,当年和她在饭店里一起工作的同事王女士,在国内曾经是局级干部。不知道怎么脑子一时发热想到美国混饭吃,来了以后,没有合适的工作,就跑到了华人饭店工作。因为她在国内过着很舒适上流的生活,现在来到美国总是放不下以前养出的架子,和周围的人关系非常紧张,最后被炒了鱿鱼,相当一段时间没有合适的工作。

美国华裔餐厅也算是个藏龙卧虎之处,这里的人员,不问出身和来历,因为他们每个人的身后都有很多曲折的故事。说美国到处是精英真的不假,在这里端盘子,跑堂,不畏艰苦,到处跑来跑去送外卖的人里,不乏昔日的博士,教授还有医生,政府官员。

他们中的很多人在国内的时候牢骚满腹,看什么都不顺眼,但是到了国外后,没有合适的生活环境。只好为了生存去做最艰辛的工作,仅仅可以满足生存,这个时候,已经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再发牢骚了,生存已经成了人生的第一要素。他们为了生计,每天疲于奔命,频繁变换职业,今天还是快餐店服务员,也许明天就是赌场发牌员,或者后天就是电话推销员,要不就送晨报,或者送比萨外卖的,也可能当个流水线的工人或者是公司的小职员,这对于新移民是再正常不过了。所以,既然选择了这种生活,想后悔也没有回头路了,在国外,他们的心态就好的不能再好了,在华裔餐厅有个流传很广的故事,有一群医学生跑到饭店里来吃饭。这群学生为了一个自认为非常艰深的问题大声争论了很长的时间,却没有任何结果。正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旁边一直在伺候他们的跑堂的把答案告诉他们了,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貌不惊人言不压众,满脸都是油烟的跑堂,竟然能回答出如此艰深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困扰了他们很长的时间。

“你是什么人,你怎么知道我们想要的答案?”学生们大吃一惊,异口同声的问道,刚才对他的不屑一顾立刻转变了惊奇。

“在国内的时候,我是医学院的大学教授,但是在美国,由于英语不好,同时我也没有行医资格,不能从事相关的工作,只能在餐厅里混。”那个跑堂的昔日大学教授心平气和的说道。

“请问您贵姓,曾经在哪个大学教书?”有个多嘴的学生不知趣的问了一句。

“过去的事,不要再提了,相逢何必曾相识,今天我告诉你们答案了,你们得多给点小费是真的,我还有老婆孩子要养。”跑堂的言归正传,依旧满脸赔笑。当然,这个晚上所赚的小费也很可观。

从此这些医学生们知道了,什么叫做大隐隐于市,他们也知道了,在美国有这么多高素质的跑堂者。

还有那些开着车,满大街到处跑的送外卖的人,他们为了多挣一些钱,在很晚的时候,连一些危险的地段都敢去,在这些人里,也有很多昔日的学者,他们或是一时落魄,或是囊中羞涩,或是暂时安身于此,或是长期以此为生。

所以说,美国的饮食具有世界性一点也不错,因为就连跑堂的都具有如此高的素质。全世界有这么多高学历,高素质的跑堂者,厨师充实了美国的餐饮界,谁还能说美国的食物单调?全世界还有更多的高素质,高学历的送餐者在美国的大街小巷忙忙碌碌的奔跑着,谁还能说美国的劳动力不值钱?

都说美国是世界上的强国,中国花了大钱培养出这么多优秀人才,不为国家效力,却自愿跑到这里给人家跑堂,他们不强大也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