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习力:在学习中提升正能量
15139200000031

第31章 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

人的一生是终生学习、不断充实的一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不断汲取知识、丰富体验,使自己的生命更富有意义。

在忙碌而焦躁的生活里,在寂寞而黑暗的风雨夜里,书籍可以给我们的心灵以温暖和充实。当你遇到烦恼、忧愁和不快的事时,应首先学会自我解脱,去读一读或翻一翻你喜欢的书籍和杂志,分散心思、改变心态、平静情绪,从而减少精神痛苦。

书可以成为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导师、一个可爱的伴侣和一个委婉的安慰者。雨果曾经说过:“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情况下,会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古人曰:“腹有诗书气自华。”知识真正成为心灵的一部分,可以显现出内在的涵养。

心灵是智慧之根,要用知识去浇灌。只有这样,才能在生活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才能指挥若定、挥洒自如。

香港首富李嘉诚,没有高学历,也没受过正规教育,由于生活所迫,他很早就开始了自我谋生之路,那么他的成功与知识就没有关系吗?让我们听听李嘉诚自己是如何说的。

有一次,当记者问到他如何掌控和管理那么巨大的集团,又怎样推动这个王国长久前进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依靠知识。”

李嘉诚已经是年岁较高的老人,到现在他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会坚持看书。当记者好奇问他昨天晚上读的是什么书时,他回答道:“我昨晚上看的是关于资讯科技前景研究的书。我相信这个行业发展会非常快。在将来的两三年里,电影、电视都可以在小小的手提电话中显示出来。我特别喜欢科技、历史和哲学方面的书籍,最近我对网络资讯也很感兴趣。”

那么,日理万机的他又是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的呢?李嘉诚坦言:每天早上不到6点就起床了,打一个半小时的高尔夫球,白天工作、开会,晚上睡觉前是固定的看书时间。

在知识经济时代,所有的经济力量莫不依赖于知识,产生于知识。市场的竞争已经从产品的竞争发展到了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劳动生产率的说法已经日益过时,而知识生产率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许多人都在抱怨没有读书的时间。然而如果你能把你的工作和生活安排得科学化,必然可以挤出不少空闲时间。“秩序”、“系统”最能节省时间,所以我们做事,必须力求秩序化、系统化,以便留出一点时间,用之于“自我改进”与延长生命——读书。

大多数人都肯在自己心爱的事上留出相当多的时间来,假使你真是有求知之饥渴,读书之热望,你总会找出时间来的。

大多数人的缺点,就是一心希望在顷刻之间获得渊博的学识。知识是慢慢积累的,因此人们应不断地努力读书自修,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宝库,本着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态度,渐渐地扩大知识范围。只有这样,知识才会越积越多,力量才会越来越大。

即便一个人不断地进行学习,有时候也会觉得知识不够用。学习是永远不够、永远不能停止的,正如有人所说:“学习就是一辈子的事。”

今天是一个靠学习力高低决定成败的信息经济时代,每一个人都有机会胜出。现在的社会,要想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要想拥有超强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有超强的学习力。如果我们只是看到自己曾经取得的成就,认为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足够使用,那么肯定会在某一天被时代抛弃。

真正有头脑的人,往往不是走一步算一步,而是在考虑十步之后,再走一步。他们永远着眼于未来,将眼光放到足够远的地方。万向集团董事会主席鲁冠球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不把过去的优势当作现在的优势,现在的优势不等于将来的优势。”换言之,就是现在拥有知识的人并不代表将来还会使用这些多年以前的知识,拥有了现在的知识并不代表已经拥有了将来的知识。所以,为了以后的发展,为了自己将来的事业,我们不仅要立足于现在,更要着眼于未来,未雨绸缪,为将来而学习。

为将来学习并不是说要抛弃现在。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今天”的,但是明天我们永远都不可能预料,为将来学习说明我们有一个远大的目标。人的一生都需要学习,要不断地充实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才能不断地获取知识,才能不断丰富着自己的体验,让自己的生命更加有意义。

要在这个社会上生存,我们就要坚持不懈地学习、学习,再学习,要培养自己终生学习的好习惯。这样我们才能紧跟时代发展,不会成为一个思想陈腐,与科技新发展、文化大进步脱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