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习力:在学习中提升正能量
15139200000037

第37章 小心时间陷阱,警惕时间“窃贼”

时间是宝贵的,浪费一分一秒都是犯罪。富兰克林说过:“切勿坐耗时间,须知每时每刻都有无穷的利息,日计不足,岁计有余。”但是人们往往在不知不觉中与时间擦身而过,浪费了时间却还蒙在鼓里。

这是中了时间的陷阱,因为时间是会伪装的,它伪装得越深沉,那你的时间被偷窃得就越多。

那时间是怎样扮演“窃贼”欺骗人类的呢?

1.做事漫不经心

有些时间管理者对时间漫不经心,抱着随便打发的无所谓态度,这是缺乏人生价值观念的表现。其口里经常念叨的是:做点什么呢?打发打发无聊的时间。而且在时间管理上,就是有事业心的人,有时也会因漫不经心而丧失时间。因此,要追求高速,就要特别注意漫不经心给我们设下的陷阱。

2.不会自我约束

每个人都有兴趣偏好,喜欢做那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并乐此不疲,越是年轻人,这种偏好表现得越强烈。我们都可能有这方面的感受,当看到一本精彩的散文而入迷的时候会手不释卷,不顾其他;当球迷球兴正浓时会放弃本来打算要做的事。这些首先满足自身欲望的行为方式,常常使我们掉进时间陷阱,把该办的事拖延下来,造成了整个计划的被动。

因此,要跨越时间陷阱,就必须努力培养自我约束能力,改掉不良嗜好。要能抵抗兴趣偏好的诱惑,哪怕正在进行的活动是如此令人愉快,应该结束时就要适可而止;哪怕有的事情是自己乐意做的,只要它比起其他事情来还不那么紧迫和重要,就应该毫不犹豫地放下它。

3.遇事墨守成规

有些人工作起来,从不知变通。对于这种情况,只要采取果断的办法,轻、重、缓、急分类处置,对可办可不办的事交由别人去办;对可阅可不阅的,不去阅览;抓住重要的事情认真处理,对次要的则快刀斩乱麻,才会卸掉重压,以更多的时间去做更重要的事。

4.凡事喜欢亲力亲为

产生事事亲为的原因很多,主要在于:首先是不知道时间运筹术,即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时间,过多地把工作包揽到自己身上,有些不重要的琐事由自己来做,不知道自己的任务是统领全局而不是亲力亲为。其次是按自己的行为模式要求旁人,错误地注重表现而忽略结果。再次是只看到节省时间于一时一事,只看到自己动手可以免掉督促、检查和交代的时间,没有看到一旦让别人去做之后,再碰到类似的工作,就可以不再亲自动手,最终会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时间。

因此作为时间管理者,要是你希望把时间纳入掌握之中,就不能有亲力亲为的念头。否则你将会失去生活乐趣,繁重的工作会压得你喘不过气来。

5.等待

生活中有许多时间都消磨在等待中了。等待的确是白白浪费时间,但我们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超脱了日常的繁忙而得到的一份额外的时间馈赠。养成随身携带钢笔、明信片和邮票的习惯。当你在医院候诊室等着看病时,就可以利用这一时间给朋友们写信,或带一本书看。

你也可以带着一个笔记本,这样,当别人无聊地一遍遍翻着旧杂志的时候,你的一部著作说不定就在这里诞生了。

6.做些无望的空想

我们的生命时常消耗在对明天的期待上。这样,我们就忘记了要好好利用眼前的时光,而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为什么因焦急地盼望下周或明天就不珍惜现有的时间?如果我们能深刻理解现在是联结过去和将来的重要环节,我们就能更生气勃勃地利用眼前的光阴了。我们真应该说:“谢谢你,今天。”

7.犹豫不决

悬而未决的问题缠身往往会影响你的工作,使你在能自由支配的宝贵时间里变得心不在焉。关键不在于你是否有问题要解决,而在于它们是不是你一个月或一年前就已经有的老问题。如果是长期以来一直没解决的问题,那么它们消耗了你多少时间和精力啊!你至少应该解决一些这类老大难的问题,使自己舒舒服服地生活下去。

当你拿不定主意时,其实完全可以缩小你的选择面,迅速做出决定。干脆、果断至少可以在生活的某一方面使你受益匪浅。

8.不停地看电视

最近一项调查表明:在美国,普遍家庭平均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在7小时以上。虽然看电视是一种人们开心解闷的消遣活动,但是太耗费我们的时间了。为了避免那些毫无意义的节目,最好的办法是事先看看节目预报,挑选那些你感兴趣的节目,而把省下来的时间更有效地加以利用。

9.做事无的放矢

攻读一个学位要多长时间?完成一项工作要多少时间?你能照料多大面积的菜园?你有多少个晚上能用来参加社会活动?你还想做更多的事吗?精心地制订你的计划是减轻负担,节省时间的关键。

只有识破这些时间陷阱,我们才能更好地管理和利用自己的时间,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