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如何回答孩子的刁钻提问
15146800000044

第44章 问题“‘红丝带’象征着什么?”

帅帅在看新闻,他看到一组有关“艾滋病”的报道,在这组报道里,提得最多的就是“艾滋病”和“红丝带”这两个词,“艾滋病”帅帅听过一些这方面的报道,可是他不明白“红丝带”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每组图画后面都有一个“红丝带”的标志呢?他好奇地问妈妈:“‘红丝带’象征着什么呀?”

许多家长都避免在孩子面前谈论艾滋病。然而,孩子们对这种疾病总会有所耳闻。他们可以在电视或广播里听到,也可以从报纸上或杂志上看到相关的报道,从其他成年人或者伙伴那里也会听说过。孩子们也都相信,这种疾病非常神秘,得了艾滋病的人会死掉。但是他们对这病还是很好奇,在他们听到或看到一些有关艾滋病的信息时,他们总会好奇地向家长发问:

我会得艾滋病吗?

得了艾滋病会是什么样?

当家长跟孩子谈到艾滋病的时候,要把那些准确的信息完全告诉孩子又不至于引起他们的恐慌,实在是比较困难的事。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成熟度,把你认为适宜的细节告诉他,比如“人们身体内的病毒有时候会传染到别人身上”、“医生不可能检查每个人的血液看看是否存在病毒”等等。也可以明确地告诉孩子,艾滋病的传播渠道主要是性接触母婴垂直传播和吸毒者共用的针头。只有这样公开交流,才是最好的办法,毕竟可以帮助孩子对这种疾病形成比较现实的认识,以便确保自己的孩子避开传染的机会。

常见的答案

“问这个干吗?好的不学,尽学坏的!”

问这个就是在学坏吗?红丝带象征着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关心与支持,象征着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平等的渴望,象征着要用“心”来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这是好的呀,怎么成了学坏呢?

家长的恐惧心理,当然可以理解,可是这样教育孩子,不仅使孩子得不到正确的答案,并且还会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你不防备他们可能从别的途径知道这些知识,这有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我也不知道。

你是不愿意回答,还是真的不知道?如果是不愿意回答,那么你就失去了一个给孩子讲授防治艾滋病的机会,这是你的失误。如果你真的不知道,那么建议你带孩子一起查查这方面的资料,让孩子了解有关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把防治艾滋病作为一般健康常识,列在保健、安全、性和发育的基本知识之中介绍给孩子,当然你也可从中学到一些知识。

最好的答案

“红丝带是防治艾滋病的象征,我们应该关心与支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要尊重他们,同时也要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

你可以敞开和孩子交流,这样,孩子才会了解到艾滋病酌相关知识,并可以从自身做起,从容地预防艾滋病,使他们不再为此忧心忡忡。并且要鼓励他们尊重艾滋病患者,尊重艾滋病患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平等的渴望。

孩子能听懂的科学答案

艾滋病又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80年代初才被人们认识的一种传染病。艾滋病患者是由于感染了一种能破坏人体免疫功能的病毒,这种病毒使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缺陷,特别是辅助性T细胞(T4)数量上的显著减少,从而产生致病性感染或发生恶性肿瘤而导致患者死亡。艾滋病患者感染艾滋病毒是不幸的,他们也渴望生命和平等,所以我们应该关心和同情艾滋病患者。在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一些艺术家用红丝带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们。

在一次世界艾滋病大会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齐声呼吁人们的理解。一条长长的红丝带被抛在会场的上空,支持者们将其剪成段,并用别针将折叠好的红丝带标志别在胸前。后来,许多关注艾滋病的爱心组织、医疗机构、咨询电话纷纷以“红丝带”命名。红丝带逐渐成为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的防治问题,理解、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国际性标志。

问题45爸爸你为什么不给讨饭的钱?

星期天爸爸带牛牛去动物园,刚下车就看见离动物园不远处天桥上有三四个乞丐,不住地向过往的路人们磕头,寻求施舍。牛牛跟爸爸走上天桥,在走过第一个乞丐之后,牛牛看到爸爸没右给乞丐钱,牛牛对爸爸的行为可不满了,他问爸爸要钱,要给这些乞丐,可是爸爸却不同意。牛牛冲爸爸小声地嚷道:“爸爸你为什么不给讨饭的钱?”

“人之初,性本善”,同情、助弱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教育孩子从小同情、帮助弱者。无论是学校、家庭、社会等都在向孩子灌输一些这方面的信息,可是生活中却有一些现象与这些教育背离了,因此,这使孩子们理解不了,总让孩子们产生疑惑,他们常常好奇地问:

妈妈你能把小乞丐带回家吃饭吗?

阿姨为什么对小乞丐那么凶?

为什么售票员阿姨让大家给老奶奶让座,却没有人让?

理解同情帮助是人人要遵守的社会公德。从小培养孩子的善良、同情心,这是家长、家庭、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现在是呼唤爱心的年代,需要全社会的人共同努力,建设一个和平、满爱心的社会。教育孩子同情别人,传授给他们同情帮助的方法和技巧,是我们每一位家长和老师及全社会都应关注的教育问题。

常见的答案

“这些人都是装的,同情他们干吗?”

家长冷漠无情的行为,不加区分地对所有需要帮助的人加以否定,不鼓励孩子去同情别人,等于泯灭了孩子的善良之心,这样的教育要不得,因为这样发展下去会使孩子缺乏善心和爱心。如果哪天最亲密的家人遇到难时,孩子都有可能对其都不肯施以援手,这样的结果恐怕是任何家长都不想看到的吧!

“我还不如开一个慈善机构得了,把他们都接回家!”

你的态度决定了你教育的错误。爸爸如此回答,会让孩子善良的心灵受到打击,会让孩子瞧不起你。

最好的答案

“宝贝,你看,这儿有这么多的乞丐,爸爸该给谁钱呢?前面那位盲人叔叔最可怜,你把这些零钱送给他吧!”

家长要让孩子明白,对于那些四肢健全的正常人装扮乞丐而取得众人怜悯的欺骗行为,是不能纵容的:对真正需要同情和帮助的人则应该慷慨解囊。另外,还要告诉孩子,沿街乞讨或上门乞讨的行为是不对的。我们国家有专门的收容救助机构可以收容他们,而我们则可以通过参加一些“献爱心”的募捐活动,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孩子能听懂的科学答案

我们应该同情和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比如乞丐、残疾人、失学儿童等。但对于那些装扮成乞丐、残疾人和失学儿童来骗取众人怜悯的欺骗行为,是不能纵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