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在拇指上耕田
15150700000074

第74章 论大师

陈应松

远离大师是有可能的。也是一种悲哀。远离大师的笼罩需要有重建宇宙的勇气。所谓大师,就是在黑暗中摸索的第一人。在超越死亡的历程中,大师凭借他的天赋语言表现着他身心如一的绝对虔敬,永恒的虔诚,对生命的畏惧。

大师是经历炼成的,而不是知识造就的。在艺术中,知识只造就智者——通常的情况下只造就小聪明的人。

大师是圣者,是关于生命和死亡的意识煮出来的,他的艺术始终冒着这一切的滚烫的咸毒的热气,始终在翻腾,而每一个气泡都是没有答案的疑问。

大师是命名的人。不是为一件琐事命名。是对一些生命基本的原素,那些折磨他也折磨所有人的精神和意志命名,那些被各种宗教和哲学解释得神乎其神,支离破碎的词汇命名。大师就是他的宗教和哲学,是死亡的宗教,也是活命的哲学。

任何时代都不是远离大师的时代,卑鄙、下流的时代可能产生大师,黑暗、混乱的时代也可能产生大师。惟其斜风细雨不是大师的环境。大师是与命运相撞的人。他打败了命运,他是大师;他被命运打败了,他也是大师。他在深渊里,他渴望着;他在山峰上,他俯瞰着。他成了一种飘忽的精神,而不是他身在何处。大师能把这一切化为他的作品,毫无保留地献给人类,献给神灵和自己。这是他籍以永生的手段,用作品填满他的意识所能及的世界的虚空,战胜人的第一弱点:虚妄。

“大师是一、生命和死亡。《伊萨奥义书》”大师留下的便是永恒的星星了——“它早已治愈了生命的爆发。(尼采)”

(430077 湖北武汉东湖翠柳街一号省作协 陈应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