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十二时辰养生法
15153800000018

第18章 缓解疲劳让眼睛休息

巳时是人们用眼的高峰期,因为此时人们正是精力最充沛的时刻,工作效率也是最高的时候,很多人都在目不转睛地紧盯自己的工作。

特别是使用电脑的人们,时间一长,他们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视疲劳症状,尤其是整天与电脑打交道的白领,他们中90%以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视疲劳症状。因为使用电脑的最大缺点是视线必须集中在固定距离且范围狭小的屏幕上,眼睛不停地注视文字、符号或图像这些“发光体”,这会使眨眼次数减少,因而泪液分泌减少,容易造成眼睛干涩。加上使用电脑时,一旦集中精力工作,就很难停手,导致眼睛在不知不觉中负荷过度,出现红眼、流泪、干涩等刺激感。由此可见,如何缓解眼睛的疲劳,这成了当今很多上班族面临的一个迫切的健康问题。

很多人在用眼的时候不注意方法,导致眼睛出现不适症状。

错误一:眼睛干了滴眼药水。

由于对着电脑时间太长,有些人已经习惯了每天携带一瓶眼药水,觉得眼睛干了就滴一滴,几乎每隔半小时就要滴一次,自以为这样是保护了眼睛。然而眼科医生指出,其实这样对眼睛不好,一般药都有副作用,眼睛干了偶尔用一用眼药水是可以的,但长期用就会有副作用产生,会对角膜上皮有伤害。眼睛休息还是应该尽量靠对眼睛的放松来进行,如到窗边远眺15分钟,或是做做运动。

眼睛休息还是应该尽量靠对眼睛的放松来进行。错误二:关灯看电视、电脑。

有一些人平时在看电视或用电脑时喜欢把旁边的灯都关了,只剩下屏幕上发出的亮光。专家指出,这样做对眼睛是极为有害,这时光线对比度会特别高,眼睛特别容易感到疲劳,时间长了,就会影响视力甚至损害眼睛。

错误三:专注用电脑不眨眼。

有的人在使用电脑工作时,眼睛注视时间太长,过于关注,眼睛一眨也不眨。专家指出,这样眼睛容易干燥,时间长了会有异物感,流泪,甚至视物模糊。眨眼实际上是眼睛防止角膜干燥的方法,因此成年人在对着电脑工作时一定要注意1~2个小时就要休息,经常让眼睛闭一下,可以得到暂缓的休息。

保护眼睛、防止视力伤害、减缓视疲劳,除了光线适宜、保持正确的操作姿势、保证休息和做眼保健操之外,还有一条非常重要,那就是要给眼睛补充营养。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维生素与眼疾的发生、视力的好坏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用眼过多者,需要更多的眼睛所需的维生素及矿物质。合理补充眼睛所需的营养素,对保护眼睛、防止视力伤害、防治眼疾、提高视力非常重要。

视疲劳者要注意饮食和营养的平衡。所以,视疲劳者要注意饮食和营养的平衡,平时多吃些粗粮、杂粮、红绿蔬菜、薯类、豆类、水果等含有维生素、蛋白质和纤维素的食物。以下食谱对眼睛有着重要的帮助。

(一)黑豆核桃冲牛奶:黑豆粉1匙,核桃仁泥1匙,牛奶1包,蜂蜜1匙。将黑豆500克,炒熟后待冷,磨成粉。核桃仁500克,炒微焦去衣,待冷后捣如泥。取以上两种食品各1匙,冲入煮沸过的牛奶1杯后加入蜂蜜1匙,每天早晨或早餐后服用,或与早点共进。黑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与维生素B1等,营养价值高,又因黑色食物入肾,配合核桃仁,可增加补肾力量,再加上牛奶和蜂蜜,这些食物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1及矿物质钙、磷等,能增强眼内肌力,加强调节功能,改善视疲劳的症状。

(二)枸杞桑葚粥:枸杞子5克,桑葚5克,山药5克,红枣5个,粳米100克。将上述原料熬成粥食用。此方中的枸杞子、桑葚能补肝肾,山药、红枣健脾胃。视力疲劳者如能每日早晚两餐,较长时间服用,既能消除视疲劳症状,又能增强体质。

此外还可以通过按摩的方法缓解眼睛的疲劳,以下按摩诸法可以单独做,也可选择几种共做,贵在持之以恒,日久定见成效。

1.熨目法。黎明起床,先将双手互相摩擦,待手搓热后以手掌熨帖双眼,反复3次以后,再以食、中指轻轻按压眼球,或按压眼球四周。

2.吐气法。腰背挺直坐,以鼻子徐徐吸气,待气吸到最大限度时,用手捏住鼻孔,紧闭双眼,再用口慢慢地吐气。

特意眨眼,对眼睛的保护非常有效。3.折指法。是指小指向内折弯再向后扳的屈伸运动。每遍进行30~50次,并在小指外侧的基部用拇指和食指揉捏50~100次。此法坐、立、卧皆可做,每天坚持早晚各做1遍,不仅能养脑明目,对有白内障和其他眼疾者也有一定疗效。

4.抓筋法。身体取卧法,先缓缓吸气3次,而后用双手抓两侧颈筋5下(胸锁乳突肌部位),连续抓10~15次。此法有清心明目功效。

还可以利用眨眼的方法缓解眼睛疲劳。每天眨眼300次。20~40岁之间的正常人每分钟眨眼约20次,而在睁眼凝视变动快速的电脑屏幕时,眨眼次数会减少到每分钟4~5次,造成泪液分泌严重不足,就会出现眼睛干燥酸涩的症状。因此特意眨眼,对眼睛的保护非常有效。一般而言,每天特意眨眼300次比较合适,不仅有助于促进泪液分泌,缓解干燥酸涩的症状,而且可以清洁眼睛,并给眼睛小小的按摩,从而缓解眼睛疲劳。

巳时虽然是人们精力最旺的时间,这时也是用眼的高峰期,但无论什么都要讲究适当,应该注意对眼睛的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