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好口才让女人一路畅通
15154700000018

第18章 女性也要学会打圆场

在特定的场合中“察言观色”,适时得体地“打打圆场”,能有效地摆脱尴尬和烦恼。

有个女理发师傅带了个徒弟。徒弟学艺3个月后,便试着给顾客理发。

徒弟给第一位顾客理完发,顾客摇摇头说:“头发留得有点短。”徒弟不知道该如何应答。女师傅笑着解释:“头发短,可以使您显得精神、朴实、厚道,让人感到亲切。”顾客听完,欣喜而去。

徒弟给第二位顾客理完发,顾客还是摇摇头说:“头发留得有点长。”徒弟也不知道该如何应答。女师傅在一旁笑着解释:“头发长使您显得含蓄,这叫藏而不露,很符合您的身份。”顾客听完,高兴而去。

徒弟给第三位顾客理完发,顾客边付款边埋怨:“用的时间怎么这么短,不到20分钟就完事了。”徒弟还是不知道该如何应答。女师傅马上笑着解释:“如今,时间就是金钱,‘顶上工夫’速战速决,为您赢得了时间。您何乐而不为呢?”顾客听了,欢笑告辞。

当徒弟给第四位顾客理完发,顾客边交款边埋怨嘟囔:“剪个头怎么花这么长的时间,都快1个小时了。”徒弟心中慌张,不知所措。女师傅马上笑着抢答:“为‘首脑’多花点时间很有必要。您没听说:进门苍头秀士,出门白面书生嘛!”顾客听罢,大笑而去。

故事中的这位女师傅,真可谓是一位“打圆场”的高手,每次得体的解说,都使徒弟摆脱了尴尬,让对方转怨为喜,高兴而去。“打圆场”与“和稀泥”不同,它是从善意的角度出发,以特定的话语去缓和紧张气氛、调节人际关系的一种语言行为,在女性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有着积极的意义。

前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曾携夫人赖莎访问美国,在赴白宫出席美国总统里根举行的送别宴会途中,戈尔巴乔夫突然在闹市下车和行人握手问好。这时,苏联保安人员急忙冲下车,喝令站在戈尔巴乔夫身边的美国人把手伸出口袋。他们怕行人口袋里藏有武器,听到苏联保安人员的喝令,行人一时不知所措。这时,身后的赖莎马上出来打圆场,她向周围的美国人解释说,保安人员的意思是要大家把手伸出来,跟他丈夫握手。顿时,气氛变得热烈了,人们亲切地同戈尔巴乔夫握手致意。

有时某种行为在特定场合中虽有着特定意义,但圆场者为了化解尴尬,可巧妙地解释为另一种意义。这里,戈尔巴乔夫的夫人赖莎即用此法,随机巧应变,妙打圆场缓解了当时尴尬的场面。

某酒店正在为一对青年举办结婚典礼。新郎新娘在爆竹声中相依相偎缓缓而来。不料,一团火星溅在新娘的衣服上。幸亏有人手疾眼快,上去将火捏灭,但还是烧了条衣边。新娘的脸顿时红了。她觉得新婚燕尔就把衣服烧破了有些不吉利。在场的人都有憾意,却不知说什么好。这时婚礼的女主持人走到新娘面前说:“恭喜你!新娘的衣服边没了是个好兆头,它将预示你们这对新人将来一定恩爱美满,幸(新)福(服)无边!”说得众人都乐了,新娘也转忧为喜。

女主持人一句话,利用“新”、“服”与“幸”、“福”的谐音关系,巧妙地转换成另一种吉祥的祝福,化腐朽为神奇。白领女性在“打圆场”时要善用“吉言”,以“动听”的话语来打动别人,求得别人的欢喜。“吉言顺耳”,爱听“吉言”几乎是人们共有的一种心理。

“打圆场”应“扬长避短”。工作与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包含着两重性,其中的对与错、利与弊是相对的。辩证地看待问题,得体地“扬长避短”,也是“打圆场”的一大技巧。白领女性可针对各种不同的情况,采取“扬长避短”策略,用巧妙的语言去作解释,通过“扬长”,引领别人换个视角,对先前不满意的事来一番变位思考,让对方从一个新的角度去体会佳妙之处,从而高高兴兴地接受自己的观点。

能适时地提供一个恰当的台阶,使人免丢面子,是白领女性圆场的一大原则。“打圆场”不是不着边际的奉承,也不是油腔滑调的诡辩,它是一种说话的艺术。白领女性认真学习并掌握这种艺术,适时得体地在特定的场合中替自己或替别人“打打圆场”,能有效地摆脱尴尬和烦恼。

“打圆场”的用语需要幽默。幽默失灵的时候并不多,用它圆场一般较易奏效。幽默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一句幽默的语言能使双方在笑声中相互谅解和愉悦,并且能使人在笑声中有所悟,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