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行会制度史
15155300000017

第17章 会所

会所是行会的办公地方,同时又是同业者共同祭祀其本行祖师之所在。这在以后称为公所或会馆。在宋代,似尚没有此种名称,但这种会所之存在是不成问题的:

……城内外鲞铺不下一二百余家,皆就此上行。(《梦粱录》卷十六“鲞铺”条)

大抵杭城是行都之处,万物所聚,诸行百市……更有儿童戏耍物件,亦有上行之所。(同书卷十三“团行”条)

“上行”就是行会登记货物来收“行用”,并把它作质及量的检查以便统治市场的意思。这种“上行”的会所恐就是会馆或公所的前身,官府需用该行的品物时即派人住在这里来收买:

(天禧)五年四月三司知益州薛奎言……又勾当场务公人,就大价收买,趁限送纳,甚是不是,欲乞指挥利州路转运司与利州三泉县住行抽买铤银……(《宋会要·食货三七》“市易”条)

我们可以想象到:各该行开会时大都在这种会所。但当时茶肆非常发达,故各行行老要开联席会议或做营业上的交易时,地点并不是此行或彼行的会所,而是茶肆:

大凡茶楼多有富室子弟、诸司下直人等会聚,习学乐器、上教曲赚之类,谓之挂牌儿。人情,茶肆本非以点茶汤为业,但将此为由多觅茶金耳。又有茶肆。专是五奴打聚处;亦有诸行借工卖伎人会聚行老,谓之“市头”。(《梦粱录》卷十六“茶肆”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