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烟花三月的繁华都市
15159200000016

第16章 长沙,岳麓精神里的重生

古时称为“潭州”的长沙曾是楚汉名城,也是著名的快乐之都和山水洲城。作为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是楚汉文明和湖湘文化的始源地,在三千年的古城文明历史中沉浮,“马王堆西汉陵墓”出土于此,被称为世界考古奇迹。长沙是环长株潭城市群龙头城市,另外作为湖南省省会,长沙也是湖南省的政治、文化、经济、交通和科教中心。

历史的根源

“湖南第一人”当属清朝末年的曾国藩,长沙是一个对晚清的中国造成深远的影响的城市,因为许多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如曾国荃、左宗棠、胡林翼等都涌现于当时的长沙府,以这些人物为首,一群有识之士发动了消灭太平天国,发动洋务运动,收复新疆等运动。随之长沙成为重要的政治和革命活动地,具体时间是清朝末年到民国初期。此时有陈宝箴、谭嗣同在长沙兴办时务学堂,兴起戊戌变法的。之后许多有影响力的活动都在这里发生,如自立军起义、抢米风潮、公祭陈天华和姚宏业、华兴会、浏萍醴起义等。其中,黄兴为中华民国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因为清朝末年有一系列的反清活动是由他发动主持的。

民国时期中国政治的革命中心之一当属长沙。焦达峰、陈作新为首的起义新军于1911年10月22日光复长沙。蔡锷曾就读于时务学堂,他在1915年的时候发动了护国运动。作为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地之一,长沙在1919年曾派送大批五四青年赴法勤工俭学。许多中共早期领导人要不就是在长沙读书,要不就是在长沙从事政治活动,比如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任弼时、何叔衡等。1927年发动秋收起义的毛泽东试图攻打长沙,但是他失败了,之后他开始“农村包围城市”的现实方针。共产党政权正式在长沙建立是在1949年8月5日,此后兴起了长沙的重建与发展。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创始人之一,因为他早期读书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正是长沙,因此长沙又有革命圣地之称。有了那么多革命文化的积淀,长沙以“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岳麓精神而闻名。

传奇的现在

号称是“湖湘第一名胜”的长沙岳麓山,看似在中国的众多名山大川之中显得微不足道它既不峻峭,也不秀美。但是岳麓山最好地诠释了“青山处处埋忠骨”这句话,使得其与其他名山与众不同,因为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一大批志士仁人埋葬于此山,其中既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中阵亡的湖湘将士之墓,也有伟大的辛亥革命的活动家陈天华、蔡锷、黄兴等人的墓地。如今大学城绕着岳麓山而建,希望以此激励众多学生。

1980年代,正值改革开放初期,长沙经济逐渐落后于沿海城市;1990年代后期,作为中西部重要的中心城市,长沙开始快速发展。2007年年底,国务院批准为长株潭“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沙开始成为中国中部崛起的重要引擎。如今长沙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同时,致力于打造中部开放、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名城的长沙也向世界级旅游城市的目标在逐步迈进。

城市地标

来到长沙,岳麓书院是一定要去的。1925年岳麓书院改称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长沙的城市地标。由于坐落在岳麓山东面的山脚下,书院以山得名,成为岳麓书院,四周林木荫翳,环境幽静雅致,前临湘水,后枕岳麓山。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的岳麓书院是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著名理学家张轼、朱熹都在此讲过学。岳麓书院在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改为高等学堂,也就是现在的湖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