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烟花三月的繁华都市
15159200000029

第29章 里约热内卢,热辣的桑巴

1960年以前巴西的首都是里约热内卢,它是仅次于圣保罗的巴西第二大城市。市境内有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的里约热内卢港,和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的里约热内卢基督像,里约热内卢基督像也是该市的标志。

历史的根源

现今城市的所在地瓜纳巴拉湾于1502年1月20日被葡萄牙探险家佩德罗·阿尔瓦雷斯·卡布拉尔发现他们当时认为海湾实际是河口,并将其取名为Rio de Janeiro,即“一月之河”1565年3月1日葡萄牙人入侵,成功占领此城,成立了里约热内卢城市,将法国人驱逐出境。以后海盗及私掠船,特别是法国,经常攻击城市被。为了防御和抵抗侵略者,葡萄牙人16世纪起开始在这里建筑城堡。

1822年,巴西独立,佩德罗一世设国家首都为里约热内卢,但是由于城市的重要性在逐渐减弱消失,经济和政治中心往圣保罗迁移。到了1889年,共和国代替了君主制,此时巴西的首都仍是里约热内卢。正在此时,里约热内卢出现了大量非洲人奴隶。1840年,市内已有220,000个奴隶。20世纪早期,随着城市急速发展,里约热内卢人口和市中心的重心开始由现在的商业中心区一带向西、南转移。

首都的迁移早在1930年代就是巴西政府着手讨论的问题。1955年库柏契克上任新总统,开始大力推行新首都的建设。这个举动在当时被很多人认为只是为了选举而作,但尽管如此,在1960年4月21日,库柏契克最终还是成功把迁首都到巴西利亚。而里约热内卢则降格,成为一个普通城市。

传奇的现在

1960年首都迁往巴西利亚后里约热内卢改为瓜纳巴拉州(范围不变),1975年撤销瓜纳巴拉州,又成为里约热内卢州首府,海陆空交通发达,其港湾腹宽口窄,可泊巨轮,是巴西最大港口,年吞吐量在3,500万吨以上。有纺织、服装、食品、印刷、机械、造船、汽车、冶金、化学和石油加工、等工业。市内设有图书馆70多家,各种类型的博物馆60多家,俱乐部82家,大小剧场85座,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也有有许多。坐落在美丽的瓜纳巴拉海湾的里约热内卢依山傍水,风景优美,是巴西乃至世界著名的旅游观光胜地,是世界著名的旅游中心,有面包山、耶稣山、马拉卡纳体育场、尼特罗伊大桥等名胜,巴西最大的公园、植物园也在此地。

此外,里约热内卢有着世界上数目最多、延伸长度最长而举世闻名的海滩,在全市72个海滩中科帕卡巴纳海滩和依巴内玛海滩最有名,每年6月和7月是最佳旅游月。里约热内卢不仅是全国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国最大金融中心,许多银行、大企业和垄断组织都在此设有经理处。

城市地标

里约热内卢位于巴西国土的东南部,北有瓜纳巴拉湾西岸伸入,南临大西洋,东岸有长达14公里的跨湾公路大桥与尼泰罗伊市相连。东西长70公里,南北长35公里,面积1255.3平方公里,其中绿地面积325.6平方公里,海拔2.3米,900万人口。是巴西最大海港和巴西第二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