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诸葛亮职场生涯十大败笔
15164700000008

第8章 将老板的话当耳旁风

诸葛亮追随先帝刘备十六年之久,君臣关系总体而言是相当融洽的,刘备称“犹如鱼之得水”,诸葛亮也是“许先帝以驱驰”。可是,一直以“老板绝对不会错”为座右铭的诸葛亮,恰恰将刘备临终前的一句忠告视作耳旁风,从而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马谡是荆州名士马良的幼弟,头脑机灵,能言善辩远在其兄之上,尤其博学多才,好于议论兵书和谋略,常能观察细微之事,分析精辟,头头是道,所以深得主管企划工作的诸葛亮欣赏,以为之参谋,经常带在身边。刘备东征失败之后,在永安养病,召远在成都的诸葛亮议事,马谡便随诸葛亮前往。刘备早在荆州时,便和马良交好,对马谡自然知之颇深。他虽然知道马谡的才华,却认为其光说不练,话虽讲得漂亮,但总嫌不实在。的确,刘备历经风霜,他当然认为马良、黄权、马忠等重视经验的谋士,绝对比好说理论而缺乏经验的马谡可靠得多。且看刘备当时对诸葛亮的忠告:

先主环顾了一下病床前的众臣,只见马良的弟弟马谡也在一旁,于是命令他先退出。马谡出去后,刘备问诸葛亮:“不知道丞相认为马谡的才能如何?”诸葛亮回答:“此人称得上是当今难得的英才。”刘备摇头道:“未必!我看他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丞相应由多方面详细观察他才是啊!”但诸葛亮很快就将刘备的忠告置于耳后,首出祁山,便将守街亭的重任交给马谡,终于导致首度北伐无功而返。到那时,虽挥泪斩马谡,却已经迟了。这难道不是他将老板的话当成耳旁风,一意孤行的后果吗?说到底,他这是一种不忠诚的表现。

拿破仑曾经说过:“不忠诚于统帅的士兵就没有资格当士兵。”麦克阿瑟将军也说过:“士兵必须忠诚于统帅,这是义务。”事实上,不论是战场还是职场,没有哪一个老板喜欢不忠诚的员工。

忠诚是职场中最应值得重视的美德。它并不是从一而终,而是一种职业的责任感,不仅仅是对公司和老板的忠诚,而是一种职业的忠诚,是承担某一责任或从事某一种职业所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

对于企业来说,忠诚能带来效益,增强凝聚力,提升竞争力,降低管理成本;对于老板来说,忠诚可带来自信,拥有事业上的成就感;对于员工来说,忠诚能带来安全感,增加团队意识,最终换来财富和晋升的机会,乃至成功。

忠诚的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服从老板的决定。对老板服从永远是第一位的。下级服从上级,是上下级顺利开展工作、保持正常关系的首要条件,是融洽相处的一种默契,也是老板观察和评价员工的一个重要尺度。这是不争的事实。试想一下,当老板面对一个顶撞自己、不服从命令、一意孤行的员工时,他会做出什么反应呢?

当然,服从并不是愚忠,而应该有一个技巧的问题。同样作为下属,又同样服从老板的分配,可是每一个员工在老板心目中的位置却大不相同。除了某些确实存在的客观原因之外,服从的艺术也是很关键的。

要履行忠诚的义务,做到以服从来赢得老板的赞誉,就应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执行任务。如果你才华出众,真有水平,就应该认真执行老板交办的任务,在服从中显示才华,让圆满的完成工作来显示你的水平。

(2)主动替老板分忧。在服从老板决定的同时,主动献计献策,既积极配合老板工作,表现出对老板的支持和尊重,又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借机表现了自己。

(3)勇于挑战。要敢于承担那些有难度的任务,甚至找其它同事不愿承担的工作干。关键时刻服从一次,胜过平时服从十次。

(4)主动请示。变被动为主动,既体现了下属的积极性,还增加了老板认识自己的机会。

(5)勤于汇报。在处理关键问题时勤汇报,多征求老的意见和看法,积极争取老板的支持。

(6)经常勾通。多和老板“通通气”、“合合缝”,处理好上下级关系,会对你的职业生涯大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