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随处可用的24条处世法则
15165700000042

第42章 粉饰别人,给别人“最在乎”的东西

在人的一生中,尴尬的事是无法完全避免的。而这种时候就需要有人来解围捧场。虽是圆滑乖巧之为,但若能把握对方的心理、审时度势,然后凭借恰到好处的解说来化解尴尬与僵局,这便成了一件好事。

人在世上,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希望被别人知道的事情,但是我们总不能保证下一秒发生什么,也许就会遇到出丑露乖的脆弱时刻。面对别人脆弱的时刻,如果你幸灾乐祸,那么很容易因此结下仇家。然而如果你能抓住这一时刻为别人粉饰遮羞,对方的感激之情也必然油然而生。

慈禧爱看京戏,所以不断有戏班子进宫专门给老佛爷演出。慈禧喜怒无常,这些戏子们都提心吊胆。演得好了,老佛爷开心了,使赏赐给他们一些小玩意,以示皇恩浩荡;演得不合老佛爷的胃口,他们便有掉脑袋的危险。

有一次,著名的京戏演员杨小楼率领他的戏班进宫给老佛爷演出。这天,慈禧心情舒畅,看完戏后,把杨小楼召到跟前,指着满桌子的糕点说:“这些都赏赐给你,带回去吧!”

慈禧这人极为奢侈浪费,她一顿饭能点二百多道菜,可想而知那些糕点也绝不会少,杨小楼心想:这么多糕点,我怎么带回去呀?

于是,使叩头谢恩,壮着胆子说:“叩谢老佛爷,只是这些尊贵之物,奴才不敢领,请……另外恩赐……”

这话把周围的宫女太监们都吓了一跳,按老佛爷的脾气,赏赐你的东西你不要,还敢要求另外赏赐,这不是找死吗?哪知,这天偏偏慈禧心情出奇的好,并未动怒,只是问了一问:“那你要什么?”

杨小楼又叩头道:“老佛爷洪福齐天,不知可否赐个字给奴才。”

慈禧听了,一时性起,也想露一手给大家瞧瞧,便让太监捧来笔墨纸砚。慈禧大笔一挥,一个硕大的福字就写成了。

没想到的是,慈禧的这出戏却给演砸了。她把福字写多了一点。慈禧身旁的一位小王爷眼尖嘴快,马上告诉了慈禧:“福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呢!”

杨小楼一看,的确是写错了。这可怎么办?若是拿回去遭人议论,要是传到慈禧耳中,不知又有多少人要遭殃。不拿吧,慈禧动怒自己不会有好下场。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他一时急得直冒冷汗。

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慈禧也觉得为难,确实是自己写错了,不想让杨小楼拿出去丢人现眼,但自己也无意重写一张。

这时,一旁的李莲英灵机一动,不慌不忙地走向前,笑呵呵地说“老佛爷洪福齐天,她老人家的‘福’自然要比世人的多一‘点’了。要不怎么显示出她老人家的高贵呢?”杨小楼一听马上心领神会,连忙叩首道:

“老佛爷这万人之上之福,小人怎敢领呢?”

慈禧正愁没法下台,听这么一说,也就顺水推舟,笑道:“好的,隔天再赐你吧!”

李莲英几句看似平常之极的话,却成功地给了粉饰了慈禧的疏漏,不仅给慈禧挽回了面子,化解了一场尴尬之极的对话,还顺便拍了“马屁”。难怪李莲英能成为慈禧身边最得宠的人之一,这跟他机灵圆滑,善于打圆场有着很大的关系。

一个人为别人粉饰与遮羞能力是以人生经验为基础的,经过多次实践,你会变得老练且聪明,应变能力和修养也会同时跟着提高。只有处世功底深厚的人才有可能在情况发生变化时化险为夷,化拙为巧,使自己摆脱尴尬境地,并在交际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要粉饰别人,要遮羞,要做到以下几点:

1、无论出现什么情况,都保持高度的冷静,使自己不失态。如果你不冷静,情绪过分紧张或者激动,很可能应付不了这个局面。接下来或者承认事实,或者愤怒争辩,拼命否认,很可能当时就不欢而散。但是你如果很冷静,可能会很快找出理由。

2、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使气氛由紧张变为轻松,由尴尬变为自然。

3、学会巧妙地转移话题和分散别人的注意力。说错了话或者做错了什么事,除了迅速承认错误之外,还要学会巧妙地转移话题,把别人的注意力吸引到其他方面。比如用幽默或玩笑的方式转移目标,把关于人的事扯到某种物上面,把令人紧张的话题变成轻松的玩笑等等。

生活中,谁都难免会有出差、出丑的时候。而此时,你若能注意为人掩丑遮羞,别人便会对你感激不尽,你也会赢得更好的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