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随处可用的24条处世法则
15165700000073

第73章 捧中含恐,恐吓可以在赞美中带出

历史上的“杯酒释兵权”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了解,这个故事就是典型“先捧后恐”的成功之作。赵匡胤就通过“杯酒释兵权”成就了一个“先捧后恐”的历史杰作。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从后周手中抢过皇位是位之后,带领手下将士南征北战,基本上统一了中原一带,后又平灭了南唐,天下太平,后来终于一统江山。

然而天下太平后,赵匡胤渐渐觉得那些战时曾流血卖命的把兄弟们无用起来。他们不但与自己分享荣华富贵,而且个个手握兵权,若一旦有哪个嫌自己官位不够高造不仅无用,反而有功高盖主的危险。反了,局面就难收拾了。但要向众弟兄下手,又怕天下人气愤。且每位弟兄手下都有一大批亲信,若向众弟兄下手,激起他们手下叛乱,自己的皇位也是坐不稳。最终他想到了“杯酒释兵权”。

怎么办呢?想来想去,他想到了酒。以酒掩脸,让众弟兄交出兵权。大家若照办,这事就解决了。若有人发难反对,就用醉酒疯话掩过去。

第二天,他召来手握兵权的把兄弟们,饮酒谈笑,开怀痛饮,直喝到红日西沉,个个眼亮脸红。赵匡胤看差不多了,于是讲起往事,最后叹一口气说:“若永远生活在那段日子里多好!白天厮杀,夜晚倒头就睡。哪像现在这样,夜夜睡觉不得安宁。”广众兄弟一听,关心地问:“怎么睡不稳?”赵匡胤说:“这不明摆着吗,咱们是把兄弟,我这个位子谁也该坐,而又有谁不想坐呢?”

大家面面相觑,感到事态严重起来,想到刘邦得天下后逐个杀功臣的历史旧事,一个个胆战心惊,跪在地上说:“不敢”。赵匡胤看预期效果达到,顺势穷追下去,说:“你们虽然不敢,可难保手下人不这么想。一旦刀施加在你们身上,就由不得你们了。”大家一听,明白赵匡胤已在猜忌大伙了。吓得在地上叩头不敢起身。求赵匡胤想个办法。赵匡胤说:“人生苦短,大家跟我苦了半辈子,不如多领点钱,回家过个太平日子,那多幸福。”大家忙点头说:“照办”。

表面上是和以往的兄弟喝酒叙旧,实则无意中言语相威胁,这就是赵匡胤的恐吓计。这些兄弟们最后感到事态严重,也就为了保全性命纷纷告老还乡,主动交出兵权了。赵匡胤用一桌酒席就轻松稳住了自己的江山社稷,这实在是高明。

恐字与捧字,是互相结合着用的。善恐者,捧之中有恐。只捧不恐会让对方自觉有恃无恐,主动权在对方手中,你却不容易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捧中适当加一点恐吓,主动权则转到了自己的手里。“捧”是“恐”的台阶,既让对方不失面子,实质上又可以通过“恐”达到我们的目的。

张莉丈夫是海员,长期漂泊在外,孤独和寂寞陪她度日。

白天上班还好说,一到晚上便焦躁不安。为了消磨时光,她报考了夜大。第一次上课,发现丈夫中学时的一位同学也坐在教室里。此同学与丈夫相处不错,因此跟他自然亲近起来。没料到这位同学却暗暗打起她的主意来。

张莉觉察到这位同学的不良动机,她十分严肃地对他说:“俗话说,‘朋友之妻不可欺’。你是我丈夫的朋友,他平时对你那么好,要是我告诉我丈夫,不知他会对你怎么样啊?”同学一听,大惊失色:“你可千万别这样啊!”

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恐吓,也会让不知趣的对方有所顾忌。要记得,恐和捧并不是孤立分开的两个对立面,捧中有恐,才是妙计。捧中加恐,主动权在我们手里,“捧”字只用作台阶,让对方不失面子却非顺从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