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随处可用的24条处世法则
15165700000093

第93章 相诚以待,从心底打动他人换取信任

人们对真诚的渴望从来没有间断过,人世匆匆,我们都希望在茫茫人海中邂逅美好的相遇。真诚是我们待人接物必不可少的品德,世间最让人心旷神怡的是纤尘未染的世外桃源,最温暖人心的莫过于人与人之间最纯洁真挚的感情,这需要用一颗真诚的心作为底色,与真诚为伴,你才能看见生活的光华。一个人如果真诚,便会让人们忽视他的缺点与不足,因为他向人们展示的是自己纯净的内心,以诚待人,别人也会以诚相见。

《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的主人公霍尔顿就有着一颗纯洁善良的心,这个16岁的少年对当时美国人的虚伪、庸俗感到不满,厌倦了乏味的学校生活而选择出逃。作者塞林格以一个少年的口吻讲述了他对虚伪世界的逃避,渴望诚实的劳动和纯洁的爱情相结合的朴素和真诚的生活。他因哥哥为赢得世俗的成功而放弃自己的创作个性而深感惋惜。在他看来,人世间只有妹妹菲芯单纯真诚、自由自在。作者在表现出少年的反叛精神之外,在另一面却折射出主人公拒绝虚伪的人生追求。虚伪百害而无一利,朋友之间就应该坦诚相待,相互信任,我们都要拒绝虚伪,诚挚待人,做麦田中的那个守望者,过一种最简单而又快乐的生活。

都说知己难求,一曲《高山流水》成就了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知音之遇,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对此欣羡不已,都期望能有个知心朋友能听自己倾诉衷肠。每个人每天都会和不同的人擦肩而过,在接触别人之前,我们无法判断他是否会用一颗真诚的心来对待,现实生活充斥着真实与虚伪,我们只能用自身的理解做出判断。大多数人都是善良的,希望用自己的真心换取别人的信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有一部分人利用了这份真诚,用伪善的面具骗取了大家的信任。

虚伪是一种不真实的状态,如果当我们发现自己所期望的一份真情实感到头来只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时,那种失落和愤懑是让人难以接受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想要得到别人真诚的心,首先就要让自己透明澄澈起来。社会是个大熔炉,形形色色的人在我们身旁奔走,我们无法要求每个人都对自己心存善心,但是我们应该保证自己能够友善地对待别人,所谓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只要我们坦诚相待,终有一天会感化他人,因为真诚终究会战胜虚伪。

如果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离开了真诚,那么语言就成为了一个躯壳,不再是沟通的载体,而是用来欺骗他人的工具。在我们的工作中和生活里,人的进步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适应社会,脚踏实地,用真诚之心换取他人的信任,在风雨中,我们变得朴实,更加从容地应对一切伪善。面对虚伪,我们不要太在意,不管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心存善意地去待人,尽管你的付出不一定能得到善意的回报,但是随着年龄的积累,生活阅历丰富了,我们也就不再计较别人怎么对我们,只要自己拥有真诚,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人都能在你的循循善诱下抛出自己的真心。

有时候,我们努力经营的感情,可能会因为欺骗,瞬间荡然无存,而愚弄与算计早就在他人的心海里绽放了花朵。你的每一次真诚,可能都会让你受伤最深,这不是你没有丈量好生活的高度,欺骗你的人是无法企及你的位置的。人的修养和积淀采撷的源泉不同,酝酿出来的成分就不一样。如果信任的花蕾折去了枝干,我们何不将他混入泥土中,让它在地里沉淀,用我们的真诚浇灌,期待它来年新的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