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黄帝内经不生病养生真法
15166600000011

第11章 儿童养生 增强体质,健康成长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机体免疫力较弱,因此极易生病。儿童养生的根本目的就是根据儿童生长的特点,对其采取各种措施,不断降低其发病率,以增强儿童体质,促使儿童正常发育,健康成长。

欲得小儿安,就要三分饥和寒

有句中医谚语说道:“若要小儿常安,须带三分饥与寒。”这也是古代中医对于小儿健康保健的一个指导原则,说的是要使小儿健康成长,只能穿七分暖,吃七分饱,只有这样,小儿才能不易患病而保平安。

现如今,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家长过度溺爱孩子,不惜花大钱购买高档食品,千方百计地填鸭似地塞进孩子肚子里,惟恐供应不足。还有部分孩子由于饮食不当,过食冷饮、甜食,逐渐形成消化功能紊乱。

在衣着上,天气稍有变化,就里三层、外三层给孩子穿上,口罩、帽子也老早地戴上,生怕受凉生病,而且不让孩子们到户外活动,失去锻炼身体的能力。

结果造成孩子们的胃肠功能紊乱,发育迟缓,适应能力及对疾病抵抗力下降,常患感冒、发烧及腹泻。虽经药物治疗,但疗效不佳,病程迁延。由此可见,家长合理抚养孩子是非常重要的。

我国宋代著名的儿科专家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写道:“若要小儿安,常须三分饥与寒。”意思是说,要确保小儿平安健康,就不能给孩子吃得太饱、穿得太暖。然而,对生活条件优越的大多数城市家庭来说,给孩子吃饱穿暖早已不成问题,如今的孩子简直就是被极其丰富的衣食所包围。在这种情况下,谁还想得起这句俗语?

西医认为,呓得太饱容易加重小儿胃肠道的负荷,无论是胃肠道的蠕动还是分泌的消化液,都不能满足过多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从而容易出现肚子胀、肚子疼、腹泻等问题。况且吃得过饱会刺激胃肠道血运加强,从而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孩子穿得太暖,出汗后就容易受凉感冒,感冒还会引起诸如肺炎、心肌炎等多种并发症。

三分饥,是针对小儿脾常不足,不要吃得过饱,同时要少吃肥甘,多吃新鲜蔬菜,以免积滞生热。

要预防小儿容易感冒等疾病的发生,除了注意饮食等方面的调理外,最关键的是平时不要穿得太多太暖,须带“三分寒”。

俗语说“春捂秋冻”。“秋冻”就是指秋天要适当地挨冻,也就是说,从秋天开始,父母就要逐渐培养孩子在“冻”字上做文章,少穿衣、多裸露,让肌肤充分接触空气阳光,久而久之就增添了“秋冻”的底气。即通过适当的寒冷刺激,锻炼小儿的体魄,使之对冷环境的逐渐适应,提高其皮肤调节反应灵敏度,增强抵御寒冷的能力,有助于孩子预防传染病的免疫力的提高。

当然,这种“饥与寒”只能限制在“三分”之内,过分的饥与寒同样能引起疾病。育养小儿,饮食不能过饱,营养不能过盛,衣被不能过暖,冷饮、糖果要严加控制。

其实,做什么都要讲究一个度,恰到好处才是最重要的,这是中庸之道,也是中医的思维。

杨力教授答疑

问:我家宝宝1岁多,最近不怎么爱吃饭,请问如何让宝宝吃饭香?

答:首先需强调,这种方法需要长期坚持,否则难以见效。具体方法为:家长用拇指或食指弯曲后,用两指关节刮压孩子的足底。长期坚持此法,可促进孩子的胃肠蠕动,逐渐使孩子有食欲。

健康孩子慎吃补品

现如今,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纷纷让孩子吃补品。其实,孩子要不要补取决于其身体是否需要,即中医所遵崇的“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中医里,“补”是相对于“虚”而言。换言之,只有体质“虚”的人才需要“补”。孩子初生,各脏器的发育尚末成熟,功能也未完善,脾胃功能较差。但他们如同旭日初升,正在不断地蓬勃生长发育。小孩的生长发育,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不能人为地加以改变。身体健康的孩子说明脏器功能和生长发育正常,无需施补。因为他们根本不存在“虚”。

然而,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善和优生优育的普及,家长们为了使独苗苗聪颖强壮,不惜代价作健康投资。什么人参蜂乳、人参蜂王浆、生物健、鹿尾巴精、人参茶等,只要孩子愿意喝,就保障供应。盼儿女速成龙风的父母心是可以理解的,但从医学的角度看,这是对孩子的摧残。

为什么这么说呢?古人云:“误用致害,虽人参、甘草亦毒药之类也。”

孩童滥服补品的危害

1.内分泌失调。经常乱服补药,会造成机体内分泌功能紊乱,出现性早熟、免疫力降低、智力下降。

2.出现消化道症状。小孩脾胃薄弱,在服用熟地、龟板、鳖甲、首乌后,常可致上腹胀闷、苔腻、食欲减退、腹泻或便秘等。

3.人参中毒。未经医生指导而滥服人参中毒者大有人在。据专家研究分析,连续服人参1个月,每日3克,大多数人再现极度兴奋、烦躁失眠,甚至精神错乱或出现人格丧失。有一小孩在服用1次人参精后,,便出现血压升高、烦躁不安等症状。

4.加重原有病症。如果服用与自己体质相抵触的补药,不仅无益,还可加重病症。如偏阳虚的人服用滋阴药物,则阳虚更甚;偏阴虚的人服用壮阳药,则阴更虚;肠胃常胀气的人再服人参、黄芪等补气药,病症将更加重。

5.过敏反应。曾报道一小孩在服用鹿茸精后,出现呼吸困难、荨麻疹等过敏反应。其实,鹿身上的药大都属温热性壮阳药,根本不适宜小儿服用。

6.促使小孩假性性早熟。经常给孩子服用补品补药,即使孩予还是学龄前儿童,甚至是未满周岁的婴儿也可能会发生性早熟。这种性早熟是父母催出来的,所以叫假性性早熟。其特征是男孩阴茎变粗,女孩乳房突然增大或阴道流出白带样的分泌物,长阴毛。这完全损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

7.其他症状。擅自乱补,尤其是药性偏温热的补药,常可出现鼻衄、齿龈出血、口渴、便秘等。由上可见,儿童是不能乱补的。儿童即使“虚”也是脾虚,而成人和老人多为肾虚,所以小孩也不能服成人补药。阿胶虽然可用于5岁以上血虚儿童,但也只许配伍用而不能作单味服用。看来,儿童进补,千万要小心。

此外,专家特别提醒人们要谨防“虚不受补”,即因体质虚弱不能承受补品之补,反而引起身体的不良反应。如有的人进补后口舌生疮、失眠、胃疼、腹胀、腹泻,就是因为进补后先引起消化不良,进而影响吸收机能,造成营养不良、气虚血弱。

杨力教授提示

总而言之,家长不可自作主张,为孩子进补。小孩的身体犹如一部新机器,生机是在不断增强的,一般不需要大补及长期进补。家长在给小孩补的时候一定要慎重,不要伤了胃气或助积滞,这样反而对身体有害。

杨力教授答疑

问:我孙子刚满5个月,最近总是哭闹,且两三天才大便一回,请问宝宝是不是患上了便秘?该如何解决?

答:通过症状判断,确实是便秘。遇到这种情况不用慌,可以按照以下方法进行调治:家长用拇指蘸温水在宝宝的左手食指桡侧面从里向外搓300下,然后让宝宝趴下,屁股向上,家长将食指和中指并起来,横放在宝宝脊柱下方(即后背和肚脐相对应的地方),然后从上到下推300下,接着,将双手放在热水杯上温热,再将手放在包包的肚脐上。如此,不用多长时间,宝宝的便秘症状就可消失。

华佗捏脊法,儿童胃肠疾病的防火墙

华佗捏脊法乃推拿手法之一,常用于小儿,但是成人也非常合适,效果很神奇,但需要长期坚持。实践证明,华佗捏脊法不仅仅是治疗的方法,亦是保健强身的绝招。

捏脊疗法是中医中的一种经络疗法,是连续捏拿脊柱部肌肤,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一般而言,此方法主要用于治疗小儿“疳积”,因此也称“捏积疗法”。

中医认为.此法具有疏通经络、调整阴阳、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以及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等功效。其中,尤以健脾和胃的功效最为突出。临床常用于治疗小儿疳积、消化不良、厌食、腹泻、呕吐便秘便秘、咳喘、夜啼等症。此外,也可用来做保健按摩。

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方》中就有关于捏脊疗法的记载,这是目前为止文献的最早记录。经后世医家不断的临床实践,逐渐发展成为捏脊疗法。

捏脊可以帮助孩子祛病强身,是一种简单易学、效果明显,适于家庭操作的推拿法。捏脊时,脱去孩子的衣裤,任其俯卧在床上或父母膝盖上,父母站或跪靠在孩子的腿部的边侧,全身放松,活动一下手指,面带微笑,用手轻轻抚摸几下小儿的背部,使肌肉放松,然后进行捏脊。

“华佗夹脊穴”在中医属于经外奇穴,沿着脊椎从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在脊椎棘突下旁开5分,左右共三十四个穴,贯穿整个后背。上半部可治上肢及胸部疾病,下半部则可治下肢及腹部疾病。

“华佗捏脊法”即是徒手沿着脊椎两旁由下往上捏拿,通经活血,调和五脏六腑,对治疗局部的肩、颈、背、腰疼痛更是效果显著。尤其此法简单易学,立即见效,不需要任何道具(当然必须要有手指)。

1.捏脊的部位为脊背的正中线,从尾骨部起至第七颈椎。即沿着督脉的循行路线,从长强穴直至大椎穴。捏拿完毕,再按肾俞穴。

2.施术时患者的体位以俯卧位或半俯卧位为宜,务使卧平、卧正,以背部平坦松弛为目的。

3.在捏脊的过程中,用力拎起肌肤,称为“提法”。每捏3次提一下,称”捏三提一法”;每捏5次提一下,称“捏五提一法”;也可以单捏不提。

4.施术时可根据脏腑辨证,在相应的背俞穴部位上用力挟提,以加强针对性治疗作用。如厌食提大肠俞、胃俞、脾俞;呕吐提胃俞、肝俞、膈俞;1腹泻提大肠俞、脾俞、三焦俞;便秘提大肠俞、胃俞、肝俞;多汗提肾俞、肺俞;夜啼提胃俞、肝俞、厥阴俞;失眠提肾俞、脾俞、肝俞。

杨力教授答疑

问:怎么样让孩子快乐进餐?

答:通过以下方法,可增进孩子食欲,让其快乐进餐。

1.年龄幼小的孩子多半不太喜欢吃黏的东西,尤其是进入幼儿园期间的孩子.父母可以给他们做些酥脆的、咀嚼时会发出声音的食物,例如油炸虾丸等。

2.食物不要切得太大块,否则孩子会有吃不下的感觉,在切的时候也可以多花心思,切些花样、图案,令孩子吃时也觉得有趣。

3.餐具可多变化,放些漂亮的台垫、碗碟、台布等。

4.食物不要加入太多刺激性调味品,如葱、姜、胡椒粉等。

5.食物烹调及种类可作多方面变化,孩子不爱吃菜,可包在饺子里给他吃。

牙齿保健要从小做起

如何拥有一口健康、洁白的牙齿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现代人所重视。因为它会为你亮丽的微笑增加自信、为你清晰的谈吐增加魅力。不过,保护牙齿应该从小做起。

中国人喜欢吃那是众所周知,但对吃的工具——牙齿却不甚顾惜,竟然说牙疼不是病。据统计,牙齿的发病率在我国高达90Y0以上,高居百病之首。

作为消化器官的一部分,牙齿患病不仅让口腔痛苦,还会造成肠胃的“痛苦”,肠胃一旦出现问题,’那就会影响人体对营养的消化和吸收。

现代医学发现,不少人得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都和牙齿的疾患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所以世界卫生组织把口腔、牙齿的状况定为现代人健康的重要指标。

由于恒牙无法再生,因此防止牙病必须从小抓起。可以明确地说,那些一味给孩子买饮料和口服液的家长,都不懂保护牙齿健康的重要性。只有从小保护牙齿,才能让子女烈后拥有一副终生受用的好牙齿。目前,我国儿童数量约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儿童口腔疾病的发病率极高。鉴于此,若想子女将来有一口好牙,那就必须从小做起。

第一,乳牙龋病及防治

龋病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最普遍的口腔病,龋病及其继发病给人们的口腔乃至全身健康都带来很大危害。在现实生活中,常见周围的孩子出现龋齿,但多数家长认为,乳牙迟早要换,坏了不要紧。再说,孩子的牙齿不疼,若到医院补牙,反而引起孩子不必要的疼痛和恐惧。这些想法不但错误,而且可能造成终生遗憾。

龋病的高发病率,给众多儿童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乳牙龋中较常见的是奶瓶龋,因孩子长时间含着奶瓶而造成;过多的吃糖或者含着糖块睡觉也必然造成龋齿,因此不要让孩子养成含着奶瓶或糖块睡觉的习惯,而且从孩子乳牙萌出开始就要尽早教会孩子刷牙,养成睡前刷牙的好习惯。乳牙一旦有了龋洞,应积极到医院治疗,而且越早越好。龋洞浅而小时,补一次即可。否则,龋洞就会由小变大,由浅变深,既而侵犯牙神经,疼痛难忍,使孩子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和身心健康。

此外,未治疗的龋病可能继续发展,甚至合并局部感染,引起面部肿胀、发烧、淋巴结肿大等,产生不良后果。有时孩子龋病严重,只剩下牙根,还反复红肿发炎,这样只能把坏牙拔掉。乳牙过早缺失,一方面影响恒牙的正常发育,另一方面邻牙会向缺失牙的间隙倾斜,影响恒牙萌出,造成牙合畸形。孩子因为牙疼不敢咀嚼易形成单侧咀嚼的习惯,时间长了会影响孩子的颌骨发育,甚至两侧脸型不对称,影响面部美观。

第二,换牙障碍及早治疗

乳恒牙交替是每个孩子都要经历的生长发育过程,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顺利地长出恒牙。临床上常见的是:当孩子换牙时,乳牙已经掉了,而恒牙却长时间长不出来;或者孔牙还没有脱落,相对应的恒牙已经从旁边萌出了。

这时,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看牙科医生。对于前一种情况,医生首先通过拍牙片观察,了解恒牙胚的发育情况。如果孩子缺少这个恒牙胚,就不可能长出恒牙,必须等年满18岁以后镶牙,但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做缺隙保持器或临时义齿来保留日后镶牙所需要的位置;若有恒牙胚未长出牙槽骨,应加强此处的压力刺激,以促使其发育;若恒牙已长出牙槽骨,但还没有在口腔内萌出,覆盖在上面的牙龈组织变厚、变硬,则应该做一个小手术,即助萌术,切除表面的部分牙龈组织,使新牙尽早萌出。因此,当孩子换牙时,新牙长时间长不出来,父母就应该带孩子去医院,采用科学的方法,来帮助孩子长出新牙。

第三,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习惯

婴幼儿时期,由于吸吮动作本能的反射,或喂养不足,或某种惧怕及不愉快等心理因素,婴幼儿自发地产生吮拇指或食指、吮唇等不良习惯。不良习惯将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关键取决于其持续的时间、发生的频率和作用的强度。所以首先应判断孩子不良习惯的原因,尽可能采取合适的护理和心理疏导的方法,使孩子尽早改掉不良习惯。

一般情况下,有三分之二的婴儿在出生后3个月后就有吮指动作,这个动作一般在两岁时自然消失。心理学家认为,婴儿需要安全和温暖,而这种要求又大都通过哺乳得到满足,所以在婴儿脑与其他感觉器官通道尚未发育成熟时,婴儿通过吮指满足要求。但随着活动范围的增大,吮指活动为其他活动所代替。如果这个习惯动作不消失而持续到3岁以后,就成为不良习惯,会导致口腔周围肌肉的异常功能及牙牙合的变化,甚至形成错牙合畸形。

儿童吮指时,手指含在上下牙之间,牙齿受压而形成圆形的小开牙合畸形,门牙前突,开唇露齿;拇指压在腭盖上还会造成腭盖凹陷,妨碍鼻腔向下发育。长期吮指的儿童,常出现手指弯益畸形。替牙前有吮指习惯的儿童,错牙多发生在牙弓的前段,而且是暂时的,只要消除吮指习惯,畸形就会自动消失。

杨力教授答疑

问:儿童的牙齿为什么会变黑?

答:导致儿童牙齿变黑最常见的因素为四环素类抗生素的使用。这类药物会在牙齿发育钙化过程中影响牙齿组织而造成永久的变色。轻者矛齿部分变黄变灰,重者牙齿整颗变黑。此外,蛀牙也会使牙齿变灰、变黑。

儿童健康,需要远离肥胖

素有“儿童成人病”之称的肥胖症,在我国发病率显著增加,特别在大都市,已经突破200的比例,严重影响着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为了健康,儿童应远离肥胖。

小儿过于肥胖,医学上称为“小儿肥胖症”,指小儿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96.临床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症状性肥胖。在儿童肥胖者中,9096以上是单纯性肥胖。

据调查,单纯性肥胖的小儿多是生长在经济条件及生活环境较好的家庭中,且颇受长辈的宠爱。他们食欲好,进食量多,尤喜肉食和甜食,却不爱活动。这样,入多于出,体内脂肪贮存过多,便形成了肥胖症。

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小孩肥胖会危及自身的健康成长和发育,肥胖儿成年后患痛风、糖尿病的几率要高于儿童期正常的人群。由于肥胖,小儿学步的时间会推迟,容易出现扁平足;小儿行动较笨拙,容易疲乏。较大儿童可出现性情孤僻、自卑感强。

家长对于特别肥胖的儿童也是非常着急,但又不敢用太多药物,怕影响儿童生长发育。鉴于此,可以采用中医按摩减肥来进行治疗儿童肥胖症。

按摩减肥的常用手法主要以按法、揉法、攘法、点压法、推法、拿法、拨法为主。

手法操作:小儿仰卧,医者双手掌在小儿腹部做按揉数次,约1~2分钟,再用双手掌和掌根顺时针从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部位按揉数次,约3~4分钟,手法以泻为主,兼用平补平泻法,可增加手法运行频率。此法可调节胃肠蠕动功能,健脾利湿,加快皮下多余脂肪分解。

通过按摩患儿肥胖病区及淋巴点,促进新陈代谢而减肥。全身主要淋巴点,如腋窝、双乳之间的乳导管部分,腰部及双膝后面,指按时触到淋巴结就有痛感,随着疗程的不断发展,痛感会很快消失。可用20~30分钟进行按摩,通常都是以对腹部迸行环形运动来开始或结束按摩的,这样能助消化,也有助于废物的排出。

按揉背俞穴分布区域,以微红为度,重点按揉望井、脾俞、肝俞、大肠俞、肾俞穴、点按三阴交穴各1~2分钟。摩擦背部、肩胛骨之间,以热为度。按摩之后,应稍休息一下,通常患JL结束治疗后排尿是按摩效果好的表现。

中医按摩手法减肥比起其他减肥方法,如针刺减肥法、耳穴贴压减肥法、耳穴埋针减肥法、药物减肥法、食物减肥法、气功减肥法,无痛苦,无副作用,轻轻松松减肥,儿童更易接受,同时也易于在医院及家庭推广。

中医认为,防病终于治病。因此,与其以后减肥,还不如开始就注意预防肥胖。下面就介绍一下预防儿童肥胖的方法:

1.提倡母乳喂养。据有关资料报道,人工喂养儿肥胖的发生率是母乳喂养儿的6倍,因为婴儿自身调节食物摄入量所具有的本能更多地是体现在母乳喂养上,而对于人工喂养的婴儿,他所摄入奶量的多少更多地还是取决于抚养人的判断能力。

2.勿过早添加换乳期食品(固体食物、辅食)。按照婴儿生理发育的成熟度以及关键期,添加换乳期食品的最佳时间是在婴儿出生后的6个月,若过早添加则容易出现“婴儿肥”的现象。

3.避免过度喂养。所谓过度喂养是指所给予的能量和其他营养素远远超过了机体本身保持代谢稳态的需要。过度喂养的发生往往是婴儿的抚养人缺乏相关知识、不了解婴儿实际对食物以及营养素的需要量所造成的。

4.少吃零食、甜食、油炸食品,少喝甜饮料和碳酸饮料。

5.不要把食物作为鼓励的奖品,也不要将食物做为孩子的安慰物。

6.每天保证两小时以上户外活动的时间;而且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应控制在两小时以下。

7.培养孩子正常的进餐速度,进餐时速度不宜过快,应尽可能地细嚼慢咽,每一口食物宜多咀嚼几下然后再吞咽。

杨力教授答疑

问:什么是红灯食品、黄灯食品、绿灯食品?

答:红灯食品:可乐、炸薯条、巧克力、奶油蛋糕、甜饮料、洋快餐、油炸食品、膨化食品和黄油等。因为它们只能为机体提供热量、糖、脂肪和盐分,而必需营养素的含量却极微。红灯食品尽量不吃。

黄灯食品:咸蛋、炒饭、炸鸡、糖醋排骨、比萨饼、米饭、面条、馒头等。因为它们尽管含有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但毕竟糟、油脂和盐的含量还是过高。黄灯食品尽量少吃。

绿灯食品:新鲜的蔬菜、水果、蒸蛋、瘦肉、鱼虾、奶制品、蘑菇、豆腐、豆浆等。因为绿灯食品不但含有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而且从质和量上均能满足人体所必需。绿灯食品应常吃。

感冒预防保健法

感冒是小儿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据医学观察,一个孩子在一年内往往会反复多次发生感冒,尤其以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居多。因此,家长们十分重视感冒的预防方法。

对于家长而言,孩子经常感冒、发烧、咳嗽,是一件让父母十分心焦的事情。当然,每个人都难免会感冒,儿童也不例外。但是,如果能够在生活中稍加注意,就可以减少感冒的几率。那么,有没有办法提前预防儿童感冒呢?

要想有效地预防孩子感冒、发烧、咳嗽,首先要从调整孩子的体质,增强身体的免疫功能入手,原因很简单:只有自己的“身体卫士”有足够的战斗能力,才能抵御“外寒”、“外病”等邪气的入侵。而调整体质最有效、最无害的方法,就是从调整饮食做起。

现在的孩子普遍存在吃甜食、膨化食品、油炸食品、肉食过多的特点,这些食品进入人体后,会造成热量有余、脂肪过剩、化学食品添加剂在体内积存等问题;同时也会使得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摄入太少,而无法满足身体、大脑发育的正常需要。因此要给孩子充足的营养。

其次,要注意避风。孩子毕竟幼小,免疫系统比较薄弱,在家里要避免风直接透过窗户吹到孩子的身上.要尽量少使用空调,电扇不要对着孩子吹,孩子在洗澡的时候或者洗完澡后,门窗不要大开,以防止过道风透过毛孔侵入孩子的身体。在带孩子外出时,要注意避开风口,尤其是孩子的后背和后脑勺要保护好,不要被阴风吹到,可适当增减衣帽。

再次,平时要让孩子多喝水。每日补水量大约在1200毫升左右,以补充汗液流失后的体液。在通过饮食调整好孩子的体质及脾胃吸收能力之后,可每日口服一些天然维生素C含片以及钙镁片,以增强孩子的抵抗力。对于喉咙时常有痰的小孩,可在平时服用参苓白术丸,以上这两种中成药适合小孩服用。

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下取嚏法,这是一个预防感冒的简易手法。所谓取嚏法,也就是人为地诱发打喷嚏。此法很容易操作,首先将卫生纸用手捻成两个纸捻,要稍微有些硬度;然后插入鼻孔,纸捻尖要贴着鼻内的上壁,这样刺激性会较强。如果孩子已经受寒感冒,肯定就会打喷嚏,喷嚏的多少取决于孩子风寒的程度。打喷嚏后,通常头会稍微出汗,这时风寒已去,当然也就不用担心孩子的感冒了。

对于经常感冒的小孩,家长平时可经常让孩子采用此法打喷嚏,如此一来,就可让孩子以往留存在体内的积寒排出,可防止反复的感冒、发烧。通常情况下,经过这样的及时处理,孩子即使受到风寒的侵袭,也会安然无恙的。

杨力教授答疑

问:有没有简单易做的治疗感冒的方法?

答:当然有。孩子感冒时,可以用两个大拇指推运太阳穴。推运太阳穴不仅可以缓解感冒症状,还可以治疗孩子的头痛、眼睛痛等症。

儿童增高的四大秘诀

目前,儿童的身高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身高不仅影响一个人的升学、就业、婚姻,还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健康。鉴于此,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得越高越好。

对家长而言,都希望孩子有个满意的身高。不过,这可不是通过主观努力就能达到的,这必须从小做起,必须在生长发育期间,通过提供充足、合理的营养,提高睡眠质量,加强运动等途径,为孩子长高创造有利条件。

当然,影响身高的因素十分多,但首先取决于先天因素。也就是说,身高与父母遗传有显著关系。这种遗传现象主要是肾中所藏先天之精的作用。当男女交媾,孕育受精时,先天之精便禀受着父母的遗传信息传种至下一代,由此决定了人体高矮及人体的基本解剖结构的雏形。正如《黄帝内经》申说:“生之来,谓之精。”骨骼决定人体的高矮、四肢的长短等。肾为先天之精,藏精主骨,肾的精气主宰骨骼的生长发育。

其次,后天的营养或锻炼也对儿童的身高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么,怎么做才能使孩子长高呢?

1.不能挑食

人的长高过程有两个高峰期:一个是婴幼儿时期,另一个是青春期,这个时期营养是促进长高的基础。要给孩子多吃些富含各类营养的食物,如豆类制品、蛋、鱼虾、奶类、瘦肉等动物性食物,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A以及钙等无机盐的蔬菜、水果等,尤其是钙,给幼儿和学龄儿童添加适量的钙质和鱼肝油,这对长个子是很有益处的。

2.保证充足的睡眠

健美专家常说“孩子睡得好,才能长得高”。科学家们发现,每日充分的睡眠,对生长发育有很大的作用。身高增长需要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生长激素促进身高的发育和增长。

研究表明,生长激素在夜间睡眠时分泌水平最高,高质量的睡眠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大量分泌。有人对血液中生长激素浓度在一日内的变动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长激素的浓度在夜间明显升高,在睡眠阶段要比觉醒阶段高3倍之多,大约有80%的生长激素是在睡眠中分泌的。因此,有了“爱睡的娃娃长得快”、“夜里长个”的经验之说,这些说法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3.多做运动

体育运动可加强机体新陈代谢过程,加速血液循环,促进生长激素分泌,加快骨组织生长,有益于人体长高。以下几种运动对增高有一定效果,不妨一试。

(1)悬垂摆动利用单杠或门框,高度以身体悬垂在杠上,脚趾刚能离开地面为宜。两手握杠,间距稍大于肩宽,两脚并拢,随即舅体前后摆动,幅度不要过大,时间不宜过久。练习最好安排在每天早晨,身体尽量松弛下垂,保持20秒钟,男孩应做10~15次,女孩应做2~6次。

(2)跳起摸高跳起时用双手去摸预先设置的物体,可以是路边树枝、篮球筐或天花板。双脚跳跃,做30次。休息片刻,左右脚分别单脚跳跃,方法同上。

(3)球类活动打篮球时积极争抢篮板球,跳起断球;打排球时尽量跳起,多做扣杀和拦网动作;在足球运动中多练跳起前额击球动作。

(4)跳跃性练习可做行进间的单足跳、蛙跳、三级跳、多级跳和原地纵跳等。

4.保持愉快的心情

影响孩子生长的重要的生长激素,、在睡眠和运动时分泌较高,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分泌较少。如果你的孩子经常处于受到批评、责备,父母争吵的环境中,心情压抑、情绪低落,那会严重影响孩子长个。

杨力教授答疑

问:在诸多穴位中,有没有帮助孩子增高的穴位?

答:当然有。按摩涌泉穴和命门穴可以帮助孩子长高。每个穴位按揉3分钟,再加上捏脊5遍,就能促使孩子长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