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蒙台梭利教育羊皮卷
15172800000104

第104章 5儿童的社会生活同样重要

不管是成人还是儿童,只要把人根据年龄分隔开来,都是一件冷酷而不符合人性的事情。因为它会打断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使人与人之间无法互相学习。

绝大多数学校首先根据性别,然后根据年龄进行分班。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错误,而且是很多罪恶的根源。这是一种人为的隔离,它会严重阻碍儿童社会感觉的发展。

在“儿童之家”,不同性别的孩子通常安排在一起。当然,把男孩和女孩安排在一起实际上并不是最重要的,他们可以很好地进入不同的学校。年龄的不同才是最重要的。这一做法,使得“儿童之家”的孩子们之间建立起了一种牢固的团队感。这种团队感是以一种高尚情感为基础,它能促进集体的团结。这个例子足以告诉我们,在儿童的情感达到一个很高的层次时,他们就会感觉到一种吸引。年龄大的孩子善待年龄小的孩子就是这种情况的具体表现。相反,已经正常发展的孩子对待新来的孩子的方式,以及他们对待已经适应的孩子的方式都是这种情况的具体体现。

在“儿童之家”,不同年龄的孩子经常互相帮助。年龄小的孩子会对年龄大的孩子的行为进行观察,并且会要求年龄大的孩子解释一些东西。年龄大的孩子会为年龄小的孩子进行讲解。这种讲解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个5岁孩子的思想与一个3岁孩子的思想比我们成年人与3岁孩子的思想接近得多,学习起来也更为容易。在不同年龄孩子之间有一种交流与和谐,这种交流与和谐很难在成人与孩子之间发现。

对于一个3岁孩子来说,有很多事情老师不能向他们传授,而5岁的孩子却能轻而易举办到。3岁孩子和5岁孩子之间有一种自然的心理联系。一个3岁的孩子可能会对5岁孩子所做的事情非常感兴趣,因为5岁孩子所做的事情与他们的能力相距不远。大一点的孩子可能就成了他们心目中的英雄或老师,令年纪小的孩子仰慕不已。

年龄小的孩子受年龄大的孩子的激发会模仿大孩子所做的事情。在其他类型的学校中,几乎所有孩子都处于同样的年龄,聪明一点儿的孩子可能可以教其他孩子,但几乎得不到老师的允许。这些较聪明的孩子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不是很聪明的孩子回答不上老师问题时来替他们回答。结果是这些孩子的聪明引来了其他孩子的嫉妒。如果孩子之间有年龄差距就不会有嫉妒的情况出现。年龄小的孩子不会因为年龄大的孩子能够回答问题而感到羞愧,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年龄小,将来肯定能够回答出这种问题。

在不同年龄的孩子之间有一种爱和敬仰的感觉存在,这是一种真正的兄弟之情。在现有的学校体系当中,升级的唯一办法就是竞争,但这却常常会引起嫉妒、怨恨和羞愧等感觉。这样孩子们就会变得自以为是,并且喜欢控制别人。相反,在“儿童之家”,年龄大的孩子认为自己理所当然地应当向年龄小的孩子提供保护。这样,一个班集体也就变得非常牢固。最后孩子们之间对互相的性格都有所了解,并且能够互相提供帮助。在现在这些学校的孩子们经常说“某某得了第一”或“某某最差”等等,人与人之间真正的感情是不会在这种环境下培养出来的。

年龄是儿童在环境中形成各种不同性格的重要因素。人们可能会担心,如果一个5岁的孩子为3岁的孩子进行讲解是否不利于儿童的成长。首先,他们并非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了为年龄较小的孩子进行讲解上面。年龄较小的孩子对年龄较大的孩子的自由还是很尊重的。其次,讲解行为有助于年龄较大的孩子深入理解他们所学的知识。年龄较大的孩子在给年龄较小的孩子进行讲解之前,必须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整理。因此他的这种讲解行为并非没有任何回报。

3~6岁孩子的教室并非完全与7~9岁孩子的教室分开。6岁的孩子仍然可以从高年级的孩子那里学到东西。在“儿童之家”,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墙只有成人的腰那么高,孩子们可以很容易地跑到另一个教室,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可以互相进行交流。

每个孩子都有他固定的场所,但孩子们之间又不完全隔离开来。孩子们可以跑到其他教室学习新东西。一个3岁的孩子可能会发现一个9岁的孩子正在求解平方根。他可能会问那个9岁的孩子正在做什么。如果对得到的回答一点也不能够理解,他就会跑回自己的教室了。因为他们在那里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但6岁的孩子可能对9岁孩子所做的事情稍有理解,他可能会在9岁孩子的身边多呆一会儿,学习一些东西。儿童们在教室之间自由行动可以使他们对不同年龄之间理解能力的不同有所了解。

儿童的发展不仅仅依赖于他们年龄的增长,也依赖于他们是否有足够的自由进行观察。理解年龄大的孩子所做的事情会给年龄小的孩子带来兴趣,而年龄大的孩子又乐于向年龄小的孩子教授他们所知道的东西。孩子们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他们之间通过互相学习达到了健康成长的目的。

通过对这些儿童的行为以及他们在自由气氛中的关系进行研究,我们就会逐渐了解儿童的社会生活的重要性,也能了解这个社会的真正秘密。这些秘密非常微妙,我们必须从心理的角度进行仔细观察,观察它们,可以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人类的本性。因此,我们可以把我们的学校看做一个心理研究的实验室。这个实验室不适于常规意义上的研究,它是一个对儿童进行观察的实验室。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种相互帮助和合作还能培养和加强孩子的社会责任感,从而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大的体系,每个人都在其中发挥他的功能,从现代法律的意义上讲就是每个人既履行他的义务,也在享有他的权利。通过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相互接触的方式,可以让孩子建立起一种爱心,从而也建立了一种义务与权利的内在思维模式。也可以说,正是这种接触,使孩子们明白奉献和获取的真谛,因为孩子们能够在相互帮助中体会到友谊与快乐。显然,不管是成人还是小孩,内心获得快乐,都是令人向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