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男人四十健康枕边书
15173900000011

第11章 中年保健五大建议

人到中年,就应该对健康处处留心。尤其男性,表面上虽然依旧生龙活虎,但一些蛛丝马迹却掩饰不住身体内暗藏的健康危机。在这个阶段里,在外工作繁忙,在家上敬老下养小,两副担子一肩挑,忙中稍闲时,常感到身心疲惫。而且,生理功能也在逐渐衰退,不可避免的衰老现象也悄然而至。男性身体机能的衰老虽然不像女性绝经那样有明显的生理变化过程,但从中年起就会发生一些几乎难以逆转的衰老变化。在日常生活中,当身体出现异常状况时切忌硬熬,以免犯了养生的大忌。

1)身体疲劳时尽快休整:疲劳是身体需要恢复体力和精力的正常反应,也是人所具有的一种自动控制信号和警告。如果不按警告立即采取措施,人体就会积劳成疾,百病缠身。同时,有些信号就是更年期的症状,这是提醒人们应该保养自己的身体了。汽车开到一定公里数都要大修,人也不能等到真的病了才去治疗。人体在没有病时的主动保健,能延缓衰老进程,有时甚至能逆转某方面的衰老。当中年男性感觉有周身乏力、肌肉酸痛、头昏眼花、思维迟钝、精神不振、心悸心跳、呼吸加快等症状时,就应注意劳逸结合,不宜熬夜、加班;情绪要放松,要保持心情舒畅,不要为一些琐事而烦恼,尽快采取措施消除身心疲劳。

2)身体患病时及早就医:中年男性的大脑、心脏、肝肾等重要器官和生理功能都在不知不觉中衰退,细胞的免疫力、再生能力和机体的内分泌功能也在下降。即使浑身上下没有大病,一旦出现头疼脑热等小毛病,也跟二三十岁时不可同日而语,如果不吃药不治疗,仅靠多喝水和睡觉发汗已很难扛过去。因此,中年男性面对头痛发热、咳嗽、乏力、腰酸、腿痛、便血等不适症状,不可听之任之,拖延下去终将耽误治疗时机,甚至酿成重症。中年阶段往往是疾病由量变向质变转换的一个关键阶段。所以若感到身体不适,要尽早到医院诊治,以免小病不治导致重病染身。

3)起居不可逆自然规律:一些人工作过分投入,不是憋尿就是废寝忘食。专家提醒中年男性,憋尿容易引起前列腺炎,大便硬憋可引发习惯性便秘,进而引起痔疮、肛裂、脱肛等肛肠疾病。“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人体也是一样,因此要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有了尿意就应立即小便。“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古人总结出来的生活规律,虽然现代人不必天一黑就入睡,但是也不要为了工作或夜间娱乐而熬夜。晚上感到头昏、思睡时,不要硬撑,也不要用咖啡、浓茶去提神,以免发生神经衰弱、高血压、冠心病等。身体也有自身的调节系统,逆自然规律而行,最后受伤害的只有自己。

4)饮食有度莫饥饱不均:饮食是提供人体所需营养和能量的途径,健康饮食讲究有节有度,不能经常饥饱不均。若感到饥饿或口渴,那是体内环境在给自己敲警钟。水是人体最需要的物质,渴是人体缺水的信号,人应当在口渴之前就喝水。中年男性每天宜饮6~8杯水,这样可以加强人体新陈代谢,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或加重。肚子饿时应立即进食,不要随便推迟进食时间,否则可能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出现腹痛、严重低血糖、手脚酸软发抖、头昏眼花,甚至昏迷、休克等现象。经常饥不进食,还易引起溃疡、胃炎、消化不良等症。

5)防焦虑:中年男性不仅面临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而且交织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中,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将各个环节处理得面面俱到,尽善尽美。然而一旦期望值过高,或与现实出现矛盾,心中难免会产生压力感,即人的焦虑意识。适当的焦虑能催人奋进,是一种良性刺激。但长期处于焦虑状态中则会成为心理障碍。在目前心理专科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应学会一些自我排解的方法,比如宣泄、转移、诉说等,让自己紧张的心情能得到适当的放松。

健康课堂:

为了保障中年人的身体健康,每年进行一次包括肝肾功能、血、尿常规、腹部B超、心电图等的全面体检,可以说是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