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快乐七步走
15174400000042

第42章 不要过于悲观

在日常生活中,不论遇到多么的悲哀与不幸,也不要过于悲观;不论遇到何种程度的困难,也不要太绝望。下面教你几条摆脱悲观情绪的有效方法。

(1)车到山前必有路。

如果要想使自己免于陷入退行现象里,那就是碰到失败的时候,不妨常常自言自语:“此外不留人,自有留人处。”“A处谈不成,可以找B谈。”当然,可以商谈的对象不只限于B,还有C、D、E等,只要一想到可以商谈的对象比比皆是,那就会心安理得,而没有悲观的必要。

如果应聘不上,也不妨回想上面所说的:“此外不取,还有它处可以去。”反正此类公司又不止一所,何况进此处也不是惟一的生存之道,只要一想到这儿,内心就有商谈的可能性,而且心情也会开朗起来。

任何人碰到失败的时候,很自然地会产生绝望感。至于如何解除这种绝望感,对于未来的前途,将发生极大的影响。大多数人遇到悲哀的状况,无不忧心忡忡,这样不但于事无补,同时还可能逐渐陷入泥沼而无法自拔。

(2)跳出悲观的深渊。

应该如何跳出悲观的深渊,也就是如何转悲为喜,无疑是最重要的问题所在。如何使心情变得开朗,其中一种妙法,也就是设法产生一种与自我悲观的原因完全相反的联想。

如果你参加大学考试,结果名落孙山,而陷入悲观的境界里。你也许会想:①难道是自己的实力不够,才考不上大学吗?②恐怕考三次也考不上吧?③因为心烦意乱,静不下来读书。总之,你会显得方寸大乱。关于以上各点,倒认为可以作相反的想法:①投考名牌院校,舍我其谁?②从长计议,总有一天我会考上的。③应该充满希望和斗志。在这种情况之下,你就会涌出新的勇气来:“好!我明年再干一场!”惟有这种心情,才是考试成功的最大关健。

(3)承受高度压力。

通过对各业出类拔萃人物的研究结果显示,当我们面对压力,我们的行为既不必是紧张急迫、充满攻击敌意的紧迫型模式,也不必是忍耐、被动的无为型模式。

颠峰型行为模式者——在压力下保持颠峰表现的人,能采取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行为。所有这些佼佼者都能稳定地显示三种性格特征——投入、信心与自制力。如何将潜在的这三种特性加强,使它们相互协调配合十分重要。

凯伦,一名大公司的总经理,拥有一间市中心的办公室,受同事们的爱戴。经过十多年的积极努力后,她却决定退休了。她希望工作有弹性,工作的环境也更能自由地发挥她的创意。她计划与理想结合,创立自己的顾问公司。

问题是,凯伦因担忧而迟迟不敢行动。日复一日,她坐在电脑前面,想要写一份市场销售宣传单,但她连一句广告词也拟不出来,她不敢开始自己的事业,生怕她到公司行号去拜访时,人家会她吃闭门羹。耳中,她不断地听到母亲的声音:“你真愚蠢。”接着她父亲的声音也响起:“你永远成不了气候。”她的手指头似乎证明他们所说的无误——她无法移动指头,敲出句子。

我们心生恐惧,又只想像坏事发生时,悲观就会在我们生活中撒种,使别人借机栽培它、灌溉它。如今是我们该把悲观的种子找出来年时候,可能的话,回想一下它是如何形成的,然后把它拔起来——全部拔除,包括深植广被的根部。

幸好,你还来得及创造你的乐观,因为悲观不是属于你的一部分,它是别人传授给你的。有这种洞悉,这种决心,你一定丢得掉错误的行为模式。

我们的恐惧往往也是一种指标,指出我们希望改变的方向。如果你不能够以一个简单的行动开始做,痛下决心,先建立这个新思想吧:不论我努力后的结果如何,我内心真正的坐始终存在。你不必证明,只要相信就好。